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闯出一片天的老爷子 煎饼爷爷也是网络达人
2012年8月10日 22:57
来源:今晚网-今晚报 选稿:奚亮
东方网8月10日消息:中午时分,伦敦著名的特拉法加广场热闹非凡。因为奥运会的缘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把偌大的广场变得格外拥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位来自东方的老人,身后背着一个湛蓝色的双肩背包,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红遍英伦华人圈子的曲老爷子,人送绰号“煎饼爷爷”。这位凭借自己的厨艺和热心肠在英伦“闯出一片天”的老爷子,是地地道道的天津人。如今,68岁的曲爷爷依然不忘把自己的热心、诚心和真心,奉献给当地需要帮助的华人们。
伦敦版的天津煎饼果子
当初研制伦敦版天津煎饼果子,曲爷爷不过是为了给自己“解馋”,同时让周围的朋友们也能尝尝天津的名小吃。在突破了寻找原材料、炸果子等技术瓶颈后,因为媲美“原版”煎饼果子,当地华人通过QQ群、论坛、微博,将曲爷爷“煎饼果子”的名头传得越来越响,在英伦生活的华人都想尝一尝、以飨味蕾。于是,曲爷爷的电话被四面八方的来电“打爆了”。随着曲爷爷的名声越来越大,他开始了“只收本钱、免费送货”的煎饼之旅。
曲爷爷告诉记者,他制作这套煎饼果子的成本至少要2镑多,但他坚持只收2镑。同时他每周一到周六都会亲自坐火车送餐。“每天光是送餐路上的时间,至少要耗费4个小时左右,但看到他们吃到煎饼果子时满足的表情,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曲爷爷笑眯眯地说道。
更令曲爷爷吃惊的是,有一次竟收到了一个国内的来电,“我记得是一个山东人,他家的孩子几个月后就要来剑桥上大学了,他妈妈给我打电话,问能不能让他家孩子隔三差五过来吃一顿煎饼果子”。
Mr.Qu,Good Man!
如今已经在伦敦定居的曲爷爷,回忆起当年初来乍到时的场景,不免唏嘘:“我当初在街头卖过糖葫芦,也打过杂,最重要的是,当初我身在异乡,却不认识英文,要不是有一帮华人朋友帮忙,可能我早就混不下去了。”曲爷爷说,只有当你一个人漂泊在外时,才能体会到“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真正含义。
曲爷爷退休后,退休金虽然不多,但对于他这样一个老人家来说,已经足够花了。所以,每周除六天外出送煎饼外,曲爷爷还会利用每周日的时间来款待身处异乡的华人学子们。每逢周日,曲爷爷的这间小公寓都会格外热闹,住在附近的金斯顿大学的留学生们会通过QQ群联系,“组团”到曲爷爷家里品尝新鲜出炉的煎饼果子,甚至还有其他地区的留学生专程坐车来到伦敦曲爷爷家,品尝地道的美食。有时候,连他的英国邻居也不免闻声过来凑凑热闹。
为了款待大家,曲爷爷除了做几道拿手的家常菜之外,还会给大家做热腾腾的天津名小吃锅巴菜当做“加餐”,这也让很多来自天津的学子顿感温暖。吃饭过后,学子们会围着曲爷爷,听老爷子讲讲故事,他们也给曲爷爷讲讲他们的大学生活,这种其乐融融的氛围,让曲爷爷的英国邻居玛丽一家不禁竖起大拇指说,“Mr.Qu,Good Man!”(曲先生,是好人!)
“煎饼爷爷”也是网络达人
为了了解国内及天津的情况,曲爷爷60岁时开始接触电脑,凭借自己的努力和韧劲,曲爷爷熟练掌握了电脑,无论基本的上网浏览,还是现在最新潮的微博,曲爷爷都玩得熟练极了。
曲爷爷说,自己学习上网,是因为这边的电视节目很少报道天津的事情,他才会通过网络,去关注一下天津的变化。他知道,自己走之后,天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天津的滨海新区在全球都算小有名气,他原来住的地方已经成为天津的意式风情街。“说实话,我真没想到,天津这些年变化那么大,我之前从BBC看到咱天津组装空客飞机,还看过咱天津也有了天津之眼,就像伦敦眼一样。这样的新闻让我在惊叹之余觉得自豪,也让我更思念家乡了。”说着说着,曲爷爷的声音有些发颤,很显然,提到家乡,他的情绪有些激动。
“好吃,太好吃了”
时钟指向了伦敦当地时间14时,此时的曲爷爷已在特拉法加广场等了两个小时,他始终把手机拿在手心里,生怕漏接了电话——因为不认识路,来自牛津郡的五位北京女留学生,比约定时间晚了一个多小时才赶到。还没等几位姑娘开口说话,曲爷爷就赶忙对她们说:“赶紧吃吧,凉了可不好吃。”一边说着,曲爷爷小心翼翼地打开蓝色的双肩背包,从里面取出了五盒独立包装的煎饼果子,一一递给五位女孩。
五位姑娘也是奔波了几个小时,想必也是饿坏了,拿到煎饼果子,便立刻打开享用了。“好吃,太好吃了。”姑娘们发自内心地夸赞曲爷爷的手艺。“慢点吃,别噎着。”曲爷爷笑了,阳光洒在曲爷爷的脸上,把他和蔼的笑容映衬得格外灿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