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磨砺四年,奔跑在春天的路上

2014年5月7日 19:39

来源:东方网 选稿:成昭远

原标题: 磨砺四年,奔跑在春天的路上

  有这么一道数列题:350,1324,3440,请问下一个数字是什么? 

  答案是10070。

  这些数字就是四年来,每年参加上海座标城市定向挑战赛的人数。这不是一个等差数列,也不是一个等比数列,而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数列。从四年前突发奇想的一次尝试,到今天已成为一个大规模的市民健身嘉年华,这个比赛到底如何快速成长?开赛前夕,记者走访了主办这项赛事的上海市登山运动协会。  

  这座城市没有山但有爱运动的人  

  所谓城市定向赛,就是以城市为赛场,以公共交通为赛道,面向所有热爱生活、热爱运动、积极向上的市民的一项城市景观健身运动,在不同的地方,完成不同的任务,领略不同的风情,体验不同的文化,留下不同的记忆,是完全由户外爱好者贡献给运动界的一个新品种。  

  由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有限公司发起的上海市登山运动协会,是沪上户外爱好者们共同的组织。上海户外资源相对匮乏,却拥有每年超过300万人次的户外出行人数。上海没山,但不等于不可以进行户外运动,定向未必要在有山有水的地方。在大家对“大户外”理念的认同下,“城市定向”的想法就此产生,在城市定向,让大家对这座朝夕相处的城市有更多了解。  

  说搞就搞。2011年首届上海城市定向赛就这样“悄悄”进行了。说是“悄悄”,因为当时没有过多对外宣传招募,只在协会内部的户外俱乐部等会员单位号召一下,结果70支队伍350人齐齐整整地报名了。大家一起走街串巷,在七个点标之间寻访,玩小时候做过的游戏,结果反响非常热烈,“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玩下来都觉得很好。  

  到了2012年,上海举行大规模市民运动会,城市定向赛作为新颖时尚健身运动的项目代表,就此在更大的平台上亮相,开始对外接受报名,人数和影响力也就此快速提升。直到今年,参赛人数超过万人,点标数也超过一百个。  

  赛出难忘的人生体验  

  2012年城市定向赛首次接受社会报名,主办方预计会比创立之初翻一番,约800人,结果超1000人报名;去年报名人数超过3000人,原定2000支队伍最终扩容到2014支。  

  没有大明星,没有高奖金的纯民间比赛,为何会如此受欢迎?上海市登山运动协会秘书长祁伟说,首先是因为赛事顺应了如今市民投身健身热潮的大背景,其次是赛事将城市和旅游,城市和运动很好地结合起来,短短一天里,有得看,有得玩,有得动。更重要的是,组织者希望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而是一个对参赛者来说独特和难忘的人生经历。  

  有一位选手去年赛后在博客中写道,2012年因怀孕没参赛;去年和老公一起参加了比赛,当天正好是父亲节,“用这种方式过老公的第一个父亲节非常特别”。  

  有人图清净,在比赛中不带手机、不接电话,只为在喧嚣度都市中无干扰玩一天;有人求出汗,有开车族只为这一天放弃座驾,走着跑着爽一把……每个参与者都可以在其中找到乐趣,满足诉求。2012年有人总结这一赛事是“用脚步和城市谈一场恋爱”,到了2014年,又有人说,参赛选手是“奔跑在通往春天的路上”。  

  赛事品牌效应初步形成  

  今年城市定向赛的报名费是每人30元、每队150元,但这笔资金连组委会发给参赛者的服装、队旗、号码牌、交通卡和保险等的成本都不够。当规模越来越大,涉及到的相关领域越来越多,谁来支撑?  

  定向赛运营头两年,东亚体育一直在协调资源,全力投入。如今,赛事品牌效应初步形成,市场也有了积极反馈。“有质量、有品牌的赛事,一定会得到市场的认可。”这是登山协会一直坚持的理念。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投身其中,今年的比赛就因申通公司等的支持,而增加了地铁内的点标地,中国最大的乒乓品牌红双喜今年首次出现在城市定向挑战赛中,为比赛增加一些“国球”元素,大悦城等沪上一些人气颇高的商场也纷纷加盟,统一企业为赛事提供全程用水保障, (中国)提佳明供了众多专业装备体验。正因为各方资源的不断投入,使得这项赛事的品质日益提升。

 

已有条评论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