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东方网>>体育频道>>滚动新闻>>正文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追忆十年前疯狂火爆上海德比 周董那时只算配角

2012年5月11日 09:39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选稿:朱恬

  开完新闻发布会的成耀东站在虹口足球场下面的大堂里,正准备和记者随便聊几句,这时候,一名工作人员走了过来,递给成耀东一件运动外套,成耀东一开始有点不太明白,但是很快他就知道了这件衣服的用途。大厅门外,一辆面包车悄无声息地开过来,成耀东上了车,然后躺在座位上,用衣服把自己的头和脸全部盖住。车门很快被关上,迅速开出球场,车窗外,是仍然还在为申花在德比战中获胜而疯狂的申花球迷们,他们并不知道,车里用衣服蒙住脸的这位,是当年的申花老将,如今的同城死敌国际队的主教练。

  这是一段关于上海德比的陈年往事,发生在疯狂到几乎失去理智的2003赛季,这个场景从一个侧面让我们感受到了德比对于每个参与者都意味着什么。而当年,我们只看到了那场比赛的表皮,许多年之后,人们才渐渐知道了许多发生在那场4比1背后的故事。

  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德比战,出现在上海滩,这或许并不完全是出于偶然,在2002年之前,上海球市已经开始不温不火,但是德比出现之后,迅速让足球再次成为一座城市的热门话题。

  1999年的某一天,上海市中心某个楼盘门前,申思的身影忽然出现了,陪他来看房子的是这家楼盘的开发商老总,当年的这位老总,也是一位喜欢足球的球迷,特别是喜欢上海申花,申思最终选择了在这里买下一套房子,而他也因此,和这位球迷老总成为了朋友。

  几年之后,整个上海滩都知道了这位老总的名字,他叫做徐泽宪。他觉得自己做球迷不过瘾,于是组建了一支叫做上海中远的球队,第一个赛季这支球队就完成了冲上甲A,冲上甲A后第一年,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从申花队挖来了申思、祁宏。在联赛开始前,他又把范志毅从英国叫了回来。

  这三位当年最红的上海国脚加盟申花同城死敌,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故事和历程。

  先说申思,在2001赛季最后一场比赛结束后,申思破天荒地和队友吴承瑛交换了球衣,其实那一刻,他已经预感到他们即将分开,那个时候他已经得到消息,根宝要重新回到申花,考虑到自己当初和根宝之间的误解,申思早早决定了要离开申花。正好中远老总徐泽宪和他有交情,很快向他发出了邀请。

  再说祁宏,祁宏当时是十强赛中国队出线英雄,也是申花曾经的重点挽留对象,但据说在交谈中,祁宏感觉不到自己受到俱乐部十分重视,还有待遇问题,中远显然更高,所以祁宏最终还是选择递交转会申请。

  范志毅的回国,称得上有点突然,在回国前一天,打他英国的电话闲聊,范志毅忽然忍不住说漏了嘴,自己第二天就要回上海了,加盟的是上海中远队,范志毅是当时上海乃至中国国内的超级球星,他在赛前一周忽然加盟中远队,对双方的心理,带来了很大影响。

  2002年甲A揭幕战,也是那年联赛的开幕式,地点是在虹口足球场,对阵双方是申花和中远,那场开幕式的演唱嘉宾是周杰伦,许多年后他大红大紫了,但那一个下午,他是足球的配角,主角是历史上第一次上海德比。

  祁宏作为百事可乐的代言人和开幕式嘉宾,在场下开球,皮球飞向主席台,接住皮球的正好是当时申花俱乐部的董事长,比赛结果,申花主场输给中远,退场时,看到这位董事长手里捧着一个皮球,在电梯里遇到熟人,表情尴尬。

  上海这座城市其实是需要德比的,也许是因为温文尔雅的上海人从性格中其实需要德比这样的事物,只有德比,才能把他们性格深处非理智的另一面激发出来。就像那场比赛战胜了申花之后,申思在球场上夸张地庆祝着胜利,除了那个下午之外,那样疯狂的申思人们再未见到过。

  范志毅在休息室里说,请告诉那边,我不是空心汤团,这句话见了报纸,让徐根宝心中一阵吃惊。“我们准备会上的话,怎么那么快就传到了对手那里。”输掉德比的那个晚上,徐根宝给所有队员放了假,把自己关在了康桥基地里,在电话机前,他独自一人坐到天亮。

  那天晚上的故事还没有结束,范志毅赛后在内环线高架上和一个司机发生了争执,这个司机后来去派出所报了案,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消息传到了申花这边,申花的董事长亲自布置下去,让官员把这个消息放给了媒体,于是,两天后的报纸上,全是范志毅高架上打司机的报道,这,是关于德比的另一场暗战。

  那天赛后,中远队更衣室里,徐泽宪站在椅子上豪迈地宣布:“明天发奖金!”这个画面上了电视,很多人被这一画面深深刺激到了,后来有球迷告诉我说,他那天去虹口之前是很迷茫的,不知道到底自己该支持哪支球队,毕竟一边虽然不是申花,但全是当年申花的当家球星,但是在看过那个画面后,他被刺激到了,并从此之后他就开始继续坚定地支持申花。

  一位中远球员也承认,那一次去虹口,他们感觉不到自己是客队,但之后每一年,每一次去虹口比赛,客队的感觉就格外强烈。

  在经历了第一场德比的震撼后一年,2003年秋天,上海德比再次成为中国足球的热门话题,一个排名第一,一个排名积分榜第二,名副其实的冠军德比。

  那场比赛之前,申花俱乐部一度提出,将那场比赛搬到八万人体育场进行,相信一定同样也会爆满,最终,比赛依然是在虹口举行,但申花赛前还是临时重印了全部球票,票价也全部翻番,尽管如此,全部球票依然被抢购一空。比赛当天,虹口不出意外地上演爆棚。

  那场德比最终决定了联赛冠军的归属,申花最终凭借德比战获得的1分优势取得了哪个赛季的联赛冠军。那一年上海两支球队的实力的确在当时的中国足坛排在最强行列,特别是两队的外援,从申花的阿尔贝茨、佩特、马丁内斯,到国际队的奎瓦斯,两队在外援方面的投入,当时是远远超过其他甲A球队。

  那场比赛的裁判陆俊事后许多年被发现收了贿赂,但在之后的审判过程中陆俊一直不承认自己帮助了申花队,但不管怎么说,因为陆俊的东窗事发,那场德比从最经典,摇身一变成为了最可疑的一场比赛,德比的金色时刻,忽然间变成了灰色记忆。

  此后的两年申花和国际继续在进行着德比,但已经再找不到2002年第一场,和2003年秋天那一场的感觉了,直到最终国际队离开了上海,前往了西安。

  上海这座城市最后一次为德比而掀起足球热潮,是2006年申花主场对联城的德比,当时作为申花对手的联城老板朱骏,赛前也对这场比赛进行了成功的炒作,最终得利的是申花俱乐部,那一场比赛也成为了2006赛季申花主场仅有的一次爆满,与此同时,那场比赛也了申花比赛转播收视率的一次新高,超过12%的收视率,在那一年所有比赛转播中排名第二,仅仅比排第一的姚明火箭队季前赛略微低一点。

  2007赛季前,申花与联城合并,上海德比最终以世界足坛罕见的合并的方式画上句号,这么多年里,申花的第一个德比对手最终远走他乡,成为了今天的贵州队的前身,申花的第二个德比对手最终也通过合并的方式,和申花合二为一。上海德比的高开低走,也充分显示出中国足球急功近利的现状,想想100年队名未变的曼联,想想其他联赛中历经数十年缠斗的那些德比大战,上海德比,何尝不是中国足球的一面镜子?

  不知道这一次,重现江湖的上海德比,能不能避免重复之前“热闹开场,冷清散场”的老路呢?上海球迷当然是需要德比的,上海足球,也需要通过德比,来帮助这个小小的江湖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而同城德比,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让一座城市的球迷,终于有了选择的权利。

一键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