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东方网>>体育频道>>滚动新闻>>正文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改革开放30年:第11届亚运会中国完美"亮剑"

2008年11月11日 20:24

来源:新浪 作者:苏莉鹏 尹鹏 杜建雄 选稿:袁松禄

  image

    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11届亚运会在中国北京举办,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也是自亚运会诞生以来第一次由中国承办。在这届亚运会上,中国不但收获了竞技体育的骄人成绩,国人更以对举办亚运会的热情支持,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风采。
  
  开幕式感受骄傲与震撼
  
  走进天津体工大队击剑馆,静静的走廊里远远就能听见训练场传出的清脆击剑声,十几名“剑客”正在这里训练,其中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团体亚军谭雪及世界杯大奖赛男子佩剑个人冠军王敬之,他们的教练杨震在一旁认真地指导。
  
  当年,杨震等9名天津运动员获得了9枚北京亚运会金牌。现任天津体工大队击剑队教练的杨震,1985年进入市体工大队,2001年全运会后退役。在他的运动生涯中曾数次参加比赛并夺冠,1990年亚运会的那枚男子佩剑团体金牌,是最被他重视的一枚。“这是我在自己的国家获得的第一枚国际比赛的金牌,是我运动生涯的转折,那届亚运会也是我们国家在世界的一次‘亮剑’。”杨震对记者说。
  
  杨震告诉记者,北京亚运会的开幕式至今还让他印象深刻。“9月22日下午,亚运会开幕式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我们参加入场仪式的运动员早早就等在体育场外了。因为我们是东道主,所以最后一个入场,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中国代表团进场后全场的掌声,真是雷鸣般的,全场7万名观众全都站起来了,那种感觉很骄傲。当运动员入场完毕站在场地中央时,上万只和平鸽放飞天空,场面壮观极了!大家都在抬头看。”
  
  亚运会火炬点燃的那一刻当然激动人心,杨震回忆,为我国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许海峰高擎亚运会火炬,在前女排队员张蓉芳及跳水冠军高敏的护卫下,跑入北京工人体育场,在绕场一周后登上了火炬台点燃了亚运圣火。
  
  催化剂让世界了解中国
  
  以东道主的身份参赛,杨震说当时的压力很大。当时是中国第一次主办这样大型的比赛,观众期望值很高。而且观众的反应会给队员造成心理波动,不像在国外不容易分心。
  
  “当我们在决赛里击败韩国队最终获得冠军时,观众们都很兴奋地欢呼。那届亚运会上天津运动员的成绩很好,一共得了9枚金牌,而我们佩剑队得的这枚金牌,则成了我个人运动生涯的转折点。从那以后,我开始逐渐成熟了,两年后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我们获得了第7名,这是中国男佩在当时取得的最好成绩了。”
  
  作为一名击剑运动员,杨震在北京亚运会上仗剑摘金。他同时感觉到,中国通过成功举办亚运会进行了一次完美“亮剑”,向世界展示了这个国家的面貌和生机。
  
  “从竞技体育方面来说,北京亚运会使中国真正开始了体育强国的步伐。因为在之前的1986年亚运会上,我们只是以微弱的优势第一次在金牌榜上列第一,但在北京亚运会上我们获得了183枚金牌,占全部金牌的60%。这大大增加了我们的信心,从那以后我们国家在亚运会和奥运会上的成绩就越来越好了。可以说,亚运会是催化剂,不但展示了我们的自信和实力,也让我们越来越被世界所认可和尊重。”

  花絮
  
  亚运村里友谊至上

  
  北京亚运会运动员所住的亚运村位于朝阳区北四环路安慧立交桥西北。作为当时运动员的家,杨震对亚运村的感觉是“很舒适”。“我当时觉得亚运村很豪华,2居的房子,5个队员共用一整套。亚运村餐厅有清真厅和普通厅等类型,都是自助形式供餐并且24小时营业。在亚运村里有一家休闲会所,可以打保龄球。”杨震说。
  
  在亚运村里,各国的运动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杨震说,他们在亚运村生活时经常和各国运动员在一起,交流比赛经验和技术,“在亚运村里是友谊至上的”。
  
  相比北京奥运会时众多志愿者的参与,杨震告诉我们,北京亚运会时,还没有真正的志愿者。“那时候还没有志愿者一说,当时负责赛场服务的都是场馆内的员工,在赛场旁就有急救车候命,医疗团队是由国家体科所的科研员、场馆周边的医疗救护队及场馆内工作人员一同组成的,他们都挺专业的。”

  记忆亚运会
  
  很盛大很珍贵

  
  1990年,北京亚运会几乎成了全国人民心中最重要的事。18年过去了,当年亲历这一盛事的孩子们已带着这份珍贵的记忆长大。本报记者采访了一位普通的天津市民张剑莉,当时仅10岁的她如今已是一家外企的业务骨干,“记忆里的亚运会是一个最盛大的节日!”张剑莉说。
  
  每天都要盯着奖牌榜
  
  张剑莉说,北京亚运会给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学校捐的2元钱,以及开幕式那天放假在家看电视。“当时大家前所未有的踊跃,我捐了2元钱,是当时零花钱攒下的,那时的2元钱能买好多瓶饮料呢。后来开幕式那天,学校让我们放假在家看电视,写观后感,大家都挺兴奋的。那时班里的板报内容都是亚运会啊,中国健儿啊,拼搏精神啊等等。亚运会期间大家每天的谈资都是中国奖牌榜,每天放学后看新闻,都盯着中国的金牌又添了多少。”
  
  天安门前“盼盼”很经典
  
  北京开亚运会时,张剑莉的爸爸特地带她去了次天安门。“那时候交通没有现在方便,从天津坐火车到北京要两个多小时呢。我还记得我们下了车就直奔天安门广场,那时天安门最特别的是有一个熊猫‘盼盼’模型——就是第11届亚运会的吉祥物。很多人都争着和他合影。我到现在还记得‘盼盼’的表情——左手举着一块金牌,右手竖起大拇指,很经典。那一年好像也传递火炬了,但因为我要上课所以没看到,不过在西藏取火种的画面却让我记忆犹新。当时一个很漂亮的藏族小姑娘达娃央宗把燃起的圣火放进了火种灯,这个镜头在电视里反复播放,我至今忘不掉。”
  
  《亚洲雄风》至今还会唱
  
  北京亚运会的主题歌《亚洲雄风》,当时的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张剑莉到现在都能张口就唱:“我们班音乐课的时候专门学过这首歌,大街上也天天都放,我现在去卡拉OK,这首歌还是必点曲目呢。”
  
  大事记
  
  ▲1990年,北京成功地举办了第11届亚洲运动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自己的土地上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也是亚运会诞生以来第一次由中国承办。
  
  ▲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的6578人参加了这届亚运会。代表团数和运动员数都超过了前十届。中国派出636名运动员参加了全部27个项目和2个表演项目的比赛。
  
  ▲中国在1983年向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提出申办1990年亚运会的申请,在1984年汉城的亚奥理事会代表大会上,与日本的广岛竞争中北京以43比22的票数获得承办权。从1986年起,开始兴建20个新建场馆,改建或修缮原有场馆13座,并在北京四环道外兴建奥林匹克中心和亚运村。
  
  ▲大会以“团结、友谊、进步”为主题,吉祥物无可争议地选择了“国宝”——大熊猫“盼盼”,并很快成为各国选手和游客的新宠。
  
  ▲亚运会圣火是从西藏海拔7117米的念青唐古拉峰,由15岁的藏族姑娘达娃央宗采集的。此后,历时一个月的“亚运之光”火炬接力,遍及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程18万多公里,参加者达1.7亿之众。
  
  ▲经过16天的竞技,中国以东道主之利,囊括了183金、107银和51铜共341枚奖牌,远远高于所有其他代表团的奖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