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风一样飞驰,以秒的千分位决胜,《超越》展现短道速滑人如何超越

2022-01-13 18:09  人民资讯

“超越“已成为短道速滑人代名词

剧中,数次出现两个年代细节的对比:

陈冕刚入青岛队时,很是兴奋,虽说是集体宿舍,但站在令她心旷神怡的阳台,这里足够让她满意。郑凯新初进黑龙江队,心中极不情愿,虽是教练出钱出力为他一件件置办生活用品,但他心中依然“憋屈”;

2014年青岛队的早餐有包子、煎饼各式花样,即便经费困难也有专门的“王妈排骨店”作为后勤保障。而在20世纪80年代,教练吴庆红早早起床,亲自为队员们冲奶粉,还被队员嚷嚷着“营养不够”,没有领到和“大道”队同等待遇的营养品;

2014年青岛队的口号是:能文能武,敢作敢为,青岛短道,舍我其谁。郑凯新教练的爱人作为英语教师,和她的同事们每周为队员们补习文化课。时间回到30年前,那时黑龙江队的口号是:黑龙短道,金牌闪耀,龙江速滑,奖牌全拿。初创时期的短道队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目标就是短道速滑成为奥运项目的一天,要给国家拿金牌……

时空交叉的对比,表达出中国初建短道速滑队时不被看好、不受重视,但凭借着刻苦训练、坚定意志、新老传承,硬是发展成为今天中国最具优势的冬季体育项目。同时,折射出我国经济、社会、文体各方面的蓬勃发展。

《超越》剧照。

20世纪80年代,我国黑龙江省、吉林省组建了第一批国家系统训练短道速滑队。1985年,以辛庆山带领的吉林省短道速滑队为班底,组建了第一支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短道速滑队开始在国际赛场崭露头角。1987年,李金艳在女子3000米项目中为中国短道速滑创造了第一个世界纪录;1989年,郭洪茹收获了中国短道速滑的第一个世锦赛冠军。

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短道速滑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李琰获得女子500米短道速滑银牌,这是中国短道速滑第一枚奥运奖牌。此后,中国短道速滑队加快了追梦步伐。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杨扬在女子500米决赛中拿下中国短道速滑队冬奥会首金。2006年,在都灵冬季奥运会上,王濛获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冠军。2010年,中国女队包揽温哥华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女子项目全部金牌。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项目中,周洋在女子1500米决赛中成功卫冕,李坚柔获得女子500米金牌。2018年,武大靖在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中,以39秒58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得平昌冬奥会首枚金牌,这也是中国队首次在冬奥会男子项目中夺得金牌。

30年短道速滑的发展,是三代短道速滑人的热血集结,是超越自我的尽情展现。“超越“已经成为中国短道速滑队伍的代名词。

从日前发布的预告片看,陈冕等国家队的中流砥柱们,相约在北京冬奥,将一起书写属于中国冰雪运动的时代新篇。

随着剧集的播出和冬奥的临近,观众们更加期待中国的冰雪健儿在北京冬奥会上超越自我,续写辉煌。

来源:上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本网页已闲置过久,点击关闭或空白处,即可回到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