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中国奥运"反常"不只关注金牌 主旋律是人性
2012年8月12日 00:32
来源:网易体育 作者:笨笨 选稿:郑大伟
中国体育代表团目前在伦敦奥运会金牌榜上以37金、25银、20铜的战绩高居第二的位置,仅次于美国。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中国今年被讨论得更多的并不仅仅是金牌。韩国媒体《亚洲经济》也敏锐地发现这一现象,并对此事进行报道。
《亚洲经济》双语新闻:中国奥运话题不再“金牌至上”
文中写道:“中国今年的奥运会热点话题有点反常。媒体与网络上一轮最大的不是中国队谁谁谁又摘金了,全队进账多少面奖牌,连中国队在荣誉榜的排名情况,都越来越少人关注。与之相反,火热的舆论始终围绕一些与金牌不直接相关的题目:对运动员训练是否合情合理,媒体的势利无德,国家的体育体质利弊等等,一波一波如浪涛般袭来。举重运动员吴景彪失金后的痛苦,媒体对周俊道歉,女子羽双被取消比赛资格,羽总教练李永波的是是非非……今年的奥运话题热闹且戏剧化,主旋律是人性、人情,还有隐含的‘反金牌至上’主义。”
确实,正如韩文中讲的那样,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中国民众能够更客观地看待奥运会比赛中蕴含的体育精神和运动之外的人文关怀,而非像以往那样功利主义、唯“金牌至上”主义。从这样一个小细节也可以看出民众的更成熟的心态以及对于过分功利主义的反思。
《人民日报》在一个评论文章中称,中国金牌至上和“锦标主义”已经侵蚀了它的体育精神。但是,运动员和教练承受巨大压力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中国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在1984年奥运会上“仅仅”获得铜牌,他家的窗户被愤怒的当地人砸烂。优秀体操运动员李宁在1984年为中国获得三枚金牌,然而他却没能在1988年获得奖牌,官方媒体报道称“他遭遇到如潮的愤怒,甚至一回到家就收到了含有剃须刀和绳子的邮件。”
新华网在一篇评论中写道:“奥运赛场,是世界最高水平的竞技场,摘金夺银是所有运动员的追求。但‘金牌至上’的理念,以及由这种理念所支撑的唯金牌论的政绩观,本末倒置,远离体育的本质,在特定历史条件发生变化之后,就会越来越与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在伦敦奥运会上,人们为易思玲、孙杨喝彩,也同样给朱启南、周俊以鼓励,更将探讨的目光投向深化体育领域的体制和机制改革,这样的观念变化让人温暖、振奋人心。这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