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东方网>>体育频道>>滚动新闻>>正文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谁该为刘翔买单?“五渠道”预示飞人重伤未愈

2012年8月8日 16:14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 作者:吴哲 选稿:余燕

  东方网8月8日消息:其实在4天前,刘翔就已经知道,自己的伦敦之旅可能以“夭折”而结束,因为他的右腿跟腱伤和四年前是一样的——无法吃力。这意味着,他将一个栏也跨不过去。

    >>>点击进入2012伦敦奥运会专题

  而孙海平在半个月前(国际田联钻石联赛英国伦敦站)就已经知道,刘翔是不可能实现伦敦奥运110米栏夺冠的目标了——孙指导无法在训练中有效“控制”刘翔,也是因为脚伤。孙海平乐观地认为刘翔可以进入决赛,但是前三可能不保。始料不及的是,刘翔会倒在预赛的第一个栏下。

  现在,相信有三个字萦绕在全国人民心中,那就是“为什么?”

  为什么从北京奥运周期到伦敦奥运周期的8年间,两次犯同样一个错误,即在奥运之前状态奇佳,奥运来了的当口,人却练“废了”。为何在短短的两月之内伤得如此之重?为何必须以这样无奈的方式告别奥运?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一切要从头开始追溯答案——

  “五渠道”预示刘翔重伤

  北京奥运之后,刘翔积极治疗脚伤,沉寂了一段时间。2009年刘翔回归,在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上获得110米栏亚军。

  2011年,伤愈的刘翔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技术提升,那就是将原来的8步攻栏改为7步攻栏。“8改7”之后,刘翔可以在起跑时省“0.05秒-0.1秒”。同年5月,刘翔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比赛中7步上栏,最终以13秒07成功夺冠。

  进入2012年,刘翔先是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以12秒97获金牌,又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以12秒87超风速平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就在一个月前,刘翔在世界110米栏选手排名中列榜首。不破不立,“8改7”让刘翔一下子回到了顶级。与此同时,国人对刘翔的奥运期望也开始发酵,就像一个被无限吹大了的氢气球,等待着在伦敦升空,但等来的结果却是气球的爆裂。

  其实在爆裂之前,翔之队以及相关人士已经开始为这个巨大的、无法人力控制的气球撒气了——

  7月13日凌晨,刘翔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英国伦敦站以13秒27小组赛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决赛,因背部伤病退出决赛。不过,究竟是背伤还是脚伤,除了翔之队,至今没人知道真相。随后,刘翔就消失在所有人的视野里,即便在德国的训练基地,他也是完全封闭的。当时记者可以见到龙江姑娘李艳凤,但是见不到刘翔。

  回顾这一段时间的各种声音,也许会发现一些端倪,显然刘翔团队来到伦敦之后就开始急踩刹车,不是为了给刘翔减压,而是给那个“氢气球”放气。

  下面就是来自五个主要渠道的声音,从一些微妙的态度中可以印证,刘翔真的伤了。

  A、孙海平向媒体透露,由于天气不利以及高强度训练,刘翔脚踝的老伤时而出现酸痛现象。

  B、上海当地媒体表示:“万一如果伤病出现完全超出了人的生理承受能力的情况,退赛也是正常的……”在刘翔即将出场的情况下,发表此番言论的时机耐人寻味。

  C、中国奥运代表团副团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段世杰在陈定夺得男子20公里竞走项目金牌之后,却着重说了刘翔的伤:“刘翔现在有伤病,但是我希望他能够勇敢面对。他的伤病在很关键的部位,结果怎么样现在很难预料。”同时,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表示旧伤反复属实,绝不是“烟雾弹”。

  D、新华社突然发文表示:因伤退赛不可耻。

  E、央视记者冬日那表示:刘翔的伤处打了封闭,这意味着他两天无法训练。

  这些都在佐证刘翔的伦敦之行凶多吉少。

  “三枪”吓坏孙海平

  为什么越临近奥运会,刘翔的伤病反而越重?坦白地说,他是被硬练伤的。

  为什么要盲目上大强度训练?孙海平的解释是奥运瘦身计划带来的110米栏赛制从三天三枪变成了两天三枪,尤其是半决赛到决赛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

  孙海平的说法是,应付这三枪,首先要在训练中上强度,否则肌肉很难在短时间内两次兴奋起来,所以他一厢情愿地对刘翔训练上强度。他忘了,四年前,刘翔也是这么倒下的。

  孙海平还是很自负的,他曾说过:“我给刘翔制订的训练计划,是美国运动员所没有也根本看不懂的。一部分是从老一代中国运动员身上吸取的经验,另一部分则属于完全‘自创’,并非引用国外方式。”

  孙海平来到伦敦后,曾面带微笑地透露,由于此前刘翔在德国的训练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所以刘翔的脚伤出现了轻微的复发,但是问题不大,在可控范围之内。

  就为了这个“新三枪”赛制,孙海平为刘翔的训练下了一剂猛药,这就是刘翔就注定要面对的一场噩梦。阴差阳错,初衷是好的,但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个倒下之后,孙海平以及整个中国田径队,都无力控制局面了。

  “一天一枪”和“两天三枪”究竟差在哪,值不值得冒险上强度,如果不上强度,还是按部就班地一场一场跑,以刘翔的绝对实力,会不会是另一种结局呢?

  这些都是值得反思的,尽管纯属“马后炮”。科学训练不能仅凭经验,不能想当然,不能为了胜利以牺牲身体为代价。悲哀的是,刘翔没有退赛的权利,他明知自己不能攻栏了,但还是选择了尝试,为了支持他的人,为了赞助商,更为了他自己,他都要上场一搏。

  刘翔是中国田径的旗帜,是中国体育的标杆,几十年不出一位的运动奇才,可就这样倒下了。没有人会比刘翔自己更悲伤,但是唯有希望后来者不要练伤下一个国宝,如孙杨、叶诗文们。

  可是,谁来为刘翔的这四年买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