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项结果分析——健身环境
2013年6月20日 15:47
来源:东方网 选稿:王静瑶
——本市各区县已全面完成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政府发展规划、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和年度财政预算的“三纳入”工作,达到《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要求。
——2012年,上海市全民健身人均经费为19.4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其中全民健身日常工作经费投入为3.7元/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经费投入为11.2元/人,专项经费投入为4.5元/人。在政府经费投入配比上,重硬件设施建设、轻软件服务指导的现象较为明显。全民健身经费投入总量有待提高。
——2012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67m2,低于2004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时的上海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71m2的水平,也低于国内的北京、天津等城市,而与国外发达城市的差距较大(图9)。2004-2012年8年间,全市体育场地面积增加了9679412m2,而常住人口从1742万激增到2347万,导致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减少。此外,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发展趋势差异明显,郊区新增体育场地面积总量和人均水平均高于中心城区(图10),人口导入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量低于人口导出区。


——全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为84.8%,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体育场地设施匮乏的问题。目前各开放学校已通过与社区结合的方式,明确责任关系,采取购买保险、安排专人指导、实行IC卡管理、实施教学区与运动区的分隔工程等形式逐步规范管理,确保开放过程安全有序。当然,开放过程中的开放时间不统一、开放项目不能满足市民健身需求、城郊冷热不均等问题仍存在。
——根据对社区健身苑点、公共运动场、学校、综合性体育场等不同类型场地锻炼市民的抽样调查显示,“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为89.9%,“服务保障”满意度为88.5%,市民对于本市健身环境的总体满意度较高。在“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的调查中,市民满意度最高的是“场地设施管理”和“场地设施硬件”,分别为90.2%、90.0%,最低的是“场地设施分布”,为88.7%(图11)。

在“服务保障”满意度的调查中,市民满意度最高的是“活动参与”、“政策保障”,分别为89.8%、88.5%,最低的是“健身技能指导”,为82.2%(图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