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组有人怕死 折磨了我们的眼球
2012年6月10日 20:22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华心怡 选稿:王霖
东方网6月10日消息:电影的票房,更多时候,演员的因素重于剧本。
演出、比赛,甚至图书市场,也无例外。我们,看的是角儿。
德国、葡萄牙、荷兰———欧锦赛B组,就是这场足球大秀的角儿。他们被叫做死亡之组。
德国队自2010世界杯以来就被普遍看好,本届欧洲杯预选赛更是踢出10连胜进34球的骄人战绩;葡萄牙队的C罗一人,身价可能就超过某些欧洲国家队的整体十一人;而荷兰队,自出产“三剑客”以来就一直被津津乐道,他们的攻势足球,浸润在荷兰人橙色的血液中。
如是背景累加,对于死亡之组,我们自有不一般的期待。
等来的,却是不一般的沉闷。
德国人跑动低下,懒懒散散地似在仲夏夜的傍晚,闲庭信步,消磨暑气。赖以成名的快速反击,高效率的传切配合也不见踪影,冲锋陷阵的劲头全然不见。而葡萄牙队则是坚决贯彻稳守反击。防守,是铁桶阵;进攻,却无计可施。场面叫人昏昏欲睡,球星也碌碌无为不复光彩。德国队的核心厄齐尔,葡萄牙队的灵魂C罗,完成了一轮90分钟的梦游。戈麦斯稍显意外的进球,拯救的是德国队的声名,却绝非千呼万唤的精彩。
场边,有忍无可忍的球迷嘘声抗议。而此前,荷兰人与丹麦人已经狠狠考验了我们一把关于平淡无奇的承受力。
强强对话,沦为弃之不看都不可惜的渣滓。死亡之组,甚至让我们开始怀念俄罗斯、波兰人的表现。
问一个为什么,答案再简单不过:死亡之组都怕死。
小组首战,试探性地伸出触角,为自己掂量———死亡之组中,自己的出线机会。谁都不想先失球,先丢分,先“死亡”。保守,场面上看是下策,战略上或是高招。
死亡之组阶段性的决策是,轰轰烈烈的死是可耻的,平平淡淡的活着是硬道理。只是,他们辜负了球迷的期待,折磨了一夜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