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东方网>>体育频道>>滚动新闻>>正文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易建联背上"撒谎者"黑锅 揭秘"装嫩"原动力

2008年12月22日 16:18

来源:黑龙江晨报 作者:冯爱军 选稿:王冠宇

  东方网12月22日消息:其实,早在去年易建联赴美选秀时,他的年龄就遭到美国媒体的普遍质疑。但说归说,没有人真正找出有力的证据。随着阿联的学籍档案曝光,终于为这一疑案找到了准确的答案。在铁的事实面前,阿联无疑将终身背上“撒谎者”的黑锅——虽然最初改年龄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曾经练艺的体校相关教练和领导。但受此事件影响最深,却无可避免是名气最大的他。

  但为何从足球到篮球,中国体坛近年频频爆出球员改年龄的事件,“装嫩”的背后到底是为了什么?

  归根结底都是利益所驱使的。

  在中国,许多培养青少年的运动队和少体校每一年度所能得到的财政拨款和办学资金都和取得的成绩成正比。也就是说,队伍参加一个级别的比赛获得的名次越靠前,获奖次数越多,在之后的日子里运动队得到的财政支持就会越多,教练的荷包自然也就会越涨。

  这时问题就会出现,如果一位教练手上好苗子不多,成绩也不够突出,那他想出成绩就可能会动歪念,让球员改年龄以大打小就是最常见的做法。试想十五、六岁的大孩子去和十一、二岁的小孩子踢一场球,除非有奇迹,胜利还不是摆明了。

  另外有些时候,除了个人利益驱动,“集体荣誉”也成为了改年龄的动力。例如全运会等国内比赛,足球和篮球会限制一支队中超龄(23岁以上)运动员的参赛人数,这本来是为了让青年选手有更多参赛机会的措施,到了事关“集体荣誉”的时就不免要动些脑筋。

  其实在改年龄问题上,大部分运动员都是被动的。教练和领导要你改年龄,改了有球打,不改没球打,你改还是不改?而且10多年前改年龄并没有多大难度,单位写个证明,到派出所在户口本上盖个章就行,根本不费事。相信易建联和他的家人当年也曾站在改与不改的十字路口,最后才被无数背后的“推手”推着走到改年龄的这条路上的。

  有人曾说,中国篮坛除了姚明没几个年龄是真的,但愿这句话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