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赛场,哪有“永远的神”?

2021-08-05 09:30  上观新闻(人民科技内容)

摘要:有的只是不断超越自我的人——“对于人生而言,重要的绝非凯旋,而是战斗”

东京奥运会赛程过半,令人雀跃、振奋、感动的时刻已经出现了一次又一次。情绪激昂之际,网友们纷纷敲下“中国跳水队yyds!”“苏炳添yyds!”等评论,让“yyds”(永远的神)这个年度热词再次“出圈”。

对于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运动员来说,这样的赞美不为过。当苏炳添跑出9秒83的新亚洲纪录,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时,那道黄皮肤的身影在决赛跑道上显得如此醒目,足以打破关于百米竞赛的人种论偏见。面对这样的高光时刻,一声“yyds”是对人类突破身体极限的由衷赞叹,也是爱国情怀的集中迸发。

使用“yyds”无可厚非,但是不要忘了,在竞技体育的语境中,“永远的神”并不存在,有的只是不断超越自我的人。生而为人,正因这种超越而伟大;人类创造的生命伟力,具有与“神”比肩的终极意义。

因其职业特点,运动员自有一层特殊光环笼罩。不过归根究底,他们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时时经受体能和心理的考验。美国体操名将西蒙·拜尔斯在空中的“迷失”,日本网球明星大坂直美的抑郁症,体操运动员孙炜完成双杠动作后捂住手腕难以抑制的痛苦表情……这些何尝不是每个普通人都有可能遭受的切肤之痛。

不妨把运动员“还原”成普通人,多着眼于他们的付出而非结果。马拉松游泳运动员辛鑫说,自己不是一个很有天赋的运动员,只是“能吃苦”,所以选择了马拉松游泳项目。备战期间,她每天的训练量达到15公里,几乎是其他室内长距离运动员的两倍。踏实、刻苦、坚守,换来的未必是最理想的成绩,但过程本身就是奥运精神的明证。正如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顾拜旦所说,“对于人生而言,重要的绝非凯旋,而是战斗”。

把运动员当作普通人看待,欣赏的视角应该更加多元。铅球冠军巩立姣在接受采访时被问:“接下来对女孩子的人生有什么计划吗?”把“女孩子的人生”化约为结婚生子,停留在以瘦为美的单一标准上,这是一种多么狭隘的思维。而更多人被奥运会“狠狠修正了审美”,感受到美有千姿百态,体操运动员的轻盈,举重运动员的力量,游泳运动员的舒展,无疑都是美的。不应将赛场上的运动员去人性化,否则就会错过活力贲张的生命之美、人性之美——这些才是美的高级形态。

看到运动员的普通,更重要的是感受他们内在焕发的精神品格。赛艇项目的四位中国姑娘磨破老茧后满手鲜血仍握紧船桨,这是顽强拼搏精神;58岁的倪夏莲、46岁的丘索维金娜、37岁的吕小军,他们自强不息,告诉人们年龄不是限制;在跳高决赛中,两位选手决定共享金牌,展现的是豁达无私。百年现代奥运史上,奖牌的归属可能渐渐被人遗忘,这些体育精神却长久留存下来,照亮普通人的生活。

也正因为运动员的普通,他们实现自我超越才更给人以激励。没有什么超自然神力,只有日复一日的努力,才能把人推向终点线。当我们被赛场上的光彩瞬间打动时,应当相信只要点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丰盛人生——这是属于普通人的生命礼赞。

来源:上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本网页已闲置过久,点击关闭或空白处,即可回到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