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三大球缘何堕落 人才选拔培养弊端或是主因
2016年8月19日 09:41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讯:近两届奥运会,的项目就成了大家批判的对象。男篮两届未尝一胜,男排在今年的落选赛最后一刻掉链子。至于男足,在这批队员还在国青队时就被预测为前景一片灰暗。最乐观的球迷都不会认为他们会出现在里约奥运会的赛场。
    
    巧合的是,三大球的男子项目,恰好也是中国体育界职业化最高的几个项目。更巧合的是,三大球在奥运会上为数不多的几次高光时刻,多数发生在职业化之前或者职业化起步初期。比如1988年汉城奥运会男足预选赛,中国队从日本队手中抢到了奥运会正赛的入场券。这也是中国男足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在奥运会预选赛中出线。那时的男足还是专业体制时代。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男篮打进前八名,在当时是和获得金牌一样让人振奋的消息。那时,CBA联赛创立还不到一年。
    于是,有这样一种观点开始冒头,那就是“职业化”是三大球男子项目堕落的祸首。支持这一论点的论据有两个,一个是职业联赛让球员“一夜暴富”,有球员因此进取心不足;另一个是职业联赛导致外援当道,挤占了本土球员的生存空间。虽然看上去两个论据都有道理,但仔细一分析却也经不起推敲。先说职业化之后的高薪,诚然职业联赛让球员挣得多了,但全世界并不是只有中国球员受惠,百万年薪在欧洲高水平联赛司空见惯。此外,如果职业寿命短暂的竞技体育不能支付高薪,又如何吸引有优秀运动天赋的潜力股加入?再说外援当道,五大联赛对于外援的限制远没有中超严格,但并不妨碍意大利、德国、西班牙这些国家的足球整体水平保持世界前列。因此,把三大球成绩退步的“锅”让“职业化”背并不公道。
    三大球的问题,出在人才培养和选拔模式上。以足球为例,中国足球自1992年实施职业化改革以来,过去主导人才培养的“业余体校”制度几乎被彻底地、完全地否定,在“一切向市场看齐”的大背景下,取而代之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兴起的“足球学校”。然而,中国足协当时并未给市场化背景下的足球学校设立任何准入门槛,更没有制订具体的评估与考核细则。足球学校市场先是鱼龙混杂,后是劣币驱逐良币,导致足球苗子缺乏良好的培养机制。于是,人们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出来的运动员水平一代不如一代。结果就是中国足球从2004年开始迎来了长达十年的低谷。同样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出现失误的还有篮球,由于长期迷信身高和力量,导致国家队后场球员的人才储备捉襟见肘,成为中国队在世界大赛上的短板。如果这两个项目的青少年培养方式正确,培养出来的球员和世界优秀水平相差无几,俱乐部的经营者们又何必花费巨资去请大牌外援?“外援抢位论”自然也就没有市场。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在世界范围内高度市场化和职业化运作的三大球项目没有任何理由走回头路。相反,有关职能部门需要继续从职业化上着手,改革三大球目前的积弊,同时引进先进的青少年培养体系,将三大球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化运动。只有这样,三大球的男子项目拿一次奥运会参赛资格乃至前八才不至于像“过年吃顿饺子”一样让人感到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