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上,有哪些瞬间让你破防?

2021-09-02 05:45  人民日报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刚刚过去不久的东京奥运会,不少高燃瞬间让人热血沸腾;正在进行的东京残奥会,同样在不断上演着精彩与感动。一张张写满刚毅的脸、一个个顽强拼搏的身躯、一个个彼此温暖的举动,定格下许多触动人心的瞬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残奥会上的那些感动与力量。

这几天,中国选手卢冬的一个下蹲,在社交网站上刷了屏,被赞“彰显格局”。在东京残奥会游泳女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卢冬以39秒54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成功摘金。在领奖台上,由于亚军和季军都坐在轮椅上,卢冬便主动单腿下蹲与她们合影。这一温柔的举动,闪耀着直抵人心的精神光芒,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尽管卢冬没有臂膀,但那一刻,我们分明看见了三位运动员相拥的模样。

残奥会,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命运与精神的搏斗、肉体和灵魂的较量。咬着毛巾出发、临近终点只能以头触壁的“无臂飞鱼”郑涛,坐在轮椅上打破残奥会亚洲纪录的铁饼运动员董飞霞,因失去双臂而只能用脚发球、用嘴持拍的埃及乒乓球运动员易卜拉欣·哈麦德……他们在红、蓝、绿三色残奥会会徽的见证下,诠释着竞技体育的力与美,展现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与意志。“我们拥有翅膀”,正如本届残奥会开幕式所传递的理念,残疾人运动员不幸折翼,但体育为他们插上了梦想的翅膀,他们以不向厄运低头的坚毅,和永不妥协的信念,向着梦想奔跑,与这个世界齐头并进。

有人说,如果奥运会选出的是人类最巅峰的身体,那么残奥会选出的就是人类最不屈的灵魂。的确,残奥会赛场上每一次的突破,背后无不写满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加入游泳队后的郑涛,比任何人都努力,别人在水里待5个小时,他就待8、9个小时;从一开始站在游泳池前双脚发抖,到咬着牙坚持到现在,王李超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每次训练到想哭的时候,袁伟译就直接钻到游泳池里,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眼泪……他们都被命运剥夺了双臂,但凭借着不屈的意志,让自己拥有了“隐形的翅膀”,也让三面五星红旗因他们而同时升起。与困境抗争,向命运宣战,不幸的遭遇会折磨身体,但却无法磨灭不屈的灵魂。

与奥运会的精彩刺激相比,很多人在观看残奥会时心情不免会有些沉重。但其实,残奥会绝不是展现悲情的舞台,体育也不是“博同情”的存在。通过残奥会,我们感佩于残疾人运动员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也更应该为他们因热爱而奔赴、在逐梦中成长而欣喜。来自云南的王家超曾在3届残奥会游泳比赛中获得1金4银1铜的好成绩,但他从游泳队退役后,又转练铁人三项,并走上了今年残奥会赛场。他说自己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为了更好地与外国选手交流,他还学会了一口流利的英语,“运动不仅仅锻炼了我的身体,还让我认识了很多同样渴望挑战自我的人,我们互相激励,共同成长”。卢冬下蹲时脸上的笑容,董飞霞坐在轮椅上竖起的大拇指,贾红光一点一点吃力地戴上奖牌后炙热的眼神……正如有网友所说,残奥会上每一个动人的瞬间,“都是对生命之热烈最好的诠释”。

在几天前举行的田径女子400米T11级决赛上,来自中国的盲人运动员刘翠青夺得了冠军。而她和领跑员徐冬林手上的一条黄色引跑绳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这条10厘米的引跑绳,是两人在场上沟通的纽带。通过它,刘翠青把握着比赛节奏,而徐冬林,就是她的“眼睛”。互相信任、彼此成就、彼此鼓励,小小引跑绳所指引的,不也正是健全人和残疾人的相处之道吗?让我们的社会对残疾人群体有更多了解,进而尊重、关爱、支持他们的梦想和事业,这也是残奥会的题中之义。

正所谓:

携手并肩向前走,自强不息壮志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本网页已闲置过久,点击关闭或空白处,即可回到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