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体育第二次“雄起”的背后
2014年12月15日 08:02 来源:新闻晨报
原标题:足球冲超成功篮球有了CBA球队重庆体育第二次“雄起”的背后
如同冥冥之中注定一般,在京津沪渝之中最后一个获得国务院批复成为直辖市的山城重庆,也成为了四个直辖市中最后诞生CBA球队的那座城市。而同样是在今年,几起几伏的重庆力帆足球队获得了中甲联赛冠军,将在下赛季重新回到中超大家庭中。
随着力帆冲超成功和翱龙升入CBA,经过了多年苦苦等待,重庆这座城市的历史上,足球和篮球这两大项目,终于历史上首次登上了中国职业体育的最高舞台,这,对于这座中国西南地区的重镇来说,无疑是件意义非凡的大事。
同时迈入中超和CBA这样的高水平赛场,激烈的对抗和起伏悬念与重庆码头文化挂钩,也让这座山城迎来了第二次体育“雄起”。
体育之城的没落
重庆原本就是体育之城。
新中国成立后,西南军区的总部设在重庆,作为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区司令员的贺龙一生酷爱体育,在重庆大力开展体育项目。大田湾的市体育馆外伫立着一座贺龙像,与开国元勋站在一起的,正是抱着篮球和其他运动器械的运动员们。
1997年,刚刚被批复成为直辖市的重庆,前卫寰岛将主场迁到山城、翌年本土俱乐部重庆红岩杀入中甲,让重庆同时拥有了甲A和甲B两个足球俱乐部,2000年重庆隆鑫夺得足协杯冠军更是将山城的足球热推至了巅峰。然而,2003年甲A最后一轮,力帆无奈降级。尹明善买下云南红塔的中超壳,让重庆足球依然出现在中超元年。2003年、2004年力帆连续垫底联赛,2003年借壳还魂,2004年取消升降级,但2005年力帆终于还是在连续三年垫底的情况下,无奈降入中甲。2008年冲超成功也只是昙花一现,当年力帆再次降级。
重庆早年也曾和CBA结下过不解之缘。当八一队还处于国内篮坛巨无霸的时代,就曾将主场定在重庆,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赛季,但却为重庆埋下了篮球的种子。1998年,重庆男篮首次组队参加全国乙级联赛就以亚军身份升入甲B,但2000年在冲击甲A联赛(CBA前身)形势一片大好之时,遭遇两名外援临阵“叛逃”,最后功亏一篑。此后,重庆男篮一直未能有所突破,最终于2006年解散,只有女篮一直在乙级联赛徘徊。
放眼国内,北京、天津和上海都拥有在顶级联赛征战的中超球队和CBA球队,上赛季上海甚至同时拥有了三支中超队伍,重庆作为四个直辖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却一直处于不能彻底迈过职业体育最高门槛的尴尬。
当昔日大田湾球市火爆的场景不再,重庆的体育开始走向下坡。在当时的重庆传媒界,体育并不是一个受到重视的部门版块,如今在新浪体育报道CBA的重庆姑娘张晨熙,从武汉体育学院毕业之后曾在重庆晚报实习了一段时间,但是报社的体育是和文娱合并一个部门的,看着娱乐记者们天天都有大量的采访机会和写作空间,觉得没有太大的发展前景的张晨熙选择离开了家乡前往北京,“那里有更浓郁的体育文化,有我的梦想。”
没落之下,重庆逐渐地消失在体育人的视野之中,除了拳击、跳水和羽毛球等一些竞技项目还在坚持之外,再无太大的成就,连续几届全运会都没取得太好的成绩。曾参与报道了2005年江苏全运会和2009年山东全运会的张晨熙说:“重庆代表团在全运会上就没什么存在感,作为一个重庆人,无疑是失落的。”
山城终于迎来了体育春天
严格意义上来说,今年升入CBA联赛的新军重庆翱龙并非重庆的本土队伍,这支球队的前身是广州自由人,只是因为广东已经拥有了三支CBA球队,在NBL征战多年始终无缘升级,自由人在前年选择将球队迁徙到篮球相对不发达的西南地区,并选定了重庆作为落脚点。
作为重庆市体育局副局长,李亚光这个昔日的篮球名帅顺理成章地分管篮球,正是他的声望和人脉在很大程度促成翱龙队最终落户重庆。俱乐部总经理吕锦清回忆道:“当初我们局限于广东,但是省内已有三家CBA俱乐部,不可能有机会让我们上来。后来刚好遇到一个机会,我跟李亚光局长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他非常支持我们的这个想法,后来经董事会批准我们搬了过来。到了重庆之后,得到了重庆方面的大力支持,特别是政府、体育局,他们对篮球是非常重视、非常喜欢的。”
带着曾经夺得过NBL冠军的辉煌成绩,重庆翱龙今年得以晋升CBA联赛。CBA,在阔别了十多年之后,重新回到了重庆球迷的面前。
李亚光说:“经济越发达,体育越发达,经济越落后,体育越落后。三大球才能真正体现体育实力,这不是体育大小问题,而是体育实力的问题。”如今足球冲超,篮球升入CBA,两个顶级联赛里皆有了重庆的身影,体现出重庆三大球的发展结出了新的成果进入了新的阶段。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重庆体育的二次崛起,更多的是依托俱乐部的力量,或者说,是民营企业家所积攒的社会力量。此前重庆体育局的工作重心是那些全运项目,如今有了职业联赛俱乐部,体育局负责配合俱乐部疏通相关渠道办理一些手续,并进行相关的协调工作,包括主场球馆的设置等等。
“政府拨款方面,据我所知是没有,政府放手交给社会运作,同时提供相应的工作支持,”重庆市体育局的一位处长告诉晨报记者,“我们比较看好足球和篮球这两个项目在重庆的发展,也希望通过这两支职业队,能够带动重庆的足球和篮球水平,培养或引进高水平的运动员,为全运会所用。职业体育和竞技体育相互促进,特别是职业队加入了之后,他们通过顶级联赛的磨练,水平应该说要更高一些,希望对专业队能有所促进。同时,两家职业俱乐部进入了中国的顶级联赛之后,山城球迷也有了零距离欣赏中超和CBA这样高水平赛事的好机会。”
除去力帆足球队和翱龙篮球队,重庆还有一支职业球队——近年来一直徘徊于乒乓球中超和中甲之间的重庆康德渝中队。和足球篮球相比,乒乓球虽然不是风靡全球的体育项目,却是在中国家喻户晓、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运动。而与此同时,重庆也在筹划着网球项目的职业化,毕竟目前除了全运会,国内网球的赛事很少,职业化之后可以通过更多的世界级赛事提升水平。还有他们的拳击选手、代表中国队取得亚运会第五名的王磊,也即将步入职业拳击的赛场,为争取参加奥运会增添筹码。
“竞技体育发展到一定阶段,总会遇到一些瓶颈,逐渐逐渐转化为职业体育,应该说是一个大势所趋。”这位处长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