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东方网>>体育频道>>滚动新闻>>正文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解放日报:期待这样的全运会

2009年10月18日 08:00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玮 陈华 选稿:曹惠良

  第11届全运会正在开启一个新的“后奥运时代”,大家对这届全运会的期待很高。今天,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不同职业的人士,看看他们对本届全运会有怎样的期待。

  少一点丑闻曝光

  受访者:吴邦(深圳《晶报》首席记者)吴邦是一名采访过三届全运会的记者,谈起对这届全运会的期望,他脱口而出的是:“最好别再让我写‘曝光’文章。”

  全运会什么最容易成为关注焦点?在吴邦看来,各种“风波”和“潜规则”的曝光是吸引读者眼球的“利器”,而这却是吴邦最不愿意面对和采写的新闻。

  九运会的拳击兴奋剂事件,十运会的孙福明“假摔”事件,都没让参与报道的吴邦感到一丝的兴奋,反而是心痛:“全运会四年一次,展现给全国观众乃至世界观众的,应该是一场真实干净的体育盛会,不应该有那么多的负面甚至阴暗面。”

  眼下,“金牌内定”说又传言四起,吴邦真心希望,自己这一次将和“曝光”报道无缘。

  运动员有血有肉

  受访者:李晓菁(山东大学大二学生)“我就是来看张琳的!”今天上午在全运会游泳馆里,李晓菁这样告诉记者,而且她一点都不讳言自己看全运会的动力就是“看明星”。

  明星运动员该有什么“派头”,李晓菁有自己的标准:“要有血有肉,有自己的个性。”李晓菁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跳上领奖台的那一幕让她印象深刻,“运动员都是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要一接受采访就只会感谢教练、感谢领导。说一些妙语,吐一些真情,天不会塌下来的,观众也会更喜欢他。”

  李晓菁希望在这届全运会上,运动员们能在接受采访时表现出智慧和情感,而不是只会背教科书般回答的“机器人”。

  项目瘦身与转

  受访者:郭讲用(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郭讲用表示,希望看到全运会的“瘦身”和转型。

  郭先生查过资料,本届全运会的第一枚金牌早在今年1月2日就产生,是女子速度滑冰短距离全能项目。“距今已9个半月,有多少人还记得那枚全运会首金?”郭先生认为,一届全运会从头到尾搞了整整10个月,项目设置确实太多,“听说国家体育总局也已经在考虑对全运会进行瘦身了。”

  在减少竞技项目的同时,郭讲用认为全运会还要凸显“全民全运”的宗旨。“新中国举办全运会的初衷,就是全民全运,提高人民的身体素质,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郭先生表示,“这才是全运会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