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帅小伙一剑封喉勇夺残奥会中国队首金,赛前他对记者这样说

2021-08-25 18:19  人民资讯

摘要:“如果不是因为击剑,我可能很难撑下去。”

25日,东京残奥会轮椅击剑男子佩剑个人赛A级决赛,27岁的中国选手李豪15比12战胜乌克兰选手曼科,为中国军团拿下本届残奥会首金。

在备战残奥会期间,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曾在上海市残疾人文化体育促进中心采访了李豪。

李豪在比赛中(新华社 发)

第一眼看到李豪,就觉得这个小伙子又瘦又高。身高1.86米的李豪,穿上白色击剑服,十分帅气。这是他首次参加残奥会,他说:“感觉蛮激动的,也蛮紧张的,毕竟是人生的大事。”

因为小时候遭遇车祸,李豪的右腿被截肢,但男孩好动的天性,让他选择成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李豪说:“如果不是因为击剑,我可能很难撑下去。”

21岁那年,李豪从四川来到上海,系统的训练也让他的击剑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刚来时,发现自己技术有差距,基本功不扎实,很多动作要改,几乎推倒重来,这也是最困难的。”

右腿的老伤持续多年会神经痛,李豪已经习以为常,“以前是跟着天气变化痛,现在是不定期会痛,痛的时候会睡不好。最近好一点,不那么频繁,几个月才会痛一次。”

李豪(左)与队友谭淑梅

李豪的首金是靠自己的刻苦训练,背后离不开教练的悉心指导。

中国轮椅击剑队主教练孔令森已经65岁,从专业运动员到执教健全人运动员,再到指导残疾人击剑队,他借助专业的训练方法和丰富的经验,带出了一批批优秀的运动员。

灵巧、机敏、有力量是轮椅击剑运动员的必备素质。健全人击剑比赛通过选手之间的距离调整进行作战,轮椅击剑则要求运动员下半身固定在轮椅上,对手之间的位置拉不开,只有腰腹带动上半身产生小幅度距离。

轮椅击剑队员在训练中

训练时,击剑选手身上绑着四根粗橡皮筋,另一名队员在后方紧紧拉直。队员每一次出剑都要和后方的力量做“斗争”。这是由上海体育学院轮椅击剑科研组与轮椅击剑队共同合作研发的,原理和跑步绑沙袋一样,目的是为了有效提升运动员腰腹力量。

队员们在这样的加压下进行模拟对打,没一会就满头大汗,但是外罩和面罩还是必须佩戴,热也只能忍忍。

中国轮椅击剑队主教练孔令森

孔教练在执教过程中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从不落后。“没有一套技战术是永远不败的。孔教练印象最深刻的那次,一位18岁运动员首次参加国际比赛就获得冠军,拿到奖杯后,摄像机、照相机里三层外三层围着她,其他选手也把目光投向她,但两年后的比赛,结果就没那么令人满意了。

“其实很正常,因为全世界的对手都在研究你。”孔教练介绍,作为运动员最重要的就是改变观念,与时俱进,绝不能得了冠军就认为这项战术“一劳永逸”。

孔教练谈到,残疾人轮椅击剑运动因为其特殊性,对体能要求没有那么严苛,只要保持好的状态,可以比健全人体育运动周期更长。“残疾人体育的意义不只是竞技,还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康复,体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来源:上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本网页已闲置过久,点击关闭或空白处,即可回到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