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东方网>>体育频道>>滚动新闻>>正文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CBA重金吸引外援撑世面 本土新人难有出头之日

2010年12月21日 15:13

来源:新民晚报 选稿:刘亨

  新赛季CBA战罢4轮,老问题依然存在:在场上风光无限的,几乎都是外援,本土球员依然摆脱不了陪太子读书的角色。

  重金引进人气高、作用大的外援,固然能带来一时的成绩,但CBA要想持续发展和提高水平,着力培养球场内外都有号召力的本土球员,才是正途。

  过分依赖外援

  CBA十几年来的引援史,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只在乎外援的名气、得分、篮板等个人因素,只看重外援能不能立即使球队战绩带来飙升,而忽视他们对本土新人的“传帮带”作用。

  今年的CBA引援堪称史上最强,36名外援中22名球员都有过NBA背景,比例占到61%,其中不乏马布里、弗朗西斯等前NBA巨星。而从比赛中看,外援的作用也确实相当明显,像拥有杜比和辛格尔顿的新疆队4战全胜排名第一,而上赛季排名第15的北京队,在得到莫里斯、阿巴斯、弗朗西斯等外援后,本赛季开局3胜1负,已有黑马之势。

  随着CBA外援个人能力越来越强,一些原本水平处于中下游的球队,也将提升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外援身上。最著名的例子,就是2004-2005赛季的云南队,该队依靠强力外援李·本森场均37分15个篮板的“统治级”表现,杀入当赛季CBA四强!而当本森在下一赛季离去后,云南队立刻滑落到第10名。

  翻开本赛季CBA的技术统计表,会发现本赛季各球队依旧把外援当成主心骨。前4轮比赛,场均得分前14位的,竟全是外援,场均篮板前15位也一样。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多数球队的新人在枯坐板凳,或者在垃圾时间上场露下脸——没有足够的锻炼机会,新人们何时才会成长为明星?

  还应立足本土

  高质量的外援确实能在短时间内提升球队战斗力,进而提高成绩和票房。但如果一味依赖外援,而不同时注重培养后备,CBA便会沦为一个商业联赛,其为国家队培养后备人才、提升中国篮球竞争力的意义,便会大打折扣。

  不得不看到,CBA外援在提升球队成绩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挤压着本队球员、特别是年轻球员的成长空间,特别是一些过于追求联赛战绩的球队,不惜重金引荐双外援甚至三外援,挤压了新人锻炼机会,导致球队“自身造血”不足。一旦外援离开,便立刻失去竞争力。

  引进外援的前提,应该是看能不能成为本土球员的有益补充,能不能帮助本土球员快速成长,毕竟本土新人才是联赛的希望。广东队近几年在CBA成为霸主,该队的朱芳雨、王仕鹏、杜锋等人,在CBA本土球员里也颇有号召力;注重网罗和培养新人的东莞队,更被誉为CBA未来的霸主,这两支球队在引援方面的做法,值得其他球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