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坐标·城市定向越野”比赛为何这么火?

2014年5月7日 19:38

来源:东方网 作者:王仁维 选稿:成昭远

原标题: “坐标·城市定向越野”比赛为何这么火?

  一场名为 “坐标·城市定向越野”的草根比赛,不到两个星期,就有近万名年轻人报名。

  一场名为 “坐标·城市定向越野”的草根比赛,不到两个星期,就有近万名年轻人报名。组委会“吓”得马上取消网上报名,还有人不断打电话要开后门参加;一项在上海市民中开展得很广泛的体育运动,主管的协会负责人直到昨天还在担心比赛办不起来,列出的年度赛事目录仍是以往的老花头……

  同样一个上海市级的体育协会,咋就差距那么大呢?这是我作为一场“政府购买、协会竞标”活动的评委,昨天下午收工后的最大感受。

  去年的首次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由于形式新颖、报名方便,吸引了128万人次的市民参加。今年组委会为了进一步激活申城体育协会这些社会体育组织,来了一次“广发英雄帖”的招投标。虽然我昨天参加的13个项目属于今年的 “钦定”项目,每个协会最多也只能申请40万元办赛经费,但是,由于组委会讲好了将采取末位淘汰,而且经费将根据你全年的表现秋后算账,所以,各个协会还是都想在竞标会上表现一番。

  不过,一次竞标会也是一次对全市各体育单项协会的考试。一些协会挥洒自如,一些协会动作僵硬。原因很简单,前者早就在群众体育中站稳脚跟,活跃得很。后者可能就是一个“维持会”,做做样子的。

  上海户外体育协会的城市定向越野为何人气足?我觉得有两点做得好。一是“地推”做得好。群众体育要求你不怕“脏活累活”。他们今年为了推出16条定向越野的线路,找地铁、消防、景区和科技馆等单位,碰过灰,遇过笑脸。申通地铁为此深受感动,贡献出龙华站等优质站点做活动,还要为他们做珍藏版的一日卡。二是创新做得好。上海没有山,但有各种城市人文景观。他们就把定向越野和消防体验、都市寻宝、九子比赛等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城市定向越野中蕴含的 “发现上海”的内涵。

  准备做得细,活动点子新,赛事焉有不火的道理。上海的老百姓是喜欢体育的,但要让他们自觉参加各种草根比赛,有两条很重要:一是活动门槛要低,二是比赛花样要新。

  这让我想到了昨天竞标中两个赛事创新的案例。一是龙舟协会今年将推出的小龙舟比赛。龙舟竞渡这几年正成为上海不少区县热衷举办的景观赛事。但说实话,一条大龙舟27人,凑齐那么多人也是难事,技术难度更不要说。这也难怪,目前奋楫江湖的大多是半专业选手,普通人都是旁观者。上海能不能研发出方便推广的小龙舟?今年这种据说会申请全国专利的小龙舟将在浦东张家浜下水,欢迎广大普通市民体验。

  另一个案例是上海篮球协会今年将推出的 “倒马桶”投篮赛。去年,贯穿全年的百万市民投篮大赛在市民体育大联赛中出尽风头。随便找个街头篮球场,就可参加一次投篮比赛;投好了,还能中个奖,甚至看到NBA明星。青少年篮球迷对这种活动最开心了,但今年再这样就不稀奇了。篮球协会的当家人脑子一转:能不能搞一次年度的“倒马桶”投篮赛?这种投篮很多人小时候玩过,即使业余选手碰到专业选手也不一定怕。今年他们还想把比赛放到热闹的恒隆广场举行。

  都说上海人脑子活,门槛精,上海搞的群众体育赛事也要不断花样翻新。当年门球从日本引进到上海,一群玩门球的上海老人脑子一转,在玩法和规则上改了改,如今这项运动已成为全国老年人喜爱的体育项目,日本人后来还专门来取经。但愿今年的市民体育大联赛多一点“小龙舟”和“倒马桶”。

已有条评论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