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立方、五棵松体育馆、国家体育馆……华丽变身!

2021-10-01 14:52  人民资讯

不知不觉间,时间的指针已指向2021年9月底,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这场盛大的“冰雪之约”将呈现出怎样的中国风采,一直是政协委员的牵挂。而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的委员们最关心的还是“绿色办奥”理念的落实情况。

9月24日至25日,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李伟率队的考察组深入北京、延庆和张家口三个赛区,共同感受绿色冬奥该有的样子。

“旧貌”变“新颜”

最大化利用现有场馆和设施是冬奥筹办工作中的一大亮点。

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既承办过夏季奥运会,又将承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北京被称为“双奥之城”,而在这座城市内,很多见证过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场馆也完成了华丽变身,升级为“双奥场馆”,为即将举办的冬奥会贡献力量。

在44个冬奥场馆和设施中,现有场馆和设施25个(如鸟巢、水立方等)、临时场馆和设施6个(如颁奖广场等)、利用城市既定建设项目6个(如短道速滑训练馆、五棵松冰球训练馆等),以上共计37个,占总量的84%,其他结合本次冬奥筹办需要而建设的场馆和设施只有7个,占总数的16%。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通过建设可移动、可转换场地结构,把游泳池改建为冰壶比赛赛道;

△工人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比赛大厅进行调平工作 资料图 | 图源:新华社

五棵松体育馆能在6小时内完成冰球、篮球两种比赛模式的转换;2008年承担体操、蹦床、手球比赛的国家体育馆,将变身冬奥冰球馆。

△国家体育馆外景 资料图 | 图源:新华社

就连诞生于1919年、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为“还首都一片蓝天”而搬迁的首钢,如今也因冬奥品牌而蜕变为冰雪新地标:曾用来储存炼铁原料的筒仓,变作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曾经的精煤车间,变作国家冬季运动训练中心;矗立在群明湖畔的原首钢冷却塔,将见证北京冬奥会滑雪大跳台比赛的精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本网页已闲置过久,点击关闭或空白处,即可回到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