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前一脸镇定人后一圈白发 李永波他确实老了
2012年8月4日 14:50
来源:新民晚报 选稿:奚亮
有人质疑他,有人支持他,他成了焦点。
“让球风波”愈演愈烈,在伦敦的温布利羽毛球馆,开始守候李永波。
从下午2时坐上看台,到5时离开,出现在公众场合的李永波,平静地度过了这个下午。记者尝试用一个个镜头,记录下李永波的这3小时。不加评述,不带色彩,只求还原现场。公平正义,自在人心。
出现在看台
不得不佩服,李永波抗压能力不同常人。
男子单打半决赛,林丹对阵韩国李铉一,在看台上见到李永波时,记者多多少少有些意外。他真的来了?
原本,这个时候,他不应该出现。即便来,也可以躲在一个不易被人察觉的角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就坐在过道的旁边、记者席的下面。人来人往,想不看到他都难。
因为“让球”,中国一对女羽选手被取消了参赛资格。一天之后,外界舆论从最初的质疑运动员缺乏奥林匹克精神,矛头转而直指幕后的“主使者”李永波。他身上的压力,可想而知。
从始至终,李永波与身边的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都是有说有笑。碰到有记者想要上前和他说几句,也一概不拒绝。看着他的从容淡定,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外界的一切喧嚣,仿佛与他无关,哪怕此时的李永波,正站在漩涡的中心。
领头喊加油
林丹与李铉一激战正酣。第二局中段,局面一度有些胶着。突然间,看台上响起一声“林丹——加油!”的喊声。
一个人领头喊“林丹”,旁边的人一起应和着喊“加油”。渐渐地,“加油”声扩散到整个场馆,现场的中国人都加入进来。
抬眼一看,没想到这个领头的,居然是李永波。他把双手合拢,放在嘴边,使劲扯着大嗓门。身边的蔡振华和乒羽中心主任刘凤岩,则在他的指挥下都成了拉拉队员。“林丹——加油!”“中国——必胜!”一群人喊得不亦乐乎。
从“配置”上看,这是一群特殊的拉拉队。“平时我都不喊的。刚才我是想提醒队员注意,这是奥运会的赛场,不一样。”李永波解释说。
炮轰处罚者
林丹2比0完胜,李永波起身,一路走到了混合采访区。
见到李永波,记者们“如获至宝”,顿时将他团团围住。前一天还冷眼相对的李永波,
此时欣然接受着被包围,丝毫没有“突围”的迹象,连半推半就都没有。
记者源源不断,一拨结束,又来了一拨。旁边的工作人员提醒了3次:您没有站在混采区内,不能接受采访。李永波略带歉意地笑笑,继续。看得出,他渴望倾诉,他需要舆论支持。否则,完全可以一走了之,甚至都不会出现在这样的焦点场合。
但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记者们都没有切入“正题”。他们在问林丹与李宗伟的决赛,问混双夺冠的预测,问包揽5金的前景……就是不提“女双”。
所有的这些提问,显然都是铺垫。人人心里都清楚,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来。这个时候,绝对没有人还会关心谁获胜、谁夺金。
二十多分钟过去了,最后一分钟,“高潮”终于出现,有人“斗胆”问道:“中国自行车队已经申诉了,羽毛球队当初怎么不申诉?”
李永波没有恼怒,反而笑了。“这次奥运会,有些媒体太不健康,对中国羽毛球各种的羡慕嫉妒恨,但我们的羽毛球统治地位一点没有动摇。”其中,记者还听到了他夹杂的粗话。“这样的处罚太过分了!受点委屈就受点委屈吧,有些事我都没法说。只能说明,国际羽联这个单项组织太没有水平!”就在转身离开之前,他甩下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是国际羽联主席,绝对不会这样做!”
一切,看似漫不经心,却又像酝酿了很久,他不吐不快。不说认错,反而开始更猛烈的炮轰。
脱帽唱国歌
蔡振华离开,李永波回到看台,接着看完了下一场的混双决赛。张楠/赵芸蕾战胜队友夺金后,李永波便焦急地往场下赶。
他到处找寻一个入口,能够进入内场。推开一扇门,安保看到他的证件不符,张开双手不让进。“我是冠军的教练,我现在很高兴,想去和他们拥抱一下表示祝贺。”李永波争辩了半天,对方就是不松口。无奈,他只能撤退,对刘凤岩摆摆手说:“我们到上面去,先把升旗仪式看完再说吧。”
国歌奏响,国旗升起,站在看台一侧的李永波,脱下了他不轻易摘去的鸭舌帽。和着节奏,他一字一句地唱着国歌,一直唱完了整首,神情专注,就像此刻是他站在领奖台上一样。
没有戴帽子的李永波,让记者看到了一圈白发,眼角的皱纹也更加明显。第一次感觉到,他老了,不再是人前那个神采飞扬的李永波。
这样的憔悴,是掩饰不住的。这是更接近真实的李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