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申花让我告别保级 母亲让我走上足球路
2015年1月30日 10:27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原标题:张璐:申花让我告别保级母亲让我走上足球路
年年保级精神快崩溃了
东方体育:这些年你从梯队成长起来,已经成为了河南足球新一代的代表……
张璐:没有没有(笑)。
东方体育:还是有的吧……。你之前从没动过要离开的念头吗?
张璐:有过,2005年的时候。因为当时的教练,我总觉得他不欣赏自己。那时候已经加入预备队了,要再回去上学可能没有太大机会了,所以我就想换个地儿踢球。说起来也挺好笑的,他后来去年又回来了,然后我就走了。开玩笑啊,我离开其实和他没有太大的关系。当时吧,因为我们那支队实力还不错,所以每个教练都想带,基本一年换一个带,最后一年是他来了。因为我总觉得他不欣赏我,就渐渐产生了不少矛盾,就想着要转到别的俱乐部去。这事后来给俱乐部领导知道了,这时候我都已经离开球队在家呆了一个多月了(笑)。他们找了我,说希望我还是能留下,想办法给我快点调上一队去。半年以后,就把我调到一队了。去年他又回来了,带了半年,我们其实处得还不错。那些都是小时候的事情了,更多的应该是我自己的问题吧,可能有点年轻气盛,总觉得自己已经挺好了,他为什么还老是要挑我这个那个的不是。久了就有点抵触,事实上教练只是对我要求更严格而已。
东方体育:这次你来申花的意愿似乎比较强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张璐:这些年……每年保级,要不就冲超,必须要冲超,必须要保级。给你的压力就太大了知道吗?就觉得精神上快崩溃了。每天在屋里,就想着这么一件事,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别的什么事都想不了。手机一打开,就会收到各种询问的消息,“保级行不行啊?”“是不是要掉级啊?”这些消息让你的心情变得更差,每天都这样,真的受不了了。发展到最后,为了全身心投入保级,索性把手机都关了。但尽管这样,本来也不是非走不可,但正好有了申花这个契机,沟通得也挺好,就跟俱乐部说了,自己想走。
东方体育:建业2009年还差点夺冠,后来就一直在保级了,这些年俱乐部里究竟出了些什么状况?
张璐:2010年我们第8,但那以后连续四年,每年的保级都是死任务。怎么说呢?河南足球和中国足球其实差不多,缺乏一种预判的准备。他们就认为,2009年的那套模式是够用的,但其实中超一直在提高,然后越来越高,越来越高,但他们想的就是,打不好可能是教练的问题,或者是外援方面出现一些问题,要么就是某个位置上的中方球员怎么了,而从来没有考虑过,应该怎么从整体上提升这支球队。
东方体育:那你在河南被欠过薪吗?
张璐:没有,这点我们老板做得挺好的。
东方体育:据说有一阵子你一在客场进球,球队就输球,有这回事吗?
张璐:有,那是2008年吧,1比3输了?1比2输了?不过那也没办法呀,那球有机会我也不能不进呀(笑)。其实当时也挺纳闷的,大家都开玩笑说让我以后客场别再进球了,不过后来就好了。
东方体育:上个赛季,你为球队的保级打入了不少关键的进球,你个人认为这些进球里哪个是最重要的?
张璐:要说我踢得好的比赛肯定是客场对江苏和主场对江苏的两场比赛。但其实我觉得挺关键的是客场对哈尔滨,在0比1落后的情况下扳回的那个球。其实那场挺遗憾的,因为那场90多分钟让人给扳平了,如果那场球赢了的话,可能对后面的情况会好一些。
“万金油”也有自己的无奈
东方体育:新赛季里你在场上的位置很可能会后撤,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吧?
张璐:肯定的,因为近两年可能踢的前卫或者边锋多一些。但对我来说的话,我也已经习惯了这些位置间的变化。相比较来说,肯定是一个位置一直打下去的话状态更容易出来,但既然教练信任了你,你就一定要去把这份工作做好。其实这些天的训练里面,我的位置一直在前卫和边后卫之间交替。怎么说呢?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找到感觉不容易,因为申花也是换了主帅,来了很多新人。可能教练对我也不了解,队员对于教练也不了解,都需要慢慢地磨合。
东方体育:你在建业的时候其实就打过很多位置。
张璐:在河南踢了6、7年了,在球场上培养了一种“万金油”的特质。这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观察的能力自然就强一些。长的短的,以前不踢这个位置时有的缺陷可以弥补。但是这样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虽然你可能成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球员,但你却没有什么太突出的特点,因为它们在这个过程中被渐渐磨灭了。当你习惯了一种踢球的方式,比如拿球在边路突破,那么教练要求你在中路去起到一个支点接应的作用,那你肯定需要按照整体的战术去踢,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失去一些特长。以比例而言,比如你拿10次球的话,在边上突破有10次机会,但你进去5次在外5次那么你的机会就会很少。不过这就是足球,必须以集体利益为重。
东方体育:今天下午踢了第一场教学赛,自己感觉发挥怎么样?
张璐:怎么说呢,有很多的不适应。教练的技战术布置,队员的默契程度包括我本身的身体状态,这些对我来说都比较尴尬。觉得自己的东西没有展现出来,虽然说踢的位置是我熟悉的,但有一些球主教练都叫我回撤,可能我更喜欢的是往前。因为以前在河南,速度相对来说快一些,所以他们更强调的是我向前插的一个环节。现在主教练更强调的是让我回接,那么回接以后的反插,或者是回接以后你应该在什么位置上去处理球,这些现在我还不太熟悉。可能我回接以后再回来的时候,就拿不到我喜欢位置上的球了。包括在防守上逼抢,逼抢可以,但逼抢到什么位置。现在主教练要求的是全场紧逼,但在河南的时候我们强调的是半场的紧逼,这些东西,都需要我在接下去的时间里慢慢适应,慢慢领悟意图。而且我现在身体状态也没有调整好,从去年11月到现在,当中一直练得断断续续,包括转会问题,还有家里的一些问题,直到16日以后才恢复了正常的训练。
母亲鼓励才走上足球道路
从新乡到洛阳的大巴,要开三个小时。1998年,11岁的张璐带着两兜行李,一兜装了衣服和训练用的东西,还有一大兜吃的,上了大巴,口袋里揣了300块零花钱。以当时的消费水平,正常的话,200块钱也可以过上一个月了,但毕竟是第一次一个人的生活,家人不放心,多给了点儿。
足球学校学费加住宿5000块钱,伙食3000块。对张璐和他的很多队友而言,家里人要负担这笔费用还是有点吃力。但是为了成全孩子们的梦想,咬着牙付了学费。张璐的母亲自己是个球迷,她极力赞成儿子的选择。“最早的时候是她带我去现场看的比赛,1996年,那时候河南还是甲B球队。在看比赛的时候她问我,‘你喜欢吗?喜欢的话你也去踢。’当时我就不喜欢上学,心想踢了球就不用去上学了,那就去吧!”
他到现在还记得从新乡到洛阳的大巴上,那一路的心情。“有点怕,也有点期待。害怕去了回不来怎么办,被人欺负了怎么办?但这种恐惧很快被一种新鲜感盖过了。”因为一切都是未知的,至于自己将来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球员,那不是他的年纪去考虑的事情。至于离开家庭的伤感,“因为我从小父母就分开了,我是跟着爷爷长大的,所以对我来说,离开家庭的那份伤感,肯定会比其他小伙伴少……
戴着面具踢了一个多月
张璐说,自己是那种努力大于拼搏的球员。“我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我在场上场下完全不是一个人,一上场,我整个的状态就变了,不要命的!”
因为不要命,他受过的伤大大小小让家人和球迷一次次牵肠挂肚。“12年4月份,就是降级那年,也是我伤病最多的一年。有场比赛,我鼻子和眉骨都开了。先是眉骨给撞开以后,鼻骨给撞歪了。我记得那会儿自己还在场上坚持了5分钟,当时也不是很疼,就觉得脑袋嗡嗡的。然后感觉能踢,就鼻孔里塞俩棉花上去了。踢了五分钟感觉不行,要晕,就示意不行了要下来。”
那天他母亲正好在现场看的比赛,就和儿子一起去了医院,在救护车上又伤心又生气。“我当时疼的感觉其实还没有出来,所以还安慰她来着,说‘没事没事,一点点都不疼!’‘还没事哪?这鼻子都歪了!’做完CT以后,喝了点水,安静下来,就感觉越来越疼,但还能坚持。第二天把鼻子掰正以后,塞一个这么长这么宽的海绵条到里边,感觉都塞脑子里边了,以后就感觉特别特别疼。到了晚上睡不着觉,就打了一针。”
歇了半个月,他开始带着面具踢比赛了,戴了一个多月。“现在想想都不知道怎么坚持过来的,尤其是去客场踢广州和杭州的比赛,30多度的天,适应不了潮湿的气候,戴着面具你跑的时候呼吸不上来,面具里边全是汗,流下来还会遮着眼睛。虽然有一吸汗的棉签在里面贴着,防止汗流下来,但那棉签都已经湿透了,还是往下滴,遮着眼睛,但是又没法动。只能一边儿甩头一边儿在那踢。后来我那些绰号,“面具侠”“拼命三郎”“张三疯”什么的就那时候出来的。
专业伴郎想结婚了
去年11月,王寿挺结婚,张璐做了他的伴郎。两人从2007年在建业成为队友,虽然王寿挺后来先于他来了上海,但两人的情分一直没有生疏。
其实不光为寿挺一个人做过伴郎,“我在河南的时候是个专业伴郎,因为比较符合伴郎的气质,长得不难看,身高比例刚刚好。”虽然酒量不是最好,但遇到为新郎挡酒的场面也是绝不含糊。不过这次寿挺结婚,做伴郎的他却提前被闹酒的一帮人“买通”了。“我没法挡,谁让他以前老整人家!那些人结婚的时候我也替他们当伴郎,要替他们喝酒,寿挺就不让,每次调那种最难下口的酒就是寿挺调的。所以这次他们死活不让我喝,说“你要是替他喝了,咱就没兄弟做了!哈哈,后来他没办法,只能自己喝了。”
做了5、6次伴郎后,张璐自己现在也想结婚了。“可也得先找个女朋友吧,以前在河南都是封闭式训练,没有时间见面。交了几个女朋友,因为没法见面,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问题和矛盾。我喜欢认真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因为这些年保级压力大,如果分心的话,就会觉得‘我没有尽力,我没有做到最好’。现在,我觉得自己可以有一部分经历转移到生活中去了。我理想中的感情是那种稳妥的细水长流的幸福,慢慢相处慢慢磨合。处个一两年,就结婚。
“有时候看着身边的朋友,和我同龄的或差不多的都要结婚了,也会觉得自己孤单了一点。但我是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比如有时觉得孤单吧,就会安慰自己,其实一个人也挺好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