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风一样飞驰,以秒的千分位决胜,《超越》展现短道速滑人如何超越
2022-01-13 18:09 人民资讯

距离北京冬奥会举行仅有20余天,短道速滑这个进入冬奥会仅30年的项目,已成为北京冬奥会最受国人瞩目的赛事。
中国自参加冬奥会以来,共获得13枚冬奥会金牌,其中10枚来自短道速滑;在获得的共62枚奖牌中,33枚来自短道速滑。而短道速滑在中国的发展史不足40年。
当然,中国的竞争对手也很厉害,特别是韩国、加拿大、俄罗斯。
在我们特别关注北京冬奥会的短道速滑比赛前,央视开年大剧《超越》已经引起关注。
双时空叙事诠释“超越”含义
《超越》于9日开播,至今已播出7集。该剧聚焦冬奥会重点项目“短道速滑”,通过两代人的竞技拼搏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中国短道速滑发展的编年史。

《超越》剧照。
故事开始于1989年1月。
黑龙江省体工队正在热烈欢迎俗称“大道”的速度滑冰队世界冠军回家,当时不受重视的黑龙江短道速滑队总教练吴庆红却独自走出院门。她只身来到体工队附近的野冰场,支起马扎,旁边立起一块纸牌——有奖滑冰,2圈30秒。若谁在30秒内滑完2圈,就可以拿走她特意准备的时下最流行随身听。她的目的就是为刚刚兴起的短道速滑队选个好苗子。在她的爱徒陈敬业和野路子郑凯新的无意角逐中,她看中了郑凯新的天赋,亲自登门拜访求徒。而郑凯新的志向是当“倒爷”赚快钱,碍于母亲严厉教训才被迫加入了黑龙江省短道速滑队。
镜头一转,时间切换到2014年。
刚刚取得轮滑比赛冠军的陈冕获得了2000元奖励,她迅速拿着奖金购置了心仪已久的冰刀鞋,她的志向不在轮滑而是短道速滑。时值国家推行“北冰南展”,青岛建立起了短道速滑队,陈冕立刻放弃能给中考加分的轮滑比赛,背着母亲偷偷前往青岛,参加青岛短道速滑队的入队考核。入队并非一帆风顺,已任青岛队教练的郑凯新拒绝了陈冕的入队申请,越是被打击,陈冕越是坚定,她向郑凯新争取一个月的试训机会,若一个月后还不行,她就放弃。郑凯新被这个执着的女孩打动,终于答应了。

《超越》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