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体育“十二五”发展回顾
2015年9月24日 13:25 来源:松江体育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四年一度的区运会更是对我区“十二五”期间体育事业发展成果的一次大展示、大检阅。“十二五”期间,在市体育局的悉心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区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竞技体育稳中有进、体育产业蒸蒸日上,不断向着“创建体育新区、争创体育强区”的目标稳步前行。
深入开展全民健身,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全民健身设施不断增长。“十二五”期间,我区各项实施工程和体育设施建设取得较快发展。建成健身点136个、健身苑7个、社区公共运动场8个、农民健身工程10个、百姓健身房9个、百姓健身步道18条、百姓游泳池1个,共计新增公共体育场地面积13.72万平方米。
全民健身队伍发展迅速。“十二五”期间,加强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形成区、街(镇)、村居委体育健身团队和社会指导员四级全民健身网络体系。目前全区共有各类体育社团36家,健身团队1000支,社会体育指导员3360名,其中国家级指导员22名、一级指导员70名、二级指导员260名、三级指导员3008名。健身气功队伍日趋壮大,运动水平不断提升。全区拥有健身气功站点42个。全区拥有健身设施开放管理维修团队15支。
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十二五”期间,我区各项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体育生活化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健身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掀起我区全民健身活动的高潮。2011年举办的松江区第四届运动会有71个代表团4500多人参加,创历史新高。在2012年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中,我区参加市民运动会一级竞赛42项,参与人数突破2万,举办二级竞赛100余场,三级竞赛500余场,全区直接参与各项比赛人数24万人次,开展各类健身展示、技能培训、体质监测40多次,参与人数达12万人次。荣获市民运动会民生奖金杯、民众奖奖杯和民乐奖奖牌。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化、特色化建设日趋突现,逐步形成了上海市佘山登高、天马赛车、华亭龙舟、健身气功、排舞等品牌活动。
不断深化体教结合,竞技体育稳中有进
体教结合全面深化。“十二五”期间,体教结合全面育人效果逐步显现。业余训练布局项目增至17项。全区注册在训青少年运动员达到910人。共培养等级运动员334名,其中一级运动员45名、二级运动员289名。共输送运动员119名,其中输送到一线19名,输送到二线100名。输送的运动员金源在亚运会3000米障碍上获第二名,达奥运会B标;姚兵兵、龚浩获世界杯汉堡站赛艇第四名。运动员升学通道进一步打开,我区6所公办高中招收体育特长生名额数量增至52人,实现了我区17个布局项目有了对口招生学校。组队参加了上海市学生运动会,共获得26金26银27铜,跻身奖牌榜第八名,获得了“区长杯”、“体育道德风尚奖”、“参赛组织奖”、“优秀竞赛组织奖”、“团体奖牌奖”等多项荣誉。
竞技体育成绩进步明显。业余训练模式逐步多样化,坚持以少体校、松江二中、民乐学校为主、各体育传统校及项目布局学校为辅、体育社会化办训为补充的业余训练体系。在“十二五”期间积极组队参加全国、全市各级各类比赛,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在2011年举行的江西全国城市运动会上,松江区有12人入选上海市代表团,参加射击、田径、游泳、击剑、自行车、举重等项目比赛,共获得3金3铜3个第四名,创松江历史最好成绩。在2013年的十二届全运会上,我区共有19名运动员入选上海代表团,分别进行了田径、赛艇、自行车、击剑、水球、手球、射击、帆船8个项目的角逐,最终获得3银2铜的好成绩,在创造近几年最好成绩的同时,顺利完成“十二五”提出的全运见牌的目标。在2014年的在仁川亚运会中共有3名松江籍运动员参赛,共获得1金1银1个第四的好成绩。在2014年的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上,我区共获得64.5金、45.5银、47铜、总分2187.25分的好成绩,位列奖牌榜第11位,金牌数远远超过第十四届运动会的17枚。
加快促进体彩销售,体育产业蒸蒸日上
体彩销售节节攀升。“十二五”期间,我区体育彩票销售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全区自上而下建立了严格规范的网络安全、技术管理、市场管理、财务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全面提升了管理水准。体彩销售额逐年提高,2014年更是达到了1.52亿元。2013年全区销售网点达到106家,现共有体彩销售点93家,其中传统店66家,竞彩店 27家。在2014年荣获体彩机构工作综合评估优秀奖,5家销售网点获全国优秀销售网点,11家网点获市优秀销售网点。
体育赛事丰富多彩。“十二五”期间,高尔夫“汇丰冠军赛”、2013女子冰球冬奥会资格赛、2012-2013赛季亚洲冰球联赛、WTCC世界房车锦标赛、中国女子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CTCC全国房车锦标赛、全国少年击剑赛等一系列国际国内重大赛事相继在我区成功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