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跳水:水花不是跳水关键 赛后淋浴只为保温
2016年8月11日 16:16 来源:三湘都市报
    与游泳等竞速运动不同,向来以其优美的空中姿态而吸引大批拥趸。只是作为世界上的跳水强国,大多数中国观众却并不了解这项运动复杂的规则。事实上,做前后翻滚的运动员如何能在此后“凭空创造”出围绕身体纵轴的旋转,这一点让很多物理学家也感到匪夷所思。在观赏奥运会跳水比赛时,千万要记得抓住这转瞬即逝的几秒,因为这其中,包含了太多我们不太注意的科学知识。
    走板,要踩在点上
    若问和的最大区别是什么,恐怕就在于跳板是“软”的。作为挠度很大的弹性体,跳板下压时能把运动员踩板的动能变成弹性势能储存起来,然后在起跳时释放,将运动员“弹”向空中。铝合金跳板取代木制跳板后弹性大大增加,使人留在空中的时间延长,从一米跳板上起跳也来得及做点像样的动作了。然而得心应手地驾驭跳板却并非简单的事。
    
    我们知道,以平衡位置为原点,在弹性回复力作用下产生的来回振动叫简谐振动。跳板在运动员脚下的起伏低昂便是典型的简谐振动,因此走板动作必须与跳板的固有频率合拍,要按照跳板“忽悠”的节奏走,也就是让步频和跳板的基频共振,达到“合板”状态,从而获得动能的叠加和积累。如果步伐的快慢和跳板的升沉发生频率错位,就会带来相互力量的冲撞抵消,出现“踩死板”的现象。
    同步,要看科技力量
    对于双人跳水运动员来说,在比赛中看重的就不只是个人的动作难度和质量,而更应该是两个人动作的协调、优美。当跳水运动员进入训练馆时,科研人员借助数台高速摄像机,从不同的角度来拍摄跳水过程,输入电脑,马上进行剪辑分析,随看随分析,队员和教练员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动作的优缺点,今后训练就有了依据,加强了临场指导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比如当年针对郭晶晶和吴敏霞跳水不同步的问题,科研人员很快就发现原来是郭晶晶在起跳时提前了半步。
    水花,压下去才是王道
    运动员的入水是一种美丽的“溅落”,在这种固体流体碰撞中,如何让溅起的水花减少到最低限度,其中的学问至今仍扑朔迷离。入水前最重要的动作是把握时机打开身体增加转动惯量,以“刹”住旋转并确保垂直入水。“压水花”技术几乎是各国跳水好手的秘密武器,不过基本原理已经众所周知。起初人们认为将双手合拢,呈流线型入水会阻力最小,溅起的水花也最小。据说有人在“冰棍”式跳水时无意中发现不绷直脚尖而用脚掌对水效果更好,于是带来了平掌撞水的压水花技术。实验表明,楔形物体坠入池中时,由于水的不可压缩性,便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寻找出路,楔形物体的斜面便是这个方向。而和方形物体碰撞的水主要是横向运动,因受到四周水的压力无法冲腾而起,这便是掌心向下水花小的原因。
    从10米跳台入水时,瞬间速度达每秒15米,手部承受相当的压力,运动员在实践中创造了不同的手型组合适应不同情况。由于入水时身体在空中的旋转很难完全停止,手掌就需要调整方向而不能只是平行于水面,这就是精巧微妙、“细节决定成败”的压水花技术。
    但是,压水花的好坏不会直接决定分数的高低,跳水世界冠军史美琴称,跳水是个比较综合的项目,包括空中动作的优美度、起跳的准确性等,都会左右裁判的印象。压水花只能算是整体打分时的一个细节而已,或许因为这个动作在最后出现,所以观众的注意力才会集中到此。
    淋浴,这个也是必须的
    跳水运动员完成一个动作之后,游到泳池边的扶梯、爬出泳池,匆匆走向池边、紧挨跳板的冲淋处,然后面对所有观众和镜头,他们开始冲淋。当然,冲淋时仍穿着泳装;他们只冲淋头部和双臂,边冲边等待着裁判宣布自己的成绩。他们为什么要冲淋呢?
    有人猜测是为了“冲掉氯”、有人猜测是为了“好玩”,遗憾的是,两者都不对。
    跳水运动员在上一跳和下一跳的动作之间,都待在泳池外,这时他们需要保持身体的温度;多数情况下,泳池中水的温度和空气中的温度是不同的 (泳池中的水温为27℃,运动员出水后身体表面温度为20℃-23℃)。冷热温差会导致肌肉发紧 (不利于运动员水平的发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跳水运动员每完成一个动作之后就需要通过热水冲淋或者盆浴的方式保持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