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球生存法则:越大牌越失常 门将假动作很必要
2012年6月29日 08:31
来源:东方网 作者:滕飞 选稿:奚亮
东方网6月29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昨日凌晨,西班牙与葡萄牙两队最后的点球大战中,双方共有9人出场,其中西班牙队的阿隆索、葡萄牙队的穆蒂尼奥及阿尔维斯均未罚进,两队罚失率总计超过三成。图为西班牙门将卡西利亚斯扑掉葡萄牙中场穆蒂尼奥点球瞬间,对于后者来说,短短11米的距离在这一瞬间成为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从点球点到球门线有12码(约11米)的距离,但就是这致命的12码,成了无数球员的梦魇,从12码点球点起跑射门,天堂地狱也许就在这一线之间。昨日凌晨,葡萄牙队也倒在了12码线上,以足球场上最残酷的方式出局让佩佩这样的铮铮铁汉现场掩面,让世界足坛第一“高帅富”C罗泣不成声,一旁西班牙人的狂欢更加衬托出了身着白衣的葡萄牙球员的落寞。
点球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魔力?险象环生的12码比拼的究竟是谁的心理素质?为何12码能扳倒如此众多巨星英雄汉?关于点球,心理的博弈永远比脚下的足球更加刺激。
越大牌越失常
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但这句话在12码点球面前似乎成了一纸空文,在点球大战中,巨星或是一队之长往往成为球队的“罪人”。在世界足坛,巨星在重要赛事射失点球的例子不胜枚举,1994年意大利队巴乔落寞的背影、2004年欧洲杯小贝高飞的点球,似乎点球就是诸位大牌队长的“阿喀琉斯之踵”。
德国体育研究学院表示,平时心理质素越好,点球命中率越高的大牌球员在大赛罚失点球的几率反而要比平常罚点球较少的球员高出1.37倍,而在最后的点球决战中,大牌球员罚点球压力则要比普通球员高出1.9倍。在昨天凌晨的比赛中,葡萄牙队核心C罗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出场,但是西班牙队却没有让他得到出场的机会。赛后有诸多球迷质问C罗为什么没有第一个去罚点球,抛开葡萄牙队罚点球历史传统不说(C罗从10年前入选葡萄牙队起,就被圈定为点球大战最后出场的人选),葡萄牙队的安排也是符合科学研究结果的。在2000年的英国巴赫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应该让队内实力较弱的球员先罚点球,而把球队的队长和巨星留在最后,在还有换人名额的前提下,如果能在加时赛结束前换上技术性的替补球员则会事半功倍。
门将假动作的必要性
在每一次的淘汰赛点球大战中,门将都是当仁不让的主角。面对12码前的敌人,诸位门将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卡恩和诺伊尔这类靠气场让对手腿软的,也有巴特兹、杜德克那样别出心裁耍小聪明的,更有依靠高科技手段研究对手罚球方式、接受“爱心”小纸条的。究竟哪一类方式更能帮助门将拒进球于12码之外呢?
与密密麻麻的小纸条相比,德国科学家得出的调查结果或许对门将更有帮助。2010年世界杯前夕,科隆德国体育学院教授和萨尔布吕肯大学两位体育心理学家找来了41名足球专家与40名足球爱好者,要求他们每个人罚54次点球,以研究守门员站位、姿势对射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守门员若是在球门线中间向左侧微微移动10厘米,那么射手向右侧罚球的几率高达75%,反之同样成立。左右虚虚实实的假动作相当奏效,若是再配合守门员的晃动、手势,那么引导罚球队员罚球方向的成功率将超过八成。
而英国巴赫大学在2004年的研究结果则显示,如果守门员在扑球之前是按照规定站在球门线上的话,那么球门区内将有28%的区域是属于不可扑救的“死穴”。其实昨天凌晨葡萄牙队阿尔维斯射向右上角的点球本应属于28%的死穴范围,但是无奈皮球“亲吻”了门柱。球员罚点球时,皮球距离球门约合11米,起脚后的时速超过每小时96公里,在空中飞行时间不到半秒。面对这种考验,守门员需要在对方罚球队员触球前就决定自己扑向哪一边。研究发现,即使是最优秀的门将扑点球时,判断失误的可能性也要超过80%。德国前国门卡恩就说:“扑点球需要一点点运气,但对门将来说仅仅有运气还是不够的。在面对对方射门球员的时候,你要有足够的气势和自信。当对方球员射门时,你可以从他的身体语言中读出一些蛛丝马迹,这是罚球者和门将的心理战。”
就算球员无法保证能够把球准确地踢入“死穴”,加大射门力度也是一个好办法。英国格林尼治大学的科学家艾尔·卡萨姆建议主罚球员在踢球的时候要尽量用力,因为当足球的飞行速度超过每秒钟20米的时候,射门成功率就会提高很多。
12码线的实验
对于处在点球决战的双方,就像两位武林高手在比拼内力,金庸在小说《笑傲江湖》中就提出了“无招胜有招”的武林奥义,而这对于点球主罚球员而言,也是制胜的不二法门。
英国的埃克塞特大学心理学家称,罚点球时大多数的罚球者往往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守门员身上,观察他的肢体动作,判断他将怎么移动,但研究表明罚球者越努力观察守门员的情况,就越容易感到紧张,而越紧张就越容易把球射失。根据他们的研究表明,罚点球的球员其实可以完全忽略守门员的动作,只专注于自己的射门技巧就可以取得进球。他们在研究了运动员踢点球时的眼神变化之后,发现这些主罚点球的球员在触球的一刹那,通常都会受到守门员的干扰。
埃克塞特大学的伍德教授说:“我们通常会对周围环境中威胁我们的事物感到恐惧,在罚点球的过程中,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守门员。守门员表现出的威胁性越强,对于罚点球队员的影响力也就越大,从而会改变点球踢出的线路。不要理会守门员,点球是否能进的决定权是掌握在点球主罚者的手中,球员们需要有这种自信,这会使他们更精确、冷静地处理眼睛传递给他们的信息。罚点球的时候,对门将做出的动作置之不理是最佳选择。”
纽约特洛伊伦斯勒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加布里埃尔·迪亚兹也针对点球大战进行了研究。迪亚兹决定在研究方向上另辟蹊径,他希望确定罚球队员踢球前的任何身体移动是否会泄露皮球开出后的飞行方向。在一个大房间里,迪亚兹按比例缩小,对罚点球进行模拟——皮球与球门之间的距离比正常情况下近了三分之一,球门也比普通球门小三分之一。
共有3名大学足球队队员参加了这项实验,在他们身上19个主要身体部位安装了40多个动作传感器,而足球本身也安装一个动作传感器,摄像机则负责跟踪每一个动作。在27种可能的身体移动中,迪亚兹发现5个可以充当可靠的预报器,最终泄露皮球飞行的秘密,其中包括罚球队员脚的方向以及臀部的角度。迪亚兹说,如果罚球队员试图在罚球时做到出人意料,那么他的身体部位将会泄露秘密。
在第二项实验中,迪亚兹向大约30名足球新人播放第一项实验的罚球录像,但他们只能看到罚球队员触球的那一刹那,屏幕随之一片空白。随后他们有半秒钟的时间判断皮球飞向哪一边。实验结果显示,那些关注一些特定身体动作的人在猜测皮球飞行方向方面的表现可能更为出色,而他们也往往需要比别人稍长一点时间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