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7日 19:38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选稿:成昭远
原标题: 英格:做裁判遗憾不能参赛
如我们所知,一项比赛若要取得成功,裁判在其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本次赛事中这点就更明显了,5条路线、将近60公里的穿越距离、超过600支队伍、3200余名参赛队员……如此庞大规模的对裁判招募来说无疑是个重要的课题。
于是这个任务就落在了英格的头上,作为沪上知名领队、资深户外爱好者,她自然是把招募对象首先集中在各个俱乐部的户外领队这块,“户外领队带队经验比较丰富,有责任心,平时也时常参加大型活动,基本上大多数人本身也有做裁判的经验,所以让他们来担任裁判应该说是非常合适的。”这次大约共有40名户外领队自愿报名参加到裁判的工作中来,而他们主要负责的就是在各条线路的各个点上去判定参赛队伍任务完成情况。
就像组委会一直所说,本次城市定向挑战赛的主要目的是要让更多的人在穿越城市历史中感受运动快乐,竞技、成绩并不是大家的主要目的,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放松对裁判的要求。“比赛前几天我们会对裁判进行培训,主要是突出比赛的公平性,比如什么才算任务过关,或者遇到争议情况如何处理,不过就历届情况来说,几乎没有什么争议产生,毕竟大家主要是来玩来体验的。”这是英格第三次参与到城市定向赛中,因为自己也负责定线,所以不能亲自参赛,这也让她略感遗憾。
“不光我,很多我们的裁判也都很遗憾,他们都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思,很想自己亲身体验,不过没有办法,比赛规模一再扩大、裁判非常紧缺,所以只能放弃了。”在定向赛中当裁判并不是件轻松的活儿,别的不说,从早晨8点到下午4点半至少要在自己的定点上坚守岗位,而回报几乎可以说是没有的,“大家做裁判基本是没有多少费用的,而且又是牺牲了周末的时间,其实大家主要还是因为喜欢户外这项运动,喜欢这项赛事。”此外,这次上海的各家户外俱乐部、QQ群也是比赛的生力军,总共有16家、81支队伍报名到比赛中来,这个数字相比去年也是大大增加了。
定线依然是英格一项重要的任务,这次她参与的是2号线即城市魅力这条线路。为了让线路更合理更有趣,她从过完春节之后便开始踩点,别说走路线了,每个点英格至少去了五六次,“一有时间就去看,主要还是考虑到要兼顾比赛趣味性和安全通过这两样最重要的因素,有时候不得不做出取舍,太纠结了。”在她看来,城市魅力线主要内容是一些上海的著名景点、新开发的环境,以及一些容易被忽视的角落。
任务就更有趣了,因为直到比赛当天队员才能知道自己会归在哪条路线中,这里不妨向大家透露一点内容,“主要是些参与性的活动,城市定向赛不仅是让大家看看城市,更要动手去做些什么,当然因为一共有5条线路,所以说比如做蛋糕或者做奶茶这些就不是所有参赛选手都能参加的了。”开开心心参加活动,在整个穿越中探索城市的各个亮点,最后平平安安回家,在英格看来这些才是比赛最重要的东西。
侯鑫:参赛线路比赛当天才知道
上海在人们心目中是国际化大都市,但说到历史或者文化似乎就不能跟北京、西安那样的古城相提并论,其实如果你用心去看,你会发现上海的文化积淀也相当深厚,参与制定历史文化线的侯鑫就完全体会到了这一点,正在念研究生的他这几个月恰好有点空闲,没事到处去逛逛发现还真不少。
“上海虽然历史算不上悠久,但其实是非常有文化底蕴的一座城市,而我们的历史文化线就是要带领大家去发现这一点。”那么当你说起上海的文化建筑时你会想起什么呢?听听侯鑫怎么说,“出于保密起见,我只能告诉大家,这里有老建筑、有新地标,有名人故居,有老上海风情或者热闹的老集市,只要你去挖掘,上海有故事的地方太多了。”总之都是有文化、背景的地点,当然虽说竞赛性不是最重要的,但比赛毕竟是严肃的,这时候可不能提前泄密,“我们准备了10个坐标点,到最后一天才会确定到底哪几个才会正式进入比赛项目。”
那么会有些什么活动呢?虽说是历史文化线,倒并不意味着参赛选手只要在名人故居之类的地方合个影就完事了,内容还是相当丰富,“比如会有知识问答,也会有互动环节。”和以往一样,到了比赛当天大家才会知道自己参加的是哪条线路,这时候侯鑫便认为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参赛者,被选派到这条线路都不会适合,“并不一定是像外国友人、新上海人之类不熟悉上海的才会觉的有意思,哪怕你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都会很有收获。”就比如侯鑫自己,他在上海生活了20来年,这次路线中许多地方以前别说没去过,连听都没听说过。
李刚:不断踩点寻找新意的点标
当参赛组别扩大到户外达人、企业单位、白领楼宇、青年学生、社区市民和外国友人组这6个组别时,穿越路线也被细化成包括历史文化、时尚创意、城市魅力、运动休闲这5个主题时,每条线路的设计都很重要,李刚的任务也是城市生活路线。
都说上海就这么一点大,如何在其中寻找到有新意的点标?于是李刚除了一遍遍在心里思索之外,不断出去踩点也很重要,他是一家户外运动公司的经理,平时工作就很忙,不过一有时间他就会出去走走看看,“我们线路主要是要体现穿越历史,从上海的过去来到上海的今日,历史感、知识性会比较丰富。”很多时候你会对城市中很多建筑、场所视若无睹,它们背后有什么故事?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在这次穿越中你就会有亲身体会了。
比如说会有许多特别的任务,在去年的活动中,有条路线中就造访北新泾消防局,大家穿上防火服完成消防任务,这样的体验一般人在平时可是不会有的。至于今年,依然会有体验消防工作这个环节,“消防中队或者消防博物馆平时大家最多是路过时会看到,消防员们究竟在做些什么其实大家并不清楚,其实了解这方面的内容对我们市民自身安全也是一件有帮助的事。”当然既然去年已经有过完成消防任务这样的环节,今年自然不能原样照搬,这里先卖个关子,总之是会换种方式但同样有意义。
取舍也是李刚心目中最纠结的事,“有些点、任务虽然很有趣,但综合考虑下来会觉得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不得不放弃。”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纺织博物馆,“纺织博物馆其实是我第一个去的点,因为我以前去参观过,对那里的感觉非常棒。这次联系了之后对方也非常配合,很想参与进来,最后因为交通不是很便利只能放弃,其实是很遗憾的一件事。”不过李刚转念想想也没关系,以后还有机会。城市定向赛成功举办了两届之后,已然成了上海户外运动中一个保留节目,而它的规模也一再扩大,这次虽然很多地标没能入选,等到未来各方面条件成熟之后,只要你想得到都有可能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