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艺揽用户 不能光靠大尺度
2016年8月17日 08:17 来源:每日新报
    (原标题:网络综艺揽用户 不能光靠大尺度)
    你有多久没守着电视机看综艺了?随着《奔跑吧,兄弟》陷入瓶颈,《中国好声音》被迫改名,传统电视综艺渐露疲态。反观网络综艺却是越来越火,近100档节目齐上阵的架势,和电视综艺不相上下,更关键是嬉笑怒骂的大尺度,让观众在看惯了正襟危坐的传统节目外,猛然有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不光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电视综艺的幕后团队也加入了网络综艺的大家庭——《奇葩说》制作团队的大部分成员来自于央视的《喜乐街》,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和《越策越开心》的幕后团队组成了《火星情报局》的班底;制片人谢涤葵本是《爸爸去哪儿》的幕后功臣,如今自己创业并推出了《约吧!大明星》;至于最近热度最高的《姐姐好饿》,那完全就是《康熙来了》原班人马的杰作;就连前春晚总导演哈文都带着老公李咏,想凭借《偶像就该酱婶》来过一把网络综艺的瘾。
    网络综艺很火,播放量点击率动辄上千万。但纵观这些爆款节目,“奇葩”“不正常”“污”是其关键词,从节目内容来看,似乎越“污”、尺度越大,网友就越喜欢,难道追求“擦边球”就是这些网络综艺节目的目标吗?
    无疑,网络综艺已然放弃了靠着沙发上守着遥控器的老观众,以一种捧着手机傻笑的姿态笼络了大量90后、00后网友。相较于电视平台,互联网天生的开放姿态,更容易让综艺节目在制作上无所顾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通过不断秀下限打造差异化标签,成为节目突出重围的唯一出路。不过,这样老司机一言不合就开车的风格或许是打造“爆款”的尝试,但也容易引起部分观众的口诛笔伐和有关部门的注意,王思聪前段时间重金打造的《吐槽大会》就惨遭下架,为后来者敲响了警钟。
    综艺节目的一个两难之处在于:太一本正经了未必有趣,太注重趣味又难免有作秀的痕迹,尺度的把握对网综节目来说,相当于俘获粉丝的“定海神针”,我们要追求的不是更“污”的下限,而是要不断创新,给观众看不同的,之前没看过的东西,这样才不会让观众审美疲劳。
    文/于穆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