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松江
2013年5月31日 16:03
来源:东方网 选稿:朱恬
第二个方面,从松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纵观松江的变化。
如果说,深邃的历史一一见证了松江的繁荣,那么,时代的轨迹却真实描绘了松江的腾飞。松江之所以是宜居城市,不仅仅做到了传承,更坚持了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紧紧抓住20世纪最后10年的尾巴,“八五”抓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与定位。“九五”抓大发展。“十五”在大发展的基础上抓优化。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松江从一个农业大县逐步转到大工业、大旅游、大农业的格局上来。
首先,从以下几个鲜明的时间线索来回顾松江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1992年5月,松江抓住浦东开发开放机遇,以土地为资本创办的上海市郊第一家市级工业区,当时规划总面积为20.56平方公里,1992年7月正式启动。1994年5月,上海市政府批准定名“上海市松江工业区”,成为上海首家市级工业区。
1995年6月13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上海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成为全国12个国家级度假区之一。佘山度假区控制性规划面积为64.08平方米,核心区规划面积10.88平方公里。
1996年2月,松江县委、县政府鲜明提出了松江“一城三区”的发展架构:松江城、工业区、新城区、佘山旅游度假区。
1996年,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松江县建设局规划管理所负责编制《松江新城总体规划》,当时规划松江新区的指导思想是:新区是相对独立的现代化新型城区,又是松江城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发新区要以松江老城为依托,改造老城又要有新区来带动,必须统筹规划,南北联动。规划新区的性质为:松江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集中城市化的地区,并具有一定人口规模的中等城市。至2020年规划人口为30万人,用地规模为21平方公里。
1996年10月28日,上海松江新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新区公司)成立。
1997年9月,由法国思构国际设计公司和松江县规划管理所担纲及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顾问联合编制完成《松江北部新区规划设计方案》。规划设计方案范围:约为13平方公里,是新区21平方公里规划范围的一部分。人口规模为12.5万人。
1998年2月,国务院批准松江撤县设区。
1999年1月,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松江区规划管理局联合编制完成《松江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规划将松江中心城区的性质确定为:作为上海大都市西南的重要新城和历史文化名镇,发挥松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职能,形成具有相对独立综合功能的现代化中等城市规模。2010年规划人口为25万人,用地规模为27平方公里。
2000年4月,国务院批准在上海松江、江苏昆山等地设立15个出口加工区。松江有幸作为上海首个出口加工区。
2000年7月29日,松江大学城举行奠基典礼,这个占地540余公顷、总投资达57.53亿元、采用多元集资渠道的松江大学园区建设拉开帷幕。
2000年9月,松江区规划管理局负责编制完成《松江新城近期建设实施计划方案纲要》(简称《纲要》)。《纲要》将松江新城的性质定为:体现上海郊区综合实力与水平、居住环境优美、中等规模的文化旅游型园林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人口为30万人,规划用地规模为36平方公里。
2001年7月,中共松江区一届六次全会通过了《关于松江区“一城三片”区域发展的若干意见》。“一城三片”是指:松江城、东北经济密集发展区片、西北旅游产业发展区片、浦南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发展区片。一城三片区域发展是“一城三区”建设的延伸和拓展,是产业集聚和区域分工的必然趋势,是实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2001年,上海市委、市政府作出“十五”期间重点建设“一城九镇”,先行建设松江新城的决策。
松江区规划管理局根据2001年8月2日上海市长办公会议原则通过的扩大松江新城区域规划的总体要求,于是年12月编制完成《松江新城总体规划》。规划中松江新城的城市性质定为:松江新城是代表上海郊区综合发展实力与水平、最适宜居住的、中等规模的文化型生态园林城市。至2020年松江新城规划人口规模为30万人;规划用地面积为43.04平方公里。
2001年8月23日,市政府在松江红楼宾馆召开大会,宣布松江新城建设正式启动。
2004年2月,根据松江新城发展态势,扩大新城规模,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松江区规划管理局联合编制完成《松江新城总体规划》。并经上海市政府批准。此次编制的松江新城的城市性质定格为:松江新城是代表上海郊区综合发展实力与水平、居住环境优美的历史文化型生态园林城市。至2020年,松江新城常住人口规划为60万人。规划用地规模为63.46平方公里。
2006年12月20日,占地1平方公里的泰晤士小镇开镇,标志着代表上海郊区综合实力和水平的现代化园林生态型中等城市——松江新城建成。
松江初步构成了“一城、两翼、三片”的城市发展战略格局。(一城:松江新城,两翼:东部工业区和西部科技园区,三片:东北经济密集发展区片、西北旅游产业发展区片、浦南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发展区片)
2007年1月,松江区第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松江建设成为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相适应、充分展示21世纪上海郊区实力和水平,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宣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松江的奋斗目标。
这也预示松江将朝着更高更好更快的发展目标奋进。一座充满着朝气、活力、魅力的宜居城市的璀璨画卷正徐徐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