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东方网>>体育频道>>滚动新闻>>正文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中国足球十年前 再也回不去

2011年12月26日 09:14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刘辉 选稿:刘亨

  足球反腐系列案的开庭审理,一大批我们熟悉的足球人走上了被告席,一页页的公诉书里书写着中国足球整个行业的罪。

  1999年到2000年期间,我是个经常跑足协的一线记者,龙潭湖丙三号的足协大门每周要进出几次。最常去的部门是冯剑明负责的新闻办,还有张建强当主任的裁委会。当时这两个办公室进进出出的人最多,一盒香烟,一个采访本,一坐就是半天,我抽4块5一包的红山茶,他们抽5块一包的中南海。有时赶上饭点,一起到足协楼下的小饭店吃份炒饼也是常事。那时候足协里开车的人不多,楼底下停的好车也就是富康,就是当时北京满大街跑的出租车车型。新闻办董华开过一阵奥拓,还常被记者们拿出来开玩笑。礼拜五下午,足协工作人员常约到一起到训练局踢场球,关系好的记者也常蹭他们的场地。有时记者一拨,足协一拨,踢个大场。当时蔚少辉戴着一个大眼镜,就像很多篮球运动员戴的那种运动眼镜,属他嗓门最大,满场吆喝,谁他都敢骂两句。年纪大的记者叫他“蔚四儿”,年纪轻的管他叫“四哥”,这次庭审看到很多报道里,蔚少辉已经成“四叔”了。十年光景,他足足长了一个辈份。当时蔚少辉在足协不太得志,私下里总说谁谁业务不行,只会拍领导马屁,因为嘴没把门的,记者们最爱套他的话。这就是当时的足协,真实而简单。

  十多年的光景,变化真大。足协的办公地变了,从龙潭湖搬到了夕照寺,后来又酝酿着搬去亦庄新区,关于搬家足协内部还有个说法是嫌弃龙潭湖和夕照街名字不好,不吉利。但经常跑足协的记者的印象是,足协办公楼越来越好,领导的办公室越来越大,但是大门却越来越难进,采访越来越难约。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足协的变化,但是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很多事,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似乎也都经历了同样的变化。

  新华社记者树文在这次足球腐败案庭审期间写过一篇文章,观点我很赞同。 “这是一个系统的集体坠落,从上至下,肆无忌惮。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的一个足球,汇集了一个完整行业的全部要素。足球的‘唯出线论’,同经济领域曾经有过的唯GDP论,教育领域依然存在的唯升学率论,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而南勇们亦官亦商的身份,不仅在足球之外并不少见,与‘红顶商人’似乎也有相通之处。足球犯的毛病,或多或少都可以在其他行业找到相似之处。 ”

一键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