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薛与“粽子球”不得不说的故事
2012年8月10日 17:14
来源:东方网 作者:朱恬 选稿:刘亨
粽子球发明人薛永德 >>点击查看高清图集
东方网记者朱恬8月10日报道:8月8日是我国第四个“全民健身日”,也是新修订的《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颁布后的第一个全民健身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在全国的推广,很多新颖的健身项目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比如对于上海浦东东明路街道社区的居民而言,粽子球已成为他们最喜爱的运动之一。
人人都吃过粽子,但并非人人都知道“粽子球”。“粽子球”四面、四角,拍击时反弹不规则,由于形似放大了的端午粽子而得名。上海体育学院刘廷璋教授曾考证,世界上有七十多种球类,唯有粽子球是中国人发明,而这个人就是老薛——薛永德。
一手画笔,一手排球
在认识粽子球之前,一定要先认识老薛。
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正在家中撰写约稿的艺术丛书《水彩画艺术》,他曾师从朱怀新、俞云阶、钱延康等沪上知名画家,画风如其人,朴实而精致。除了画家的身份,老薛还曾是山西省男排的主扣手,担任过山西某部队的排球教练。
老薛1940年生于上海,曾就读上海第一师范美术专业,三年级时跟随母亲支内来到山西,后因个高被招进山西省排球队。如果说打球是为了糊口,那么画画才是他毕生的艺术追求,从那时起老薛便开始了一边打球一边作画的生活。直到1982年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上海制球厂。
别出心裁“粽子球”

粽子球
“创新”是老薛最常挂在嘴边的词,也正是这样心态让他充满了积极的正能量。“粽子球”就是老薛创新的成果之一。
由于有过当运动员的经历,老薛来到上海制球厂之后便开始琢磨,怎样的球能够帮助球员练就更加敏捷的身手?他联想到福州军区排球队的教练把旧窗框倚在墙上,让球员接窗框的反弹球,窗框的棱角会让球的反弹变得极不规则,以此锻炼球员的灵敏度。
如何让球自身就能产生不规则弹跳?顺着这样的思路,老薛在球厂里开始了创新的实验。他从足球、篮球的制作工艺中找到灵感,经过不断尝试,最终用8片皮革缝制成三角形,球胆充气后便可以弹跳。由于三角形恰似粽子的模样,于是取名“粽子球”。
粽子球首先被送到上海男排试用,随后因其健身性、趣味性、竞争性,很快在上海大中小学校园风靡。1992年,粽子球被国家体委列为中国大众体育项目;1998年,被列为上海市全民健身节系列活动之一。
如今,上海已成立粽子球运动协会,对粽子球的比赛规则和场地都做了严格的规定,由单人拍球、三人团体接力拍球和五人制对抗赛等组成。此外,由李锦耀主编的《粽子球健身入门》对粽子球运动也做了全面的介绍。
至于老薛,看着曾经“创新”的成果如此广受欢迎,他便安心地退居二线,继续完成自己在艺术追求上另一次“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