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背后不简单

2021-11-26 14:49  人民资讯

张家口赛区的云顶滑雪公园,将举办2022北京冬奥会6个项目的比赛,产生20枚金牌。同时,这会是一届简约、安全又精彩的绿色冬奥会,凝结许多中国人的办赛智慧。

赛道是改建的

走进云顶滑雪公园,就能看见远处从山巅滑下的一个个身影,这里在冬奥会前,已是一座成熟运营的滑雪场。也因此,成就云顶的第一个特别之处——在北京冬奥会7座雪上竞赛场馆中,云顶是唯一一个利用现有雪场改造而成的。公园建成的6条赛道中,有4条是在原有雪道基础上改造,只有比较短的空中技巧和雪上技巧的赛道在新坡面上新建,而雪场中部分技术雪道也利用了原有雪道。改建完成后的赛道,已获得绿色雪上运动场馆三星级设计评价标识,这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最高等级。

对此,担任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设施副经理的陈荣钦解释:“相比冬奥会其它分项比赛项目,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对赛道长度、落差等要求不如高山滑雪那么高,所以在选址时利用现有雪场是最理想的方式,也比较节省资源。”

在冬奥会历史上,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通常都会利用现有的雪场来进行改造。具体到云顶,充分考虑滑雪公园原有山形地貌特点,改建了U形场地、坡面障碍技巧、平行大回转和障碍追逐4条赛道,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云顶所在的崇礼地区一年中平均有150天的存雪期,适合施工的时间其实很短,而改建,让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的工程施工量大幅减少,省出了人力和物力。

这两天在云顶进行的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赛世界杯因为天气和造雪原因,赛道设置相比冬奥会赛场简单一点,但整体赛道的难度通过了国际雪联的检验。参加比赛的澳大利亚运动员萨米·西姆称赞道:“现在是11月的雪季早期,很难有赛场拥有云顶一样的雪况,这里的赛道已经达到非常理想的水平。我们能借此全面地为北京冬奥会进行准备。”

临建是租赁的

云顶的另一个特殊之处,是北京冬奥会单一场馆中临时建筑设施占比最多的场馆。和有些冬奥会雪场的赛道较为分散不同,云顶使用的赛道比较集中,为便于冬奥会期间的工作,临时建筑是更可行的方式。

目前,冬奥会期间使用的临建已完成99%,从山麓一路往上,会经过许多由环保板材搭成的简易箱式房,木色的板壁配合黑色的屋顶,顶棚覆盖保暖材料。每一座房子都面目相似,只有门口的标牌告诉它是干什么用的。

不要小看这些简易箱式房,室外寒风凛冽,但屋内如沐春风。暖气管道的铺设,让在房里的工作人员丝毫不受低温天气的影响,包括厕所的温度都恒定在21℃左右。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赛的终点附近,被一连串这样的箱式房包围,除了场馆运营团队的办公室,还搭建了失物招领处和母婴室,另有贴心的观众取暖房。一座媒体看台在赛道终点拔地而起,全部由钢质脚手架搭建而成,用作转播工作室的箱式房就盖在看台上面。

那么,这些临建在冬奥会后将如何处理?北京冬奥会云顶场馆群后勤副主任束文透露,整个赛区的临建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按照设计,大会结束后只会留下1.5万平方米的临建使用,剩余的都会拆除。说拆还不准确,事实上这些临建的材料都是租赁的,大会结束,它们都将物归原主,去接受下一个环保的“任务”。

造雪是循环的

在云顶滑雪公园,造雪机成为一景。滑雪障碍追逐赛道边上的雪道,5台黄色的造雪机从上至下依次排开,“火力全开”。大片雪花从粗大的管道不停地喷洒出来,就像给雪道添上一层层雪白的外衣。按照冬奥会竞赛标准以及国际惯例,赛场须使用人工造雪。云顶赛道的人造雪占到60%,记者不禁好奇,这些人造雪的来源——水,是如何在赛区做到循环利用的?

节水,正是云顶坚持绿色可持续的又一个巧妙设计。雪场建有一整套造雪引水系统,总蓄水量可达28万立方米,为了满足造雪系统用水,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地区生态环境,雪场先后建了蓄水池和雪融水收集池,其中三个露天蓄水池设计总蓄水量18万立方米,夏季收集雨水约10万立方米,并安装泵站和引水管线,将收集到的地表水沿山势逐级送至造雪机,为雪道提供造雪用水保障。另一部分水源则用于地下水回补和植被生长,在满足冬季造雪用水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地区生态环境。雪场的工作人员透露,依托引水蓄水系统,云顶滑雪场年均可收集利用水资源25万立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雪场的人造雪采用高效节水的智能化造雪系统——意大利天冰造雪设备。这套设备能根据赛事和天气条件按9个等级调节用水比例,造雪重量在每立方米390至590千克,节水20%左右。 特派记者 金雷

(本报崇礼今日电)

来源:新民晚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本网页已闲置过久,点击关闭或空白处,即可回到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