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媒讥讽伦敦是“误判奥运会” 西方有打压之嫌
2012年8月3日 02:48
来源:环球时报 选稿:刘亨
韩国选手申雅岚在与德国选手比赛中被裁判作出不利判决,无缘决赛,她坐在剑道痛哭一小时后才被工作人员劝退场。
8月1日的乒乓球女单决赛中,中国队丁宁因发球连续被判罚失分导致在比赛中情绪失控,无缘冠军。这是本届奥运会上争议性判罚的又一案。
《首尔经济》2日报道称,此次伦敦奥运会的误判重灾区就是韩国。7月31日女子重剑半决赛中,韩国选手申雅岚在与德国选手比赛中被裁判作出不利判决,无缘决赛,她坐在剑道痛哭一小时后才被工作人员劝退场(如图)。男子400米自由泳预赛,韩国选手朴泰桓起跳时被判犯规取消资格,申述后被恢复资格。柔道男子66公斤级1/4决赛,韩国选手赵俊浩本已被宣布获胜,却因裁判反复改判而负于日本选手。其他几项比赛韩国队也遭遇“误判风波”。
韩国《中央日报》1日的报道将伦敦奥运会称作“误判奥运会”。报道认为,原因可能是西方国家在其传统优势项目上,对有竞争力的新兴强国存在一定的牵制心理。击剑是欧洲传统强项,游泳是美国的优势项目。在几次争议中,韩国拱手将击剑项目的胜利让给德国选手,宣布朴泰桓失去决赛资格的裁判是美国人。报道称,在亚洲三大体育强国中,中国占据着无法撼动的位置,日本也在国际体育舞台上发挥很大影响力,只有体育外交力量薄弱的韩国成了错误裁判的牺牲品。韩国《首尔经济》2日报道称,误判针对韩国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在世界经济危机下,韩国企业“持续飞翔”,很多国家对韩国“羡慕、嫉妒、恨”,最近很多韩国企业在海外就遭到不公正待遇。
当然,韩国队并非唯一“受害者”。体操男团决赛中,东道主英国就因日本队向裁判申诉成功,而使到手的银牌变成铜牌。足球小组赛哥伦比亚和美国队比赛时,裁判在双方选手发生身体接触时,作出有利于美国的判罚。西班牙水球队和克罗地亚水球队在小组赛战成7:8时,西班牙发动一次进攻,虽然电视重放显示球进网,但裁判仍宣布未进。
《人民日报》知名体育记者汪大昭说,从他参加过的奥运会来看,本届奥运会是裁判问题很多的一次。在体育赛事中出现裁判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么集中发作是比较特殊和巧合的。无论体育比赛的规则如何演进,使用哪些科技手段,除田径、游泳等项目,裁判的肉眼判断依然是很重要的。但《今日美国报》记者弗莱明没觉得裁判问题在伦敦奥运会很突出。“只要有比赛就有类似问题,这本身就是比赛的一部分。”他说。
雅虎体育的文章称,1964年东京、1984年洛杉矶和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都有过多次争议性判罚,且这些争议性判罚的确大多有利于东道主或体育强国,如果既公平、又不照顾东道主和体育强国面子的准确判罚多起来,奥运裁判争议就不会如今天这般频繁。欧洲体育的评论称,在球类比赛中误判很多,之所以奥运赛场上争议显得如此突出,是因为众多主观性比赛项目集中于一地,裁判的判断对比赛结果关系极大,又突出暴露于一时,才容易成为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