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立方、五棵松体育馆、国家体育馆……华丽变身!

2021-10-01 14:52  人民资讯

除了场馆建设,能源供应也是成功举办奥运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碳排放控制的重点领域。北京冬奥组委相关负责人告诉大家,北京冬奥会的全部场馆实现了城市绿色电网全覆盖,场馆的照明、运行和交通等用电均由张家口的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提供。

“通过冬奥会,使既有场馆影响力提升,场馆设施得到完善,能耗也有所降低。在投资大大减少的同时,带来了新业态新收入,一举多得。”李伟表示。

“北京赛区场馆通过冬季、夏季项目场地转换功能,竞技比赛和群众体育的双轮驱动,实现了场馆和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利用,我要为之点赞。”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任亚平说道。

铺就最“绿”的冰

数千块曲面玻璃组成的玻璃幕墙上,绘就了22条高低盘旋的“丝带”,远远望去,轻盈飘逸。

作为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国家速滑馆目前已全面竣工,该场馆拥有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田径场大小的亚洲最大全冰面设计,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冰丝带”。

△国家速滑馆冰面。资料图 | 图源:新华社

“我们建造了世界最大的索网体育馆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的1/4。场馆上方安装的都是LED灯,节能,也不晃眼。而且,它不仅有外表的高颜值,还有内在的高科技。”

场馆负责人所说的高科技是一项新的环保制冰技术:“冰丝带”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的冬奥场馆,是我国自己的专利技术,比常规制冷剂能效提升20%以上,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更有利于运动员创造好成绩。

在看起来光洁如镜的白色冰道下面,是8层“繁琐”的铺陈——防水隔气膜、挤塑保温板、防水透气膜、防水找平层、SBS防水卷材、防水保护层、HDPE滑动膜、冷管及抗冻融混凝土层,近50厘米的厚度,超130公里长的管道。不仅如此,场馆还有一套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它能够把制冷系统产生的废热用于整个场馆的除湿、修冰、供暖等等,使碳排放接近于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本网页已闲置过久,点击关闭或空白处,即可回到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