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东方网>>体育频道>>滚动新闻>>正文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丁俊晖

2009年10月10日 17:51

来源:大众网 选稿:杨洋

  姓名:丁俊晖(Ding Junhui)

  籍贯:江苏宜兴

  生日:1987年4月1日

  身高:1.76米

  体重:60公斤

  转入职业:2003年

  国籍:中国

  项目:斯诺克

  爱好:乒乓球、看书、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三国志

  使用球杆:JOHN PARIS

  偶像:奥沙利文

  击球习惯:右手单杆最高分

  练习147,比赛147(1次,2007斯诺克温布利大师赛)个人简介

  被英媒体称做“东方之星”的丁俊晖,性格内向、好强,是个外柔内刚的孩子,非常适合台球运动。他8岁半接触台球,13岁获得亚洲邀请赛季军,从此“神童”称号不胫而走。

  2002年5月,年仅15岁的丁俊晖为中国夺取首个亚洲锦标赛冠军,并成为最年轻的亚洲冠军。同年8月31日,他又获得世界青年台球(斯诺克)锦标赛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台球世界冠军。10月的亚运会上,丁俊晖以3比1战胜泰国选手素波森拉夺取斯诺克台球单打冠军,改写了中国在亚运会台球项目上没有金牌的历史,并与队友一起获得亚运台球团体亚军。2002年10月20日至11月2日在埃及举行世界台球锦标赛上,丁俊晖列第三名,平了老将郭华1997年世锦赛第三的最好成绩。2002年12月15日,中国台球协会向丁俊晖颁发了“中国台球特别贡献奖”。

  2003年8月,在欧亚大师对抗赛香港站和泰国站比赛中,丁俊晖两度战胜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马克-威廉姆斯。2003年9月,丁俊晖正式转为职业选手。2004年2月,丁俊晖在6:3击败世界排名第16位的乔-派瑞、闯入温布利大师赛16强的精彩瞬间,让英国的老百姓在一夜之间认识、喜欢上了这个来自东方的台球少年。

  2005年丁俊晖在享有声誉的温布利大师赛上打进八强,4月又在国际台联排名赛中国公开赛上一路击败艾伯顿、傅家俊、达赫迪和亨德利等名将,首次夺得冠军。12月在参赛水平仅次于世锦赛的英国锦标赛上挫败各路高手,问鼎冠军。台球大师的评价

  “如果丁今后不是世界第一,我会非常惊讶!与戴维斯、亨得利对抗多次,但从没感觉到象他这样难以对付。丁是继奥沙利文以来最好的球员,甚至比奥沙利文还出色,他将成为台球圈中的老虎伍兹!”——2004年2月在英国威林不勒的斯诺克俱乐部面对电视台的采访,丁俊晖的训练搭档、2002年世锦赛冠军艾布顿如是说。

  “丁的主动进攻能力非常强,他非常善于比赛,我相信丁迟早有一天会成为世界冠军,他会成为一个大明星。”——现世界排名第一的奥沙利文对丁俊晖的评价。个人荣誉

  2002年全国青少年台球锦标赛冠军,亚锦赛冠军,世青赛冠军,亚运会单人冠军,世锦赛第三;

  2003年中国台球排名赛(郑州站)冠军;

  2004年全国台球团体锦标赛冠军,中国台球排名赛(兰州站)冠军;

  2004年英国公开赛16强;2004年英国温布利大师赛16强,世界职业巡回赛苏格兰大师赛32强;

  2005年温布利大师赛8强,中国公开赛冠军。

  2005年12月,夺得英国斯诺克锦标赛冠军,决赛击败戴维斯。

  2006年北爱尔兰赛冠军,决赛击败"火箭"罗尼奥沙利文

  2006年多哈亚运会台球男子斯诺克个人赛,团体赛,双人赛冠军。

  2007年1月 斯诺克温布利大师赛惜败"火箭"罗尼奥沙利文,获得亚军.在本届比赛打出职业生涯首个单杆147分。

  2007年中国斯诺克巡回赛总冠军

  2007年斯诺克超级联赛4强

  2008年马耳他杯斯诺克邀请赛4强

  丁俊晖:神奇小子刮起“神童”旋风

  丁俊晖最后的对手是现世界排名第二的亨得利。早在七八年前就已名声远扬并被誉为“金童”的亨得利如今已过而立之年,36岁的他状态有所下降,但从决赛前两局的对决中仍可看出亨得利在击球力度以及控制球走位方面的娴熟技艺。无奈年岁不饶人,最终“金童”败在“神童”手下。 

  丁俊晖取得的成绩是他努力的结果,但在巨大的荣誉和鲜花面前我们所有人不应该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尤其对年轻的丁俊晖,鲜花和掌声更容易使他迷失方向。在胜利背后他应该看到在比赛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如在一些技术的细节,从球走位的准确度到处理一些难度不是很大的球时出现的失误,以及在个别比局中因急于求成而犯的错误,直接造成本局的失利。对此,丁俊晖有清醒的认识。在赛后他对媒体说:“我不是神,我的成功是一点一滴努力的结果。我更不是神童,我已经20岁了。” 

  如果说丁俊晖在赛场上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的话,那么曾经中学课文中的“仲永”也曾经在五岁时“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并且可以“指物作诗立就”,而且达到了“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的境界。如今的“神童”丁俊晖可谓与当时“仲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仲永”的悲惨结局。在突如其来的荣誉面前,现在丁俊晖最大的敌人不是亨得利,也不是缺席的奥苏利文,而是年轻的自己。天赋固然重要,后天的勤奋和努力更为关键,“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矣”就是因为“受于人者不至”。我们希望今日的丁俊晖不会成为他日的方仲永,而能成为中国台球走出亚洲走向世界的一个标志,一个起点。 

  年轻的丁俊晖今后的路还很长,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希望能超过亨得利,成为最年轻的世界斯诺克锦标赛冠军。我们也希望今后的中国台球界可以涌现出更多的“丁俊晖”,带领中国台球走向世界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