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淡看金牌榜中美争锋 要学会享受比赛
2012年8月9日 15:42
来源: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作者:孙 庆 选稿:王昕晨
东方网8月9日消息:从现代奥运会在雅典恢复举办时开始,美国人就一直是奥林匹克赛场的主角,MADE IN USA的世界级体坛巨星举不胜举。上世纪90年代,当来自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竞争突然因为竞技场外政治格局的变化而大幅度削弱之后,美国在奥运大舞台上更是演起了独角戏,直到中国的强势崛起
亚特兰大奥运会美国44金32银35铜,当时中国不过16金22银12铜;悉尼奥运会美国37金24银33铜,中国已经上升到了28金16银14铜;雅典奥运会美国35金39银27铜,中国拿到32金17银14铜,追赶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到了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51金惊天下,让美国聊以自慰的是,他们依然以110块奖牌力压中国的101块奖牌。
又是4年过去了。中国到了英国这个不折不扣的客场,再无天时地利人和,而同文同种且气候饮食都更加适应的美国运动员至少能拿这里当半个主场,但在奖牌上的争夺却比预期的要激烈得多:截至伦敦时间8月8日中午,中国代表团获得了34金21银18铜共计73块奖牌,美国代表团则获得了30金19银21铜共计70块奖牌。
截至第11比赛日结束,中美两国3次互换金牌榜领跑的位置。“在过去的三四天,中美在奖牌榜上的位置一直在互换,我们晚上睡觉的时候还是第一,但一觉起来,中国已经是第一了。”美国奥委会发言人帕托利克这样说道。
确实,这和北京奥运会结束后舆论的导向可不一样,当时从各国媒体到中国的民众,基本一致的判断是,“中国在主场过了金牌榜老大的瘾,到了伦敦,怎么着也该还给美国了。”结果到了伦敦,中国的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表现分明却在说,“金牌榜老大,宁有种乎?”
赛前预测对于声誉有多么危险,这在人称“乌鸦嘴”的贝利身上就可以看出来了,但是很多人依然乐此不疲。记者在奥运会开幕前曾经预测,中国将拿到35—40块金牌,现在看来,中国代表团的表现有可能超出记者最乐观的估计。中国记者前两天还都说中国跳水队要夺8金,最多丢一块男子单人金牌,转眼间男子3米板“双保险”的何冲秦凯就输给俄罗斯人;刚说体操队低迷,邹凯、邓琳琳就双双夺金……
现在,体育迷估计在掐指计算,剩下的这四五天里,中国还能拿到多少金牌:吴静钰、陈若琳、女子拳击……美国呢?田径一大把,摔跤,还有三大球……
这几天在新闻中心和各个赛场,常有美国记者竖着大拇指说:“哇,你们中国好厉害!”我们通常会微笑着答道,“哪里哪里,等到田径开始,估计还是美国牛。”这不是谦虚,也不是忽悠,而是真心觉得,金牌榜老大,其实就是个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我们经常说,要淡看金牌,要运动员淡看胜负,金牌榜之争又何尝不是如此?
最早的奥运会,秉承着奥运会是运动员个人的交流和竞争这个原则,根本不计算国家/地区代表团的金牌总数排名。直到二战之后,前苏联在冷战的大环境下,开始推出并强化“金牌榜各国排名”这个概念,要以金牌榜上的数字来印证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从1956年到1992年,前苏联(含独联体)参加的9届奥运会上,他们曾7次位列金牌榜首。可那又怎么样!竞技场上的金牌多寡能承担这样的重担吗?
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一样,体育体制不一样,金牌的多少并不能作为各自体制优劣的压倒性依据。就算中国代表团在伦敦奥运会金牌榜上压倒了美国,那最多也只能说明举国体制的产品奥运会金牌在数量上更多,产品的含金量、影响力暂且不论,至于美国的体教结合模式和中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难道能由伦敦奥运会的金牌数多寡来决定谁更好?
证明“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这个命题,从李宁、郎平到刘翔、姚明的中国几代运动员其实早已完成了这个历史性的使命。从现在起,中国的竞技体育将逐渐以“90后”运动员为主,他们或许已经不习惯面对那么沉重的话题,但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他们的运动天赋和鲜明个性仍将是外界借以观察中国的一扇扇窗口。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拿到金牌的孙杨、叶诗文、陈若琳、许安琪、李雪芮身上,在没有拿到金牌的举重小子陆浩杰、高低杠公主何可欣、赛艇姑娘朱韦伟、汪敏身上,甚至在名次垫底、只能奥运“一日游”、“一轮游”的中国运动员身上,都展现出了努力、顽强和自信、开放的一面;我们同样欣喜地看到,我们的运动员越来越习惯于和外媒直接用英语交流,渐渐学会享受比赛、从容面对胜利或者失败。伦敦奥运圣火熄灭的时候,如果中国在金牌上继续位居首席,自然也是喜事一件,但记者眼前的这一切,或许和金牌榜老大同样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