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东方网>>体育频道>>滚动新闻>>正文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欧洲杯志愿者不好当 进球不欢呼堪称最安静球迷

2012年6月11日 09:09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作者:于思超 选稿:刘亨

  踏入球场地下一层,我几乎毫不犹豫地就喜欢上了这座宽敞、现代和配备齐全的新闻中心。除了形形色色背着大背包的记者之外,那里还有身着淡蓝色制服的志愿者穿梭其中,与步履匆匆、表情凝重的前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尽管神色疲惫、同样的问题被重复多次,志愿者们耐心亲切的语气不管多晚都能听见。经历了开幕式比赛一天的疲惫,今日的新闻中心又恢复到了前几日的平静,而我也有机会来观察和记录这个特别的群体。

  媒体运营部门一共招募了70位志愿者,其中大部分来自华沙当地,其他人则来自丹麦、法国和德国等临近国家,甚至还有从南美洲和亚洲千里迢迢来到此地的。问起他们的初衷,“喜欢这个城市”和“希望感受足球的激情”是最主要的原因。于是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汇聚一起构成了这个大家庭,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将留守在新闻媒体相关的岗位上,全力配合整个赛事的进度和节奏。不仅是记者的主战场——新闻中心,新闻发布会上摆出各种姿势传递话筒、在草地和球门边安排摄影记者和在看台引导文字记者都是他们的职责。

  仅仅描述他们的工作内容想必太过单薄,在实际的工作环境里其实有更多关于他们的有趣故事。若是不经意走过一个小团体的身边听到了磕磕绊绊的某个外国语言,那一定又是某个志愿者在闲暇时间开始教授语言课程。各种变调的“你好”“谢谢”“再见”伴随着笑声飞扬其中,而能得到记者们惊喜的眼神和微笑则是最好的回报。此外一个固执而快乐的丹麦志愿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花白头发的他和周遭的年轻人似乎格格不入,但面对记者的询问最为积极主动的永远是他。末了,“这里,”他指着21日的四分之一决赛,“丹麦会在这里比赛。”身处本次赛事“死亡之组”的现状让他对于自家球队的乐观显得颇为不靠谱,然而面对记者怀疑的表情,丹麦老头还是不遗余力地用笑容表达他的坚定。

  8日当天下午的新闻中心人头济济犹如一个战场,因此两个身着蓝色的志愿者唯恐天下不乱地躲在一旁挺让人哭笑不得的,而面对长长的记者队伍他们在干什么呢?走近一看,原来他们用颜料在脸上互相帮忙画着波兰国旗呢。红白对比的颜色在脸颊上犹为引人注目,而他们时不时地向伙伴打着招呼指着国旗,这岂是骄傲可以形容。此外,志愿者也不好当,比如在场边看到进球也不能欢呼庆祝,不能上传照片到社交网络,更不能接受采访和拍照。

  写完稿我走出新闻大厅,突然很想认认真真地对接待桌旁的志愿者说声“再见”。看到我走近,两个波兰女孩连忙抬起头,顺便把刚才还在啃着的苹果藏到一边。看一眼时间,早已过了午饭,顺便注意到各式各样的比赛材料、地图、小册子堆满桌子,更多黄色的即时贴被彩笔划出重点在桌沿边长长贴了一路。“do widzenia”(再见),我鼓足勇气说出了这句花了几天才学会的波兰语,毫不意外地收获了她们的笑容,那真是这几天我见过的最美的色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