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说奥运|这两枚金牌,为何令他格外激动?

2021-08-06 11:41  人民政协报(人民科技内容)

△黄锦辉

这几天香港市民大多留在家中或在商场观看东京奥运会,笔者当然也不例外。每逢国家队或香港队运动员出场比赛时,我都会提前预留好时间,期期关注,和赛场上的他们一样热血沸腾,会很自然地站起来呐喊支持。

△7月24日,杨倩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如今,东奥赛事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国家队表现出色,成绩斐然,雄踞东奥奖牌榜之首(8月4日)。笔者对当中两枚金牌尤其激动。一枚是首次参加奥运会的中国射击运动员杨倩射下的东奥第一金,为中国队实现了开门红。她在颁奖台上摆出心形动作,真情流露,这张照片在香港网上疯传,让市民深深感受到这位千禧后神枪手的可爱一面。还有一枚金牌,来自中国香港花剑选手张家朗。当他站在颁奖台上,香港区旗在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时,笔者心情特别兴奋和感动。曾几何时,在1996年香港还未回归祖国时,滑浪风帆运动员李丽珊曾勇夺奥运金牌,但当时颁奖场所奏的却是英国国歌。正因如此,张家朗的这枚金牌显得弥足珍贵,势必会成为中国体坛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7月26日,中国香港选手张家朗(右)在比赛后庆祝夺冠。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作为奥运会这一体育界盛事的资深粉丝,笔者经常会不分昼夜地观看赛事,特别是游泳、跳水、体操、单车等自己喜欢的项目。今届奥运在日本举办,笔者原本还计划和家人飞到东京现场观赏,但因新冠肺炎疫情,遗憾未能成行。不过好在今年比赛没有时差,无须彻夜不眠。

几乎每届奥运会上,当香港运动员争夺奖牌时,笔者都会约同朋友到酒吧一起支持。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酒吧内一众粉丝都会一起欢呼喝彩,热烈的现场气氛,早已打破了彼此间的距离,为生活增添了很多美好的记忆。

说起奥运,它还曾是扎根笔者内心的体育梦想。笔者从少时便热爱运动,初中时作为学校游泳队成员,每天下课及周末都要留在学校操水(即“游泳训练”)。虽然训练很疲倦,但笔者亦十分向往,没有半点怨言,并曾立志要当香港代表参加奥运。当时美国游泳健将、曾于单届奥运会横扫七面金牌的史毕兹(Mark Spitz)是笔者的偶像。可是因为家人坚持要求专注读书求学,笔者被迫放弃追梦,不然今天社会上可能少了一位大学教授,多了位参赛选手也说不定。但无论如何,体育运动始终是笔者生活中的一部分,奥运精神如影随形,让笔者体验到在学习(读书)过程中必需自强不息,不断挑战底线、提升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届奥运诞生了一位中国飞人,同样也是位大学教授。他就是兼任广东暨南大学副教授的田径运动员苏炳添,以32岁的运动“高龄”打入东奥百米短跑决赛,刷新了亚洲纪录,成为中国第一人。这样历史性的成绩,离不开他坚强的斗争和顽强的意志,这样的体育精神值得每位青年人学习。笔者同时希望借由中国运动员在东奥的成就和精彩表现,能够带动更多人培养体育意识和兴趣,积极参加健身休闲运动,养成健康的体魄,在日常生活中弘扬体育精神。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

作者:黄锦辉

编辑:魏芯蕊

审核:周佳佳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本网页已闲置过久,点击关闭或空白处,即可回到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