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场上的特殊医疗点

2021-10-29 06:04  人民资讯

10月27日下午,俞亚辰(左)在医务室重新包扎脚踝。

本报记者雪野文/图

“受伤了,快快快,去看看。”文鹏飞提着药箱,第一时间冲了出去。10月26日下午,残特奥会田径男子三级跳远T11级的决赛现场,北京选手俞亚辰由于在第四跳的过程中记错了步点,过早起跳,导致身子重重地落在塑胶场地上。“嘭”的一声过后,俞亚辰捂着自己的脚踝动弹不得。

文鹏飞和他的两名同事第一时间出现,在极短的时间内凭借专业知识判定俞亚辰大概率只是脚踝扭伤,及时为他做了冷喷和绷带固定。现场不论是裁判、教练还是其他选手,都松了一口气。这是位于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田径场跳远沙坑边上的医疗点自开赛以来第一次遇到这么紧急的情况。

根据残特奥会运动员的伤残认定,视力残疾运动员根据视力丧失程度被分成11、12和13三个级别,而11级“无光感”是最严重的情况。因此,当运动员仅依靠自己的经验以及辅助人员的指示来完成一场看不见的比赛时,失误在所难免,受伤的可能性相比其他级别的运动员也会增加不少。正是因为提前考虑到项目的特殊性,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医疗保障处从一开始便在田径场设置了一个医疗点,这也是比赛内场中唯一的医疗点。文鹏飞和另外两名同事每天守在这里,尤其关注容易受伤的项目,为运动员提供第一时间的救助。

经过紧急处理后,俞亚辰便被第一时间送去了位于体育场8号通道的医务室作进一步的检查。在他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时不时有人来医务室寻求帮助。一位志愿者因为肚子一直痛,希望医生帮忙看看;一名云南的运动员在跑步过程中扭伤了脚踝,想在医务室找两个冰袋……医务室的颜彦辉告诉记者,从残特奥会开幕到现在,医务室已经接诊了包括运动员、工作人员、志愿者在内的100多人。

颜彦辉是西安市红会医院医务部的副部长,这次带着红会医院近90人的医疗团队为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的赛事保驾护航。“我们在体育场一二层共设置了7个医疗点。封闭区共有48名医护人员,主要负责赛事相关人员的医疗保障。由于观众少,非封闭区只留了30名医护人员待命。此外,配备的医疗设备也很全,比如带除颤仪的心电监控,带显示屏的手持式喉镜等等,可为受伤者提供全面的救助。”他说。

【来源:陕西日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来源:九派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本网页已闲置过久,点击关闭或空白处,即可回到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