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5日 08:26
来源:中国青年报 选稿:余燕
原标题: 全运年兴奋剂再度泛滥 生物工程引发世界性难题
亚青会和全运会在赛程上的紧密衔接,使得中国反兴奋剂中心的工作人员在8月和9月几乎“超负荷运转”,“2013年第二季度(4~6月),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检查数量达到4768例,赛内检查1834例,赛外检查2934例,其中国家体育总局计划检查数量为3200例,其余单位委托检查1568例。”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副主任赵健说:“这3个月一共查出来7例阳性,另外,还有通过生物护照检查出来的一例兴奋剂违规,去年同期仅有一例,这说明全运会是兴奋剂问题的易发年、高发年,反兴奋剂工作任务艰巨。”
兴奋剂使用者大有人在
按计划,本届全运会兴奋剂检查数量将达到创纪录的2575例(和山东全运会相比增长12%),其中包括血检275例,全运会提前进行的竞走、马拉松、网球、现代五项和女排等项目一共检查226例,同时,还有24例运动员的生物护照被查。
但女子马拉松运动员王佳丽生物护照兴奋剂违规并非发生在全运会期间,从2012年5月到2013年1月,反兴奋剂中心经过长达半年的监测,才初步判定王佳丽兴奋剂违规,而在听证会上,王佳丽及其教练也并未给出合理解释。
不出所料,反兴奋剂中心查出来的7例阳性案例全部来自“兴奋剂监测重点项目”:田径3人(青海、河南、辽宁各一人),拳击1人(云南),皮划艇1人(福建),健美两人(江苏、新疆各1人),除两名健美运动员之外,其余5人要求检测B瓶尿样,但结果仍为阳性。
“生物护照的建立与使用,对于冒险使用兴奋剂的运动员而言有很强的震慑力。”赵健表示,“科技手段的进步也使得反兴奋剂的工作更有成效。”
正是科技的进步令世界范围内的反兴奋剂斗争越发精彩——30年前的“大力丸”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反兴奋剂组织的努力,也在多项世界大赛上得到了证明。
以刚刚在俄罗斯莫斯科结束的田径世锦赛为例,这项被认为是体育界顶级赛事的大赛并无任何新世界纪录产生,绝大多数金牌选手成绩平平,由此不难看出,世界反兴奋剂组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成效显著——田径运动历来是兴奋剂“重灾区”,世锦赛前夕,美国短跑明星盖伊和牙买加短跑名将鲍威尔均被查出服用禁药,盖伊解释“信错了人”,原因是他的按摩师(同时也是抗衰老专家)给他服用的草药中含有违禁成分。美联社的报道表示,这和“发生在巴尔科实验室(为美国女飞人琼斯提供禁药)身上的事如出一辙”。
虽然,反兴奋剂观念深入人心,但实施反兴奋剂手段还是会受到各种干扰,被称为国际体坛最大兴奋剂丑闻之一的富恩特斯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