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体育产业在我国发展遇困境 场馆运营成无解难题

2013年12月29日 08:43

来源:中国青年报 选稿:奚亮

原标题: 体育产业在我国发展遇困境 场馆运营成无解难题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等八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创新,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规定,中央财政将设立体育场馆公共服务专项补助资金,地方财政也要安排相应资金,支持大型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意见》还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要求,今后将严格控制地方以举办大型赛会的名义新建大型体育场馆的行为。

  国内权威的体育场馆运营专家、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林显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份《意见》的出台,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普遍存在的闲置率高、社会效益较低的问题,也将减缓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继续增加的速度。但这份《意见》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难题吗?能成为缓解老百姓健身场地不足的有效手段吗?林显鹏的答案是否定的。

  林显鹏认为,长期以来,很多媒体和老百姓都以为我国大众健身场地不足与大型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不高有着必然联系,这本身就弄错了对象,“没有哪个国家是把大型体育场馆当作全民健身设施使用的。”林显鹏表示,“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普遍存在的运营问题,不可能以场地用作全民健身的方式来解决,老百姓健身场地不足的问题也不可能靠开放大型体育场馆来解决。倡导大型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只是我们现在没有办法的办法。”

  大型体育场馆运营成无解难题

  林显鹏表示,实际上,对比西方很多国家,中国大型体育场馆设施的数量和面积还远远不足。但为什么中国并不算多的体育场馆依然普遍存在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呢?“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主要依靠成熟的职业体育赛事体系和发达的体育产业来支撑。”林显鹏说,目前在中国,无论是职业赛事体系还是体育产业,都十分稚嫩。

  在著名体育学者、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易剑东看来,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在中国已经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

  2012年~2013年,易剑东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考察了一年,“我离开纽约时,这座城市正准备上马几个大型体育场馆工程,纽约的大型体育场馆资源本来就很丰富,但仍旧不能满足需求。我曾详细了解了美国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收益来源,包括场馆冠名权、赛事门票收入和赛事电视转播权收入。美国的一些大型体育场馆的冠名费一年能达到1亿美元,举办体育比赛的年入场人次达到5000万至7000万人,还可以从总额动辄为数十亿美元的职业赛事电视转播权中分成,这些巨大的收入来源,是中国大型体育场馆不可想象的。”

  保证美国大型体育场馆盈利的关键,是发达的职业体育赛事体系和体育产业,这也是西方国家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的通行模式。

  “由于没有发达的职业赛事体系和体育产业作依托,中国的大型体育场馆普遍存在闲置问题。加之目前全民健身场地不足的现象也比较突出,现在,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扶持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公众开放的《意见》,以中央和地方财政承担场馆的开放成本,这既能提高大型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全民健身场地的供给。”林显鹏表示,“但总的来说,这是目前没有办法的办法。从长远来看,大型体育场馆还是应当体现出用于办赛的价值,而全民健身场地不足的问题,只能通过加大力度修建社区体育场馆的方式解决。规模不同的体育场馆有着不同的服务定位,大型体育场馆和社区体育场馆从功能本质上来说就是不同的。”

已有条评论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