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成受访者认为 运动员应该先取得成绩再恋爱
2015年3月30日 13:54 来源:劳动报
该不该禁止运动员谈恋爱?运动员应该以成绩为先,还是先恋爱再谈成绩?本报的调查显示,有68%的受访者都认为,运动员谈恋爱更有优势,不愁找不到对象;不过,尽管教练员、管理者、社会上对运动员谈恋爱已持开放态度,还是有79%的受访者认为,运动员应该先注重事业,取得成绩之后,再去考虑婚姻问题。
更多人认为恋爱会对训练造成影响
记者在运动队走访时发现,绝大多数的教练员都认为,运动员谈恋爱会影响训练,这也是他们阻止运动员谈恋爱的最主要原因。从调查情况来看,认为运动队应该全面禁止谈恋爱的,比例仅有7%,22%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全面开放运动员谈恋爱,认为应该视情况禁止或放开的受访者,比例达到71%。
与欧美国家体育职业化程度较高,运动员享有较高的训练和恋爱自由度不同,国内体育依然以专业队训练为主,在运动员管理方面制度相对更多,谈恋爱就是其中管理问题最为突出,矛盾较多的一个地方。
有57%的受访者认为,谈恋爱肯定会影响到训练,导致运动员“浪费时间,分散精力,影响训练和成绩,可能会对运动寿命造成一定影响。”43%的受访者则认为,谈恋爱是一种相互促进,会让运动员责任心更强,在训练和比赛时更加专注。
看来,如何平衡训练和恋爱的关系,在更多层面上,还是需要教练员把关,也需要运动员自我管理,分清训练和比赛的主次。
聚少离多是运动员单身主因
抛开个人因素不讲,许多运动员的婚恋状况和自身从事的运动项目密切相关。41%的受访者认为,运动成绩较好的明星运动员很容易找到对象,40%的受访者认为,职业化程度较高、收入较多的运动员,找对象的难度也不大。长期封闭集训、体型不符合社会审美标准的运动员都不好找对象;而那些需要男女合练的双人项目,在解决择偶问题上则有显而易见的先天优势。
本报的调查数据显示,45%的受访者都认为,长期在外集训、聚少离多是运动员单身第一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上海男排主教练沈琼、上海乒羽中心主任王励勤、上海跳水队奥运冠军吴敏霞等明星选手,虽然运动成绩都很棒,但却依然单身的主要原因。
由此衍伸而来的是,有51%的受访者认为,运动员需要通过熟人或者朋友介绍,才能找到对象。只有25%的受访者认为,运动员可以在训练基地找到对象。上海赛艇队的一位教练就坦言,因为是冷门项目,在水上运动项目中,大龄运动员单身比例非常高,确实需要社会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