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囧事:很多票房就不卖票 买票看主火炬
2012年8月9日 07:40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选稿:吴逸敏
即便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可以脸不红心不跳的在全世界面前自卖自夸,搜刮出他能找到的一切最优美的形容词来评价奥运会到目前为止的工作,但那些经历了多届奥运会采访任务的老记们,显然不会轻易买账。
最近几天,记者采访了四位参加报道伦敦奥运会的各国记者,通过他们的讲诉,我们发现了不少令人哭笑不得的奥运囧事。
事一:想看奥运主火炬?买票去吧
讲诉人:劳拉,巴西记者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一结束,所有记者都把焦点对准了那个创意十足的火炬台上。
“哇,他们好有创意,你觉得他们今晚会把火炬弄到哪里去?”
“这个,他们是不是又得把火炬灭一次,才能搬走?总不能一直放在田径场中间。”
“那会去哪里呢,好像奥林匹克公园里没看见火炬台啊?”
这些对话发生在奥运会主新闻中心一角,巴西记者劳拉正端着水和同事凑在一起,半天也没个结论。
查遍英国媒体,劳拉都找不到一篇关于火炬到底去了哪里的报道,后来才从BBC一位体育记者詹姆斯的推特上找到了答案。
“很多人在找火炬,我知道它在哪里。它被放在伦敦碗内部的一端,就是开幕式放大钟的那一头。”
这个答案,让很多记者脸上都很囧。“放在伦敦碗里?奥运火炬一贯都是要让场馆外的人也能看见,告诉大家这里在办奥运会啊,放在里面算怎么回事儿?”
很快,詹姆斯又一连更新了好几条关于火炬的微博。
“很多人来问我在奥林匹克公园的哪里能看到火炬,答案是你看不到,只有等田径比赛时才能去伦敦碗里看,不过前提是你得有门票。”
詹姆斯还试图幽默地调侃下火炬的奇怪位置:“伦敦奥运的火炬在传递过程中已经让这么多人见证过了,真到了奥运,就让它躲在碗里吧。”
事二:射击馆,冠军可以到处跑
讲诉人:汤姆森,英国记者
作为一名老牌体育记者,汤姆森采访过多届奥运会,但当奥运来到伦敦,这位英国人却着实高兴不起来,因为组织的混乱和安保的隐患,都让这个东道主觉得脸上无光。
谈起过去一个多星期的经历,汤姆森特别提到了奥运会射击场馆管理的混乱无序。其实比赛开始前,远在皇家炮兵营的射击场就名声在外,不过并不是因为比赛,而是那些“神出鬼没”的狐狸。
当奥运会射击比赛开始后,传说中的狐狸倒没有出来捣乱,可这里的组织工作却是一塌糊涂。
“由于射击场都是临时建筑,因此包括运动员休息室、混合采访区和记者工作室等等都是一些简单的活动板房,可那些奥运冠军在结束比赛,前往休息区时,居然要走过一段很长的公开通道,而这里,各种持证记者都可以随意进出。”汤姆森如此形容着射击场馆的设计隐患。
更有趣的是,不少奥运冠军还会在这里与自己国家的粉丝合影、签名,“大家都清楚,在尿检之前,运动员是不允许与外界接触的,可射击场这样的组织管理工作,显然问题很大。”虽然明知管理有问题,但汤姆森也是无可奈何,“对于记者和追星族来说,这是好事,但像奥运会这样的比赛,却发生这种事情,实在让我们觉得脸上无光。”
事三:主新闻中心的“技术宅”,最怕见到我
讲诉人:伊志刚,中国记者
作为本报特派伦敦的5名记者之一,拥有奥运注册记者证的伊志刚在奥运开幕后的第二天,就遇到了一件囧事。
原来,他的电脑只要一到主新闻中心,就开始不断“抽风”,接连换了好几个工作台都无法连接网络。奇怪的是,同一根网线,其他人用就可以,而只要一回公寓,又能上网了。
折腾了半天,伊志刚打算求助主新闻中心的“技术宅”,他们的工作就是协助记者调试中心的技术设备,包括电脑和网络。
第一个上阵的是英国人说:“噢,你这个系统是中文的,我看不懂。” 英国人带来一个中国人,这个中文翻译差不多把界面上的所有词都用英语说了一遍,英国人还是挠头。“噢,我看懂了,但是我搞不定,你等一下,我去找个厉害一点的来。”
于是,英国人又带回了一个传说中是IT高手的印度人。
“呃,是不是你的电脑有问题?”10几分钟过去了,貌似印度人也没什么头绪。
“你跟我来一下,我找个再厉害一点的。”
伊志刚跟着印度人来到一群“技术宅”当中,差不多主新闻中心所有修电脑的都来围观他的电脑,但没有一个“厉害一点”的人跳出来说,我知道该怎么办。
现在离奥运闭幕只剩不到一周时间,伊志刚的问题还是没解决。每次走进主新闻中心,他都能看见几张比同行还要熟悉的外国面孔,而这几张外国面孔见到他,都会尴尬地笑笑,然后绕着走。
事四:到处是票房,就是不卖票
讲诉人:史蒂夫,马来西亚记者
史蒂夫是马来西亚记者,这次在伦敦和女朋友并肩作战,他报道奥运会,女朋友则在奥林匹克公园门口检票。
前几天,他从女朋友那里听到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群非洲来的观众,他们特地飞到了伦敦,打算来看朋友的比赛。没想到,长途跋涉到了奥林匹克公园门口,傻眼了。因为来之前没在网上买票,被检票的拦下了。其中一个非洲人很纳闷,指着公园门口的票房,说:“为什么不让我们进去,我可以在这里买票的。”
“非常抱歉,先生。这些不是卖票的,这里是用来取票的,你得先在网上买票。”志愿者耐心地解释。
“你说什么?我没听错吧?你们搞这么多票房不卖票?一定得在网上买?我都站在你门口了,为什么还要我去网上买?”非洲人一口气喷出了一串问号。
“非常抱歉,这个是奥组委规定的,非常抱歉先生。”志愿者一口气蹦出了好几个sorry,但就是不让他们进去看比赛。
其实,伦敦奥运会只在网上售票的规定让很多人都感到不解。“我去过好几次奥运会,在伦敦之前,每一届都会留少量门票卖给现场排队求票的观众。”史蒂夫说。
网上售票也给组委会带来了尴尬,很多观众发现网络售票系统无票,现场却有大量空位,组委会无奈之下只好拿士兵补缺。有网友在伦敦当地论坛上抱怨:“为什么要拉本该在外面安保的人进去看比赛,而我们这些眼巴巴想看比赛的人,要么苦等在场馆外面,要么在电脑屏幕前绝望地刷票。”
随后,伦敦奥组委决定每天晚上都会在网络上发布少量第二天比赛的门票。请注意,只是网络。奥林匹克公园外的一个英国人很不开心地说:“有余票就放在现场来卖啊,他们是有多喜欢网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