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男子场地计分赛张辉夺冠幕后:团队的胜利
2009年10月22日 07:25
来源:解放日报 选稿:袁松禄
“这是我和徐刚的胜利,是我们整个队的胜利,冠军并不属于我一个人。”看到许多记者围着自己,20岁的张辉声音因紧张而有些发抖。张辉第一次参加全运会,今天就在男子场地计分赛上获得冠军,但他不断强调,是队友的牺牲让他“一不小心”成了高光人物。
“他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运动员,最近进步很快。”教练邬伟培介绍说。张辉3岁时就开始蹬踩玩具“脚踏车”,之后父母为治他的“多动症”把他送进了少体校,没想到,张辉就此在自行车上找到了自己的未来。
“追逐别人、赶超别人,我喜欢这样的感觉。”尽管每天的训练里程高达260公里、每年累计骑行6万公里,但是张辉依旧喜爱这项运动。去年,他在一次训练中摔断了锁骨,6天后就恢复了训练,再过20天就开始参加比赛。他的全国自行车场地积分赛成绩,从去年的10名开外上升到今年的前五名,进入了“有望夺冠”的行列。
但是,全运会夺冠对张辉来说,还是一次意外,毕竟他还不具备超强的实力。“为什么黄金宝和徐刚他们成绩平平?因为这些强手都纠缠在一起了。”教练邬伟培解释道,“这是一个谁都不让谁突破的局面,这时候就需要团队精神,徐刚和黄金宝这样的强手互相‘兑子’,而让张辉脱颖而出。”徐刚也是一位实力型选手,身为今年全国公路自行车锦标赛男子个人赛的冠军,他是本届全运会的夺冠热门。
根据规则,场地自行车计分赛选手在250米一圈的跑道中追逐,一共需要环绕160圈,每10圈有一个冲刺点,第一到第四名的车手分别可以得到5分、3分、2分、1分,积分最高者获得冠军。如果领先者实现套圈,被套圈者会被扣去20个积分。
张辉依靠两次套圈建立了40分的领先优势。他老实交代,“后来,有两三个人都实现了套圈,这就需要我们计算冲刺小分。我和徐刚很默契,只要眼神交流。他很主动地让我冲在前面,尽可能多拿分数,他在后面限制对手。这个时候分数是很关键的,1分都有可能影响到最后的成绩。所以,这个冠军,真的有他的功劳。还有我们整个队的队友,他们为我们当陪练,我也要感谢他们。邬教练前两天还发着高烧,但是他在我们参加资格赛的时候依旧有力地为我们报时,这让我很感动,也感受到了力量。虽然这是个人赛的冠军,但其实是团队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