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高贵”也要人来爱
2009年10月22日 07:25
来源:解放日报 选稿:袁松禄
马术可以说是全运会赛场上最“高贵”的项目。马匹动辄上百万元的身价,4.2亿元打造的五星级马场,骑手一身近万元的“行头”,让人叹为观止。不过,这个在国外风行的项目在这里却遭遇了“冷遇”,原因很简单:国内能“玩”会“看”的专业人士毕竟还在少数。
参加这次马术比赛的赛马,八九成来自国外,高贵的血统注定了它们享受的特殊待遇。在济南国际赛马场,每一匹马都有一间约13平方米的空调房,面积甚至比北京奥运会时还大。装备齐全的马厩有专职人员24小时把守,除了兽医和选手,任何人都不得靠近,生怕给它们带来一丝惊扰。
赛马十分“娇贵”,赛场需要绝对的安静。记者看到,观众席旁边贴着“请勿使用闪光灯”、“请保持赛场安静”等观赛指南。根据国际上马术比赛的要求,在选手比赛期间,观众不得随意走动。不过由于马术项目在国内推广得还不够,很多观众第一次有机会现场观赛,所以不小心“犯规”的还不在少数。
马术是全运会赛场上最“国际化”的项目,赛场上有不少外国人。每一个队里,至少有一名外籍教练员,他们大多是赛马的调教师,平时照料好马儿,赛前拍好“马屁”,让它们有最好的竞技状态,就是他们的职责所在。此外,还有外籍“按摩师”,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赛后给马儿进行彻底的放松。
赛马场上最重要的外籍人士,还是坐在裁判席上的裁判。这次全运会盛装舞步的5名裁判中,有3名来自欧洲,“在马术这个项目上,中国裁判水平总体不高,有些动作不一定看得懂。”十一运会马术比赛仲裁委员会主任常伟说,“国内有些运动员的水平很高,对他们做出的中等难度科目动作,国内裁判接触较少,打分难免会有偏颇。”
常伟说,要拥有自己的先进团队,中国马术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