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名家指导 积分等级制受热捧

2015-8-26 16:21:10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选稿:奚亮

  经过一个多月的俱乐部内选拔,昨天“临港集团杯”首届上海职工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北区精羽分站赛终于在精羽羽毛球顾村馆拉开了帷幕。当天,来自28个羽毛球俱乐部的共186名队员参加了混合团体和个人单项的比赛。虽然上海已经入伏,但闷热的气候丝毫没能影响参赛队员的情绪,他们满是汗水的脸上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对羽毛球运动的热爱。

  分级制注重业余选手

  为了给业余选手创建相对公平的比赛环境,在上海市羽毛球协会的指导下,建立了业余比赛新的赛制,“临潜集团杯”首届上海职工羽毛球比赛应运而生。

  区别于以往的业余羽毛球赛,此次比赛根据上海职工当前的羽毛球运动水平和需求,引入了积分和等级制。为使不同水平的职工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中比赛,在上海市羽协的技术指导下,赛事组委会将职工羽毛球业余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同时为了便于划分等级,为所有参赛职工建立了个人积分。职工依据个人比赛积分值参加相应等级的比赛,这不仅使比赛公平合理,而且会吸引更多菜鸟级(业余四级)的职工上场参赛,为此组委会在决赛奖励中还特设鼓励奖,多达32个俱乐部参赛队将会获得奖励。

  与此同时,比赛变得更加系统,更注重效益。比赛中还有带出过世界冠军的著名羽毛球教练,以及杰出的专业运动员为未出线参赛队员进行初级、中级、高级的技战术培训,并在比赛现场对比赛进行点评,这为参赛职工提高羽毛球综合水平提供了帮助。决赛后,组委会还将为取得业余一级前三名的俱乐部队员安排一场与市羽毛球队运动员之间的对抗赛,起到交流互动和学习的作用,这对于提高上海职工羽毛球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创新比赛形式,实现比赛、培训、点评、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办赛模式,提高整体比赛的实际效益。通过在初赛中积极引入社会羽毛球俱乐部的组织发动和参与,发挥民间俱乐部的能动性,本次比赛形成了社会化办赛雏形,创造了多元化的比赛形式,让比赛更加具有吸引力,更具有活力。与此同时,比赛积极应用新媒体的手段进行宣传,并积极与民营公司(职工文体协会会员单位)合作使用比赛软件,方便职工的直接参与,也为更多的非公企业职工参与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比赛更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名家助阵提高群众基础

  在比赛现场,记者看到了好几个熟悉的身影,他们在上海乃至全国羽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如今他们志愿为本次羽毛球赛的选手进行指导,他们是中国羽毛球国际A级裁判长郁鸿骏,曾经的国家队主教练、如今担任上海羽毛球训练中心男队主教练的翁峻伟以及上海市著名羽毛球运动员陈李佳。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人还是师祖、师父、徒弟的关系。

  “全民体育是我们羽毛球发展很重要的一块,任何一个羽毛球发展得好的国家,他们的羽毛球全民运动肯定搞得好。现在我国体育正处于转型期,所以我们对于基层体育一定要多了解一些。”翁峻伟说道。在他看来,群众学习羽毛球的热情都很高,但底子还是比较薄弱,和竞技体育差距较大。作为一名羽毛球教练,有义务为他们打好基础。“我对他们的指导比较侧重于了解羽毛球基本技术怎么形成,基础在哪里,掌握哪些基础最重要。了解了之后再慢慢发展,只有基础打好了,未来才能发展得更好。”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群众体育越来越重视,各类体育项目的业余赛事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自然也包括羽毛球比赛。而与市民业余羽毛球比赛的迅速增多相比,上海所拥有的庞大的羽毛球裁判队伍却不能迅速适应现在这样的比赛氛围。为了让上海市的羽毛球裁判们迅速适应市民羽毛球比赛的执裁方式,上海总工会的400多名裁判都被投入到首届上海职工羽毛球赛中,以获得临场实习的机会,同时也为现场的参赛队员进行培训。

  “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的开展令上海市的基层体育比赛越来越多,包括很多羽毛球爱好者以及俱乐部都愿意参与进来。”本次比赛的总裁判长陈振为说道。作为一名国家级的老资格羽毛球裁判,陈振为执裁过许多类似的群众性赛事,但本次羽毛球比赛仍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次活动,组织机构比较完善,发动的面也很广,参与的人更多,这对整个体育运动发展绝对有好处。”对于比赛当天进行的培训活动,陈振为认为这很好地普及了羽毛球运动的知识,让许多羽毛球爱好者从基础的层面学到更多东西,其中包括身体的受伤防范,以及很多基础动作,“这些他们都能得到更系统的训练,这个形式很好,值得推广,对于推进羽毛球运动,增加市民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好处。”

已有条评论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

名家指导 积分等级制受热捧

2015年8月26日 16:21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经过一个多月的俱乐部内选拔,昨天“临港集团杯”首届上海职工羽毛球俱乐部联赛北区精羽分站赛终于在精羽羽毛球顾村馆拉开了帷幕。当天,来自28个羽毛球俱乐部的共186名队员参加了混合团体和个人单项的比赛。虽然上海已经入伏,但闷热的气候丝毫没能影响参赛队员的情绪,他们满是汗水的脸上流露出发自内心的对羽毛球运动的热爱。

  分级制注重业余选手

  为了给业余选手创建相对公平的比赛环境,在上海市羽毛球协会的指导下,建立了业余比赛新的赛制,“临潜集团杯”首届上海职工羽毛球比赛应运而生。

  区别于以往的业余羽毛球赛,此次比赛根据上海职工当前的羽毛球运动水平和需求,引入了积分和等级制。为使不同水平的职工能够在公平的环境中比赛,在上海市羽协的技术指导下,赛事组委会将职工羽毛球业余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同时为了便于划分等级,为所有参赛职工建立了个人积分。职工依据个人比赛积分值参加相应等级的比赛,这不仅使比赛公平合理,而且会吸引更多菜鸟级(业余四级)的职工上场参赛,为此组委会在决赛奖励中还特设鼓励奖,多达32个俱乐部参赛队将会获得奖励。

  与此同时,比赛变得更加系统,更注重效益。比赛中还有带出过世界冠军的著名羽毛球教练,以及杰出的专业运动员为未出线参赛队员进行初级、中级、高级的技战术培训,并在比赛现场对比赛进行点评,这为参赛职工提高羽毛球综合水平提供了帮助。决赛后,组委会还将为取得业余一级前三名的俱乐部队员安排一场与市羽毛球队运动员之间的对抗赛,起到交流互动和学习的作用,这对于提高上海职工羽毛球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通过创新比赛形式,实现比赛、培训、点评、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办赛模式,提高整体比赛的实际效益。通过在初赛中积极引入社会羽毛球俱乐部的组织发动和参与,发挥民间俱乐部的能动性,本次比赛形成了社会化办赛雏形,创造了多元化的比赛形式,让比赛更加具有吸引力,更具有活力。与此同时,比赛积极应用新媒体的手段进行宣传,并积极与民营公司(职工文体协会会员单位)合作使用比赛软件,方便职工的直接参与,也为更多的非公企业职工参与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比赛更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名家助阵提高群众基础

  在比赛现场,记者看到了好几个熟悉的身影,他们在上海乃至全国羽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如今他们志愿为本次羽毛球赛的选手进行指导,他们是中国羽毛球国际A级裁判长郁鸿骏,曾经的国家队主教练、如今担任上海羽毛球训练中心男队主教练的翁峻伟以及上海市著名羽毛球运动员陈李佳。值得一提的是,这三人还是师祖、师父、徒弟的关系。

  “全民体育是我们羽毛球发展很重要的一块,任何一个羽毛球发展得好的国家,他们的羽毛球全民运动肯定搞得好。现在我国体育正处于转型期,所以我们对于基层体育一定要多了解一些。”翁峻伟说道。在他看来,群众学习羽毛球的热情都很高,但底子还是比较薄弱,和竞技体育差距较大。作为一名羽毛球教练,有义务为他们打好基础。“我对他们的指导比较侧重于了解羽毛球基本技术怎么形成,基础在哪里,掌握哪些基础最重要。了解了之后再慢慢发展,只有基础打好了,未来才能发展得更好。”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群众体育越来越重视,各类体育项目的业余赛事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自然也包括羽毛球比赛。而与市民业余羽毛球比赛的迅速增多相比,上海所拥有的庞大的羽毛球裁判队伍却不能迅速适应现在这样的比赛氛围。为了让上海市的羽毛球裁判们迅速适应市民羽毛球比赛的执裁方式,上海总工会的400多名裁判都被投入到首届上海职工羽毛球赛中,以获得临场实习的机会,同时也为现场的参赛队员进行培训。

  “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的开展令上海市的基层体育比赛越来越多,包括很多羽毛球爱好者以及俱乐部都愿意参与进来。”本次比赛的总裁判长陈振为说道。作为一名国家级的老资格羽毛球裁判,陈振为执裁过许多类似的群众性赛事,但本次羽毛球比赛仍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次活动,组织机构比较完善,发动的面也很广,参与的人更多,这对整个体育运动发展绝对有好处。”对于比赛当天进行的培训活动,陈振为认为这很好地普及了羽毛球运动的知识,让许多羽毛球爱好者从基础的层面学到更多东西,其中包括身体的受伤防范,以及很多基础动作,“这些他们都能得到更系统的训练,这个形式很好,值得推广,对于推进羽毛球运动,增加市民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