上海黄浦区体育局造争光工程 星光璀璨人才辈出
2012年10月8日 10:13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作者:余晨洁 选稿:朱恬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余晨洁
民生工程 突出三个“市民”算健康账
东方体育:您是如何理解“力争创建并率先成为上海市体育强区”这一工作目标的?
黄建荣:如今,体育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社会性和经济性上。体育的社会性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区所输送的运动员在国内、国际比赛中的优异表现;二是市民身体素质的提高。经济性功能主要表现在政府对民众关注的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和活动投入的人力与物力,以及体育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体育的发展能够带动一定的人气,无形中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今年,黄浦区体育局重点要做的三大工程有:以全民健身为主要内容,以服务体系为支撑的体育民生工程;以竞技体育为标志,以培养后备人才为特征的体育争光工程;以黄浦区体育文化赛事为主要特征的体育品牌工程。
东方体育:在民生工程方面,黄浦区体育局有哪些举措?
黄建荣:上海市体育局局长李毓毅提出:“体育是民生,体育是文化,体育是精神。”作为区政府体育部门,黄浦区体育局一贯将“打民生牌、算健康账”作为工作重点之一。老百姓对于体育在生活中所占比重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标准,从原先的“奢侈品”演变成如今生活中的“必需品”。如今,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体育锻炼的人群中。黄浦区体育局现阶段的工作重点主要突出三个“市民”,即建立市民健身培训中心、建设黄浦区市民健身中心以及举办首届黄浦区市民运动会。
东方体育:三个“市民”,到底有哪些具体的内容与措施?
黄建荣:第一个“市民”,是指建立市民健身培训中心。2008年,上海首家市民健身培训中心在卢湾体育中心成立。当时,我们意识到,老百姓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需要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于是,我们在市民健身培训中心中,每年推出20多个健身培训项目,并设立相应的课程,服务人群超过3万人,其中不乏来自上海其他区县的健身爱好者。与此同时,根据居民的需求不断完善健身的服务内容,在区内各街道文化中心开设健身指导培训课程,选派专业老师深入各个社区,将健身服务送到老百姓的身边,做到“点面结合”。此外,近两年我们针对区内楼宇密集、白领众多的情况,我们在楼宇中设立健康驿站,将适合职业人群的健身项目送进楼宇,利用午休一小时的黄金时间对他们进行健身指导,深受年轻白领的欢迎。
东方体育:市民健身培训体系可以说是民生工程的软件建设,而硬件建设同样重要。
黄建荣:这就要提到第二个“市民”——黄浦区市民健身中心,不久就将正式开放。全新的黄浦区市民健身中心由原先的黄浦体育馆经过五年改造建成,区政府投资1.3亿元。从名字上就显得更为亲民,原先的体育馆中间是赛场,周边是看台,功能单一。经改造之后,看台部分被移除,整个场馆容纳了十几个体育项目,进来的老百姓不是来观看比赛,而是亲身参与。在区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黄浦区市民健身中心的收费坚持公益化路线,价格一定会低于周边所有经营性健身场所。我们的宗旨就是让老百姓能够“走得进、花得起、能坚持”,满足更多人群的健身需求。据保守估计,改建后的黄浦区市民健身中心,每年能够吸引的健身人群将达到20万人次。
满足老百姓的健身愿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市民健身中心在内,今年区政府在市民健身设施的投入上已经达到1500万元,有百姓健身房、公共运动场、健身步道、小区健身苑点等。粗略统计,“撤二建一”后,黄浦区政府在体育方面的投入超过了1个亿,创历史新高,说明了区政府对体育工作的支持。
东方体育:我们知道,黄浦区首届市民运动今年6月2日开幕,距离原黄浦和卢湾“撤二建一”不到一年的时间,为何想到在此时举办?
黄建荣:自去年两区合并之后,城区面积扩大了,人口变多了,但原两区之间还不太熟悉。作为体育部门,如何做好两区融合的工作?我想,如今健身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这个平台能够达到人与人之间有效的交流。尽管时间紧、任务重,黄浦区首届市民运动会还是做到了“百、千、万”,即102个代表团,1000场比赛以及20万人次参加,区主要领导也带头参加。
东方体育:运动会的筹备周期如此紧凑,参与面却如此之广,区体育局有什么“秘诀”吗?
黄建荣:除了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体育及相关部门的努力,还要感谢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包括各机关、企业、赞助商和社会体育团体等。在市民对健身需求呈现多样化的今天,政府能够提供的仅是最基本的服务。在区内体育资源有限和服务内容无限的矛盾下,我们体育局如何满足老百姓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这次区市民运动会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除了优化整合体育局下属的资源,我们必须不断探索创新,做好“区域化、大体育”的文章,找准载体,充分调动其他社会资源为老百姓的健身活动服务,鼓励更多的社会团体参与进来。
做好“大体育”文章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一大方向。首先,我们建立黄浦区体制外体育相关组织的合作联盟,并根据相关特点进行分门别类。一方面,政府对于他们的发展给予帮助,另一方面,利用他们的体育资源为老百姓服务。此外,今年起,黄浦区特别设立了“体育强区专项资金”,每年拨款达500万元,在上海各区县中尚属首例。这项资金并非用在体育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中,而是用来鼓励区域内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体育强区的创建工作。
争光工程
历史辉煌更要夯实基础
东方体育:今年的伦敦奥运会上,黄浦区输送的体操运动员眭禄与花游选手吴怡雯分别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了平衡木和花游项目的银牌。长久以来,黄浦区的竞技体育一直保持着优良传统。
黄建荣:作为区体育部门,为市里输送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同样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在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同时,培养未来的竞技体育明星,我们责无旁贷。翻看历史,黄浦区体育人才辈出,星光璀璨,培养输送了庄泳、杨文意、乐靖宜、陶璐娜、火亮、王天凌、朱建华、孙雯、朱政、吴佳妮、张爱玲、陆元盛、何智丽、眭禄、常昊、钱佳灵等一批奥运冠军、世界著名运动员。明星的培养离不开扎实的竞技体育基础,在辉煌历史的面前,今后,黄浦区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储备与训练方面将不遗余力,责无旁贷。
“撤二建一”后,我们首先要将原先卢湾和黄浦的重叠项目进行整合,取长补短、强强联手。第二,我们要加大“体教结合”的力度,在学生当中发掘优秀的竞技体育苗子加以培养。此外,我们要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激励的力度,一方面我们要用奥运精神来激励他们,同时我们建立了体育人才专项资金,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接受各种培训,学习当今世界先进的训练方法,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东方体育:然而,随着旧区改造进程的加快,市中心城区的居民大量迁往周边城区,人口的外迁势必会影响到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
黄建荣:没错。人口基础的减少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体育苗子选材的范围,我们的生源在哪里?除了正视现实,尽可能提高优秀运动员的成才率,这还考验着我们教练员的眼光和水平。
仅仅将眼光锁定在本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走出去与郊县、外省市合作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来弥补我们人口少的短板,眭禄就是我们黄浦区人才引进的成功范例之一。此外,目前黄浦区内有六个名教练工作室,通过一个牵头人带动整个项目的发展,形成创新发展团队,以较小成本取得更大成效,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区内竞技体育的发展、后备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品牌工程
打造体育舞蹈和轮滑项目
东方体育:除了民生工程与争光工程,你们在品牌工程的打造上有何想法?
黄建荣:区县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与之匹配的品牌赛事,合并之前的卢湾区和黄浦区,都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了体育舞蹈与花样轮滑作为一区一品的特色项目。在体育舞蹈方面,中国体育舞蹈培训基地落户在这里,在前年的广州亚运会上,体育舞蹈的10枚金牌全部落入中国队囊中。同样,花样轮滑在上海的发展已经超过30年,国家队也落户于此。广州亚运会第一次设立花样轮滑项目,在总共3块金牌中,我们的运动员取得了1金1银1铜的优异战绩。自由式轮滑成绩突出,在不久前的世锦赛上,中国选手夺得了全部13枚金牌中的8枚。这两个项目都有融竞技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身的特点。国际最高级别的体育舞蹈大赛连续落户卢湾体育馆十年,已经实现了完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去年,世界花样·自由式轮滑大奖赛也在这里成功举办。
东方体育:无论是体育舞蹈,还是花样轮滑,品牌项目的打造并非一朝一夕。
黄建荣:没错。品牌赛事的培育需要长期的规划与投入,通过多年的投入、努力和积累,我们的体育舞蹈已经形成了从业余培训、专业训练到赛事组织的全套体系,我们还将培训送到各街道社区、楼宇,培养更多的体育舞蹈爱好者。对于运动技巧更高的花样轮滑运动,我们在立足本区、本市的基础上,还要大胆地走出去,例如与东三省合作,从花样滑冰项目中挑选优秀人才。此外,今年起,我们计划加大轮滑项目社会层面的普及力度,深入校园、楼宇、社区广场,举办各种公益性的培训项目,让老百姓热爱轮滑运动。除了高端的品牌赛事,一些民间的传统品牌赛事,如弄堂运动会、马路运动会、楼宇运动会、九子游戏等,我们也要更好地保护与发扬。
============================
黄浦区共有10个街道34个学校场地对外开放,大型体育场馆5处、社区公共运动场8处和社区健身苑337处——
1.黄浦区市民健身中心
(原黄浦体育馆)
地址:山东中路311号
2.黄浦区体育中心
地址:河南中路99号
3.沪南体育活动中心
地址:方斜路515号
4.黄浦区工人体育馆
地址:外马路1288号
5.卢湾体育中心
地址:肇嘉浜路128号
6.黄浦区卢工体育场
地址:局门路600号
7.鲁班游泳馆
地址:鲁班路183弄1号
8.延福绿地公共运动场(篮球)
地址:延安东路福建路口
9.南浦大桥公共运动场(篮球)
地址:陆家浜路89号
10.九子公园公共运动场
地址:成都北路1018号
11.蓬莱公园公共运动场(羽毛球)
地址:南车站路350号
12.世博林公共运动场(篮球)
地址:中山南一路鲁班路
13.丽蒙公共运动场(篮球)
地址:丽园路局门路
14.瑞文公共运动场(篮球)
地址:陕西南路绍兴路
15.金鹿公共运动场(篮球)
地址:巨鹿路瑞金二路
16.南浦大桥百姓健身步道
地址:陆家浜路89号
17.南部滨江百姓健身步道
地址:龙华东路鲁班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