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中国民间棒球队征服东瀛 曾受邀为美大联盟开球

2015-3-2 09:33:09

来源:体坛周报 选稿:展翔

  原标题:中国民间棒球队征服东瀛曾受邀为美大联盟开球

  中国民间棒球队征服东瀛曾受邀为美大联盟开球

  报纸截图

  “如果没有棒球,你能想象一下自己现在会是什么样吗?”我问李伟。他习惯性地捋了捋腮边将近一尺的几缕长髯,笑,半躺在椅子上的身躯有节奏地颤动,“如果没有棒球,我也许都不在这个世界上,或者把人打死被政府枪毙了,或者被人给打死了……我得感谢棒球,没有它,就没有李伟现在的一切!”

  这是一间只有10来平米的单身宿舍,这里边几乎装着这位42岁男人所说的“一切”。“狭小的宿舍里,放着一张上下铺单人床、一张书桌、两把椅子、一台电脑和其他一些小东西。床的下铺是李伟睡觉的地方,上铺则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奖杯,窗台上还放了几座。”类似这样的描写早已见诸各大媒体。那些大大小小的奖杯,就是他这10年来所取得的各种荣誉。说是摆放,实际上是堆放,在这一堆奖杯当中,就有让他声名鹊起的世界少年软式棒球锦标赛冠军奖杯。

  2010年夏天,一支由孤儿和农民工子弟组成的中国少年棒球队出征日本,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世界少年软式棒球锦标赛,李伟就是他们的主教练。这支“完全来自民间”的棒球队代表中国夺得了阔别11年的世界少年软式棒球锦标赛冠军。主教练李伟和他的“北京新星龙人棒球俱乐部”也随之走进公众视野。

  “那么多人采访过我,对我一点帮助也没有……”

  距卢沟桥不远的青塔小区里,有所大成学校。老北京都清楚,十年前,这里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居民大都来自河南,以捡破烂、收废品为生。最早大成学校吸纳外来打工子弟的学校,现在越来越有名,因为李伟和他的棒球俱乐部。

  李伟的棒球俱乐部“挂靠”在大成学校,学校有一个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场,场地上铺了人造草,供李伟和他的队员们免费使用,后来,校方还免费提供宿舍楼的一层给棒球队。

  李伟的宿舍兼办公室在三楼的最里头的一间,我们到时,李伟正好去水房冲茶,穿了身秋衣秋裤,趿双棉拖鞋。我远远地跟他打招呼,他“嗯”了声道“进来吧!”自己先转身进屋。他坐在一张黑色的折叠椅子上,坐垫里的海绵不甘寂寞地露了出来,旁边是另一把同样沧桑的椅子,背后是他的床,上层奖杯,下层被窝。床头搭了一层板做成的简易书架,上边放着百家讲坛、企业管理、名人传记等书籍,那是李伟的思想库,给队员们讲人生道理,大都来自于此。李伟保持着原先的造型,板寸发型配上长约一尺的满脸络腮胡,“胡子比头发长”,格外另类。

  屋里从门口到床仅不到三米,对陌生人来讲,走到那里,需要点勇气,因为要穿越太多障碍——我和李伟的椅子已把空间占满,再加上地上摆放的各种箱子,有的装着水果,有的是酒。

  “其实我根本不想接受采访,那么多人采访过我,对我一点帮助也没有……”李伟呷了口茶,“以前凤凰卫视的杨锦麟来采访,我不认识他,有人说这是杨锦麟,凤凰卫视的,我摇头说,不认识。我就这脾气,直来直去。”说着他点了根中华,抽了一口,吐一团烟雾。

  2011年,杨锦麟带领凤凰卫视《走读大中华》摄制组来采访李伟和他的棒球队。李伟就在他的卧室兼办公室接受采访,杨锦麟看了这个凌乱不堪的房间,脱口而出,“哎呀,这个是……也应该写一篇《陋室铭》,真的是陋室!”

  “小时候,我穷怕了,等有钱了,却还是不开心,自己也弄不懂为什么?”

  李伟就是这么各色,用他的搭档杨斌的话说,“有些浑不吝,但很有个人魅力!”

  杨斌以前在北京队打球,退役后在大成学校当体育老师,现在是学校后勤处长。比李伟小两岁,杨斌说起李伟,却一脸敬佩,“他虽然没上过几年学,但眼光独到,认准要做的事准能成!”在杨斌看来,李伟身上处处体现出的是一种北京爷儿们的霸气,“贼横,贼横的!只要他认准的事,就得这么办!”

  去年,杨斌将他的棒球培训事业扩大到无锡,拷贝的是跟大成学校合作的模式。当时杨斌陪同李伟跟无锡新区实验小学谈合作事宜,“接待我们的是人家校长,正常是大家坐下来谈合作方案,李伟直接拿出方案,谈什么?就按我这个做!”回到酒店,杨斌还担心李伟态度不好影响合作进展。李伟哈哈大笑,“我心中有数!”果然,对方对李伟开出的条件照单全收。这次“谈判”后,杨斌对李伟更加佩服。

  现在双方合作进展顺利,“将来精力会向无锡倾斜。”李伟说。

  李伟这样做也属身不由己。 2014年,北京市教委发布了新文件,《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该文件规定:非北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需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居住证明、户口簿、暂住证和户籍所在地出具的当地没监护条件的证明材料,经审核后方能入学。

  李伟直言,这一政策,对俱乐部是“重大打击”。因为俱乐部的孩子,大多来自外地,之前,没户籍限制,都可以在大成学校得到学籍,现在,他的选材范围缩小到大成学校对应的学区。就是目前队内的这批孩子,如果是外地户籍,等小升初时也不会获得学籍,只能走人。“实在不行,就把些好苗子转移到无锡那边,有些就只能放弃。”尽管无奈,但李伟还有退路,对此,杨斌对他佩服不已,“他看得比一般人都远!”

  李伟一点也不掩饰他的得意,“我最善于观察,打棒球的必须学会把握全局。”单枪匹马闯美国的那段时间,李伟在迈阿密帮一家电脑企业送货,一年后老板戴维陈竟给他开出6000美元的月薪,“当时那些软件工程师才拿到5000,我凭什么?就凭勤奋、努力,还有善于观察。”李伟送货时,总留意物流行业的运作规律,他把其他公司物流编码的方式拷贝过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老板赏识,让他负责公司的物流和安保。

  聊得开心,李伟再点一根中华,他朝我比划了一下,“要么?”

  当时戴维陈也问过李伟类似的话,这位美籍台湾人是黄埔军校38期毕业生,很喜欢李伟,有意将女儿介绍给他。李伟坚决不同意,原因只有一个——太丑!

  后来,李伟离开戴维陈自己创业,卖过电脑、开过餐厅,也赚到不少钱。但他不快乐,“小时候,我穷怕了,等有钱了,却还是不开心,自己也弄不懂为什么?”

  有一天,他的合伙人陪他看职棒赛,李伟开心得像个孩子。“你以前是打棒球的,将来做点跟棒球相关的事。”一句话点醒梦中人,从此,这就像一颗种子埋在了心底。

  “我当时也是一个坏孩子,打伤的对方是个混混,但年龄不够进监狱,就每天到派出所报到。”

  为什么想到做棒球培训?李伟不止一次对媒体重复过相同的答案。他在美国餐馆生意顺风顺水时,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母亲说她梦到李伟在一片沙漠上跑,想抓住飞奔的火车,她想拉住儿子,却怎么也拽不回来。那之后,李伟的母亲就开始生病,他哥哥打电话催促回来,说“咱们在国内也不是没饭吃,是因为你在外边,妈妈老想你,别出了什么事。”李伟赌气回了哥哥一句,“从小到大妈也没管过我!”后来他很后悔,觉得自己说得太过分,“很内疚,就跑回来了。”

  经过几年折腾后,李伟越发想念当年打棒球的美好时光,怀念当年的小伙伴。2004年9月,北京新星龙人棒球俱乐部成立,他跟一个合伙人一起投资。

  杨斌却谈到另一个版本,“他为什么喜欢做棒球培训?很简单,棒球拯救了他,他要用棒球拯救孤儿。”李伟虽然不是孤儿,但由于从小就寄养在舅舅家,得到的关爱很少,是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少年”。

  他如今还偶尔跟记者回忆孩提时代的伤心事,舅舅一家人背着他偷偷吃炖鸡,让他发现,很是受伤,“原来我就不是这家里的人!”少年的倔强让他想方设法要证明自己可以,你不给我吃,我自己去弄,他偷了一只鸡给炖了,“做什么事情我都得做到成功为止!”

  8岁开始接触棒球,他的启蒙教练任老师给了他很多的温暖,也让他懂得了爱,“每次训练完,任老师基本上都是骑自行车挨个把我们送回家去。”少年时代的点滴,至今还温暖着李伟的心,“如果不是任老师,我也不会对孩子这么上心。”

  几年后,李伟进入了首都体育师范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却因为跟社会上的小混混打架,将对方打伤,而被处于行政处罚,这就是杨斌所谓的“问题少年”。杨斌只是点到为止,李伟却像讲别人的故事,“我当时也是一个坏孩子,对方是街上的混混,打伤了,但年龄不够进监狱,就每天到派出所报到。”后来,正好赶上打全国棒球锦标赛,李伟他们拿了冠军,次年(1989年)代表中国队去日本参加世青赛,李伟和他的小伙伴一举夺得亚军。

  北京棒球队招他进去,李伟在那里只是蜻蜓点水。比他晚两年入队的杨斌回忆说,“那时候他已非常有名了,我去的时候他都离开了,队里还都常常提起他。”

  两次代表国家青年队出国比赛,一次去日本,一次去美国。“第一次到日本,看什么都新鲜,80年代,那边各种自动贩卖机就满大街都是了,我们住在人家家里,生活比我们高得不止一点。”再后来去美国,李伟更是大开眼界,“以前就觉得日本已够好了,没想到美国生活更好,更富裕!”他坦言,自己从小就对金钱充满欲望,因为穷怕了。正是这样的信念,他十几岁离开职业棒球后,开始拼命赚钱,开黑出租、卖菜、开废品收购站。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他已“挺有钱”的了。但还是怀揣着美国梦,遂想方设法去了美国。

  “我就是想他,我要是死了,这孩子没人管了就!”

  上世纪90年代末,在美国混迹5年的李伟回北京。期间各种尝试都让他兴致索然,他怀念跟棒球队小伙伴亲密无间的欢乐时光。终于,在2004年,那颗埋藏在心底的种子开始萌发,开办一家棒球俱乐部。“那时,我就意识到,美国的体育消费达到了20%,我们只占人均消费构成的0.3%,体育产业肯定有巨大的前景。”一开始,李伟开办棒球俱乐部,纯粹是在商言商。

  2004年6月,李伟和他的合伙人开车去内蒙招生。在呼和浩特,他招了14个学生。他跟家长见面,家长说他们不知道啥是棒球。既然眼前这位大胡子愿掏钱买火车票,还管吃住,让孩子去北京玩玩也好。李伟包了这14个孩子和家长到北京的火车票及在北京一个月的吃住的4万开销。这让合伙人很不满,但李伟的执拗他又劝不回,索性撂挑子。李伟苦笑着说,“那时所有的开销都算我头上,自己也想过不干,但我不是那样轻易认输的人,就咬牙坚持下来。”现在回过头看,竟多少有些庆幸,“幸亏我一个人干,不然也不会做到今天这个程度。”

  一个月后,在北京参观完毕的家长们带着孩子回了内蒙,只剩3个没走。两个是亲戚关系,分别是李宁和齐济民,性格顽劣,家长管不住,希望大胡子好好管教;另一个叫杨燕勇。

  10多年之后,李伟还认为,杨燕勇来到他身边,是命运的安排。

  他回忆起那次内蒙选材之行。李伟让孩子们跑步,杨燕勇跑得最快,他很感兴趣,于是问道,“你爸爸妈妈是谁?”小孩不说话,再问还不说。后来有人告李伟,“孩子是孤儿,还是别给自己找麻烦了。”合伙人也反对,说这是做生意,不是开粥场。李伟的倔劲上来了,倒贴钱,也要!

  杨燕勇至今都不会忘记那一天,那个大胡子问了他,并把他带到北京,他多灾多难的人生开始转向。

  1993年,一名四川妇女被拐卖到内蒙,卖做人妻。但男人发现这女人已有身孕,愤怒之余将其赶出家门。四川女人被好心的基督教徒收留,产下男婴后,不辞而别。这个男婴就是杨燕勇,他从小记忆里只有“奶奶”,她给他取名“飞飞”。三岁多,老基督徒无力抚养,将其送给亲戚,但命途多舛,杨燕勇被人贩子卖给了呼和浩特100公里之外的偏僻山村。在那里,杨燕勇放羊、拾柴还常挨打,有一次往村口井里撒尿,被毒打一顿,这坚定了杨燕勇逃离的决心。

  趁养父母不注意,他偷了家里唯一的自行车,去呼市找奶奶。距呼市还有20公里时,小杨燕勇中暑晕倒了。巡逻的警察发现,给了他15元钱。但奶奶已无力抚养,给了他个十字架挂件。后来杨燕勇流落街头,他奇迹般地熬过冬日的酷寒,在好心的女记者的帮助下,进了福利院。

  凄惨的身世比李伟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决心要帮这个可怜的孤儿。

  杨燕勇天性叛逆,却让李伟大为头疼,“你对他好,他却不领情,毕竟在街上呆惯了,这孩子戒心特别重!”杨斌形容杨燕勇孤僻不合群,“睡觉都会睁一只眼。”小伙伴给他起了个外号——独狼。孤僻、凶狠!

  李伟很看不惯这孩子戴着十字架。有一天他问杨燕勇,“你信吗?”

  “信!”那是奶奶给他的护身符。

  “谁也不要信,信你自己!”李伟一把扯下十字架,扔了。

  杨燕勇趁他不注意,又捡回来。

  在俱乐部,杨燕勇先后4次逃离,让李伟大伤脑筋。最后一次,李伟不打算找他回来,杨燕勇重新开始流浪,但世界之大,依旧没他容身之处。走投无路时,他在衣兜里发现一张纸条,是李伟写的,“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是一匹狼!”他再次听到了召唤,主动回归,悄悄摘掉了十字架。从此再也没有逃离,直到他被上海金鹰俱乐部选中,一路入选国家队。

  “棒球给了我生命的希望,更让我确信教练曾对我说的一句话——你们是因为贫穷和卑微而折翼过的天使,可只要追逐梦想的心未泯灭,照样能在长空中展翅翱翔!”杨燕勇感谢棒球,更感恩李伟。

  尽管严,李伟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杨燕勇,2011年春节,他生病住院时,让妻子给杨燕勇打电话。过后,平时未见李伟掉过眼泪的妻子马静看丈夫泪水纵横,“我就是想他,我要是死了,这孩子没人管了就!”

  “你们别怕,谁说这是他们(日本)主场,这里就是我们的一个省!”

  不仅杨燕勇一个人体会到大胡子教练的严厉,几乎每个队员都挨过打,十来岁的队员们都怕他,却不离不弃。

  在李伟的队员中,有个叫张浩的孩子,两年没回家,2014年春节,父亲接他回去,看孩子练得太苦,心疼,不让他回北京。孩子记得李伟说过的话,“一个人要想做出一番事业,绝不能半途而废!”

  父亲拗不过儿子,只好由张浩去,给他买了机票,自己舍不得陪同,就告李伟航班号。航班落地快夜里1点,一出来,张浩一下扑进教练的怀里。

  李伟常给孩子们上思想课,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觉得自己比别人差,都要想着去赢!”

  2006年,李伟带队员去日本参加世界青年软式棒球锦标赛,经费紧张到只能做队员的参赛服,按要求,教练也要统一着装。李伟来了脾气,“我就这样,不然我们不参加开幕式了!”人家不让在场地抽烟,他偏不听,气得日本人没办法。杨斌解释说,“李伟这是故意给队员看!”

  半决赛对阵日本队,李伟给队员打气,“你们别怕,有什么可怕的,谁说这是他们主场,这里就是我们的一个省!”最后一局,中国队还落后对手,杨燕勇挺身而出,一次“再见本垒打”将日本淘汰。赛后,日本人见到李伟,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他对队员们说,“要赢得尊敬,必须战胜他们!”

  2010年夏天,李伟率中国队参加世青赛,问鼎冠军。他俨然成为中国少年棒球培训中的一面旗。2013年夏天,美国职棒联盟的冠军教头瑞克·戴尔来到大成学校,李伟楼都没下,站在上边边吃黄瓜边看,“水平不过如此!”等戴尔上来,他把黄瓜一撅递给对方,“吃吗?”

  现在,提起往事,李伟有些后悔,“其实他真有水平,很热心,真想帮我们,提了很多建议,送了不少器材……”杨斌知道,如果瑞克·戴尔再来,李伟定会奉为上宾,“他尊敬那些有本事的人!”

  2011年,李伟领孩子们去扬基队的主场,为大联盟开球,那时,李伟风光无限。当年他想都不敢想的地方,竟有朝一日站在上面。似乎此时,他距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李伟的梦想是打造世界上最好的俱乐部,“不是足球圈有个培训人才最著名的俱乐部阿贾克斯吗?我想成为棒球界培养人才最好的俱乐部。”李伟说,这是他的中国梦。

  俱乐部向国家队输送了7名队员,职业队员更多,“全国7支职业队,有6支都有我们的队员,上海基本上整个队都是我们输送的。”李伟的言语中满是自豪。

已有条评论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

中国民间棒球队征服东瀛 曾受邀为美大联盟开球

2015年3月2日 09:33 来源:体坛周报

  原标题:中国民间棒球队征服东瀛曾受邀为美大联盟开球

  中国民间棒球队征服东瀛曾受邀为美大联盟开球

  报纸截图

  “如果没有棒球,你能想象一下自己现在会是什么样吗?”我问李伟。他习惯性地捋了捋腮边将近一尺的几缕长髯,笑,半躺在椅子上的身躯有节奏地颤动,“如果没有棒球,我也许都不在这个世界上,或者把人打死被政府枪毙了,或者被人给打死了……我得感谢棒球,没有它,就没有李伟现在的一切!”

  这是一间只有10来平米的单身宿舍,这里边几乎装着这位42岁男人所说的“一切”。“狭小的宿舍里,放着一张上下铺单人床、一张书桌、两把椅子、一台电脑和其他一些小东西。床的下铺是李伟睡觉的地方,上铺则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奖杯,窗台上还放了几座。”类似这样的描写早已见诸各大媒体。那些大大小小的奖杯,就是他这10年来所取得的各种荣誉。说是摆放,实际上是堆放,在这一堆奖杯当中,就有让他声名鹊起的世界少年软式棒球锦标赛冠军奖杯。

  2010年夏天,一支由孤儿和农民工子弟组成的中国少年棒球队出征日本,参加在那里举行的世界少年软式棒球锦标赛,李伟就是他们的主教练。这支“完全来自民间”的棒球队代表中国夺得了阔别11年的世界少年软式棒球锦标赛冠军。主教练李伟和他的“北京新星龙人棒球俱乐部”也随之走进公众视野。

  “那么多人采访过我,对我一点帮助也没有……”

  距卢沟桥不远的青塔小区里,有所大成学校。老北京都清楚,十年前,这里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居民大都来自河南,以捡破烂、收废品为生。最早大成学校吸纳外来打工子弟的学校,现在越来越有名,因为李伟和他的棒球俱乐部。

  李伟的棒球俱乐部“挂靠”在大成学校,学校有一个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场,场地上铺了人造草,供李伟和他的队员们免费使用,后来,校方还免费提供宿舍楼的一层给棒球队。

  李伟的宿舍兼办公室在三楼的最里头的一间,我们到时,李伟正好去水房冲茶,穿了身秋衣秋裤,趿双棉拖鞋。我远远地跟他打招呼,他“嗯”了声道“进来吧!”自己先转身进屋。他坐在一张黑色的折叠椅子上,坐垫里的海绵不甘寂寞地露了出来,旁边是另一把同样沧桑的椅子,背后是他的床,上层奖杯,下层被窝。床头搭了一层板做成的简易书架,上边放着百家讲坛、企业管理、名人传记等书籍,那是李伟的思想库,给队员们讲人生道理,大都来自于此。李伟保持着原先的造型,板寸发型配上长约一尺的满脸络腮胡,“胡子比头发长”,格外另类。

  屋里从门口到床仅不到三米,对陌生人来讲,走到那里,需要点勇气,因为要穿越太多障碍——我和李伟的椅子已把空间占满,再加上地上摆放的各种箱子,有的装着水果,有的是酒。

  “其实我根本不想接受采访,那么多人采访过我,对我一点帮助也没有……”李伟呷了口茶,“以前凤凰卫视的杨锦麟来采访,我不认识他,有人说这是杨锦麟,凤凰卫视的,我摇头说,不认识。我就这脾气,直来直去。”说着他点了根中华,抽了一口,吐一团烟雾。

  2011年,杨锦麟带领凤凰卫视《走读大中华》摄制组来采访李伟和他的棒球队。李伟就在他的卧室兼办公室接受采访,杨锦麟看了这个凌乱不堪的房间,脱口而出,“哎呀,这个是……也应该写一篇《陋室铭》,真的是陋室!”

  “小时候,我穷怕了,等有钱了,却还是不开心,自己也弄不懂为什么?”

  李伟就是这么各色,用他的搭档杨斌的话说,“有些浑不吝,但很有个人魅力!”

  杨斌以前在北京队打球,退役后在大成学校当体育老师,现在是学校后勤处长。比李伟小两岁,杨斌说起李伟,却一脸敬佩,“他虽然没上过几年学,但眼光独到,认准要做的事准能成!”在杨斌看来,李伟身上处处体现出的是一种北京爷儿们的霸气,“贼横,贼横的!只要他认准的事,就得这么办!”

  去年,杨斌将他的棒球培训事业扩大到无锡,拷贝的是跟大成学校合作的模式。当时杨斌陪同李伟跟无锡新区实验小学谈合作事宜,“接待我们的是人家校长,正常是大家坐下来谈合作方案,李伟直接拿出方案,谈什么?就按我这个做!”回到酒店,杨斌还担心李伟态度不好影响合作进展。李伟哈哈大笑,“我心中有数!”果然,对方对李伟开出的条件照单全收。这次“谈判”后,杨斌对李伟更加佩服。

  现在双方合作进展顺利,“将来精力会向无锡倾斜。”李伟说。

  李伟这样做也属身不由己。 2014年,北京市教委发布了新文件,《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该文件规定:非北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需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持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居住证明、户口簿、暂住证和户籍所在地出具的当地没监护条件的证明材料,经审核后方能入学。

  李伟直言,这一政策,对俱乐部是“重大打击”。因为俱乐部的孩子,大多来自外地,之前,没户籍限制,都可以在大成学校得到学籍,现在,他的选材范围缩小到大成学校对应的学区。就是目前队内的这批孩子,如果是外地户籍,等小升初时也不会获得学籍,只能走人。“实在不行,就把些好苗子转移到无锡那边,有些就只能放弃。”尽管无奈,但李伟还有退路,对此,杨斌对他佩服不已,“他看得比一般人都远!”

  李伟一点也不掩饰他的得意,“我最善于观察,打棒球的必须学会把握全局。”单枪匹马闯美国的那段时间,李伟在迈阿密帮一家电脑企业送货,一年后老板戴维陈竟给他开出6000美元的月薪,“当时那些软件工程师才拿到5000,我凭什么?就凭勤奋、努力,还有善于观察。”李伟送货时,总留意物流行业的运作规律,他把其他公司物流编码的方式拷贝过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老板赏识,让他负责公司的物流和安保。

  聊得开心,李伟再点一根中华,他朝我比划了一下,“要么?”

  当时戴维陈也问过李伟类似的话,这位美籍台湾人是黄埔军校38期毕业生,很喜欢李伟,有意将女儿介绍给他。李伟坚决不同意,原因只有一个——太丑!

  后来,李伟离开戴维陈自己创业,卖过电脑、开过餐厅,也赚到不少钱。但他不快乐,“小时候,我穷怕了,等有钱了,却还是不开心,自己也弄不懂为什么?”

  有一天,他的合伙人陪他看职棒赛,李伟开心得像个孩子。“你以前是打棒球的,将来做点跟棒球相关的事。”一句话点醒梦中人,从此,这就像一颗种子埋在了心底。

  “我当时也是一个坏孩子,打伤的对方是个混混,但年龄不够进监狱,就每天到派出所报到。”

  为什么想到做棒球培训?李伟不止一次对媒体重复过相同的答案。他在美国餐馆生意顺风顺水时,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母亲说她梦到李伟在一片沙漠上跑,想抓住飞奔的火车,她想拉住儿子,却怎么也拽不回来。那之后,李伟的母亲就开始生病,他哥哥打电话催促回来,说“咱们在国内也不是没饭吃,是因为你在外边,妈妈老想你,别出了什么事。”李伟赌气回了哥哥一句,“从小到大妈也没管过我!”后来他很后悔,觉得自己说得太过分,“很内疚,就跑回来了。”

  经过几年折腾后,李伟越发想念当年打棒球的美好时光,怀念当年的小伙伴。2004年9月,北京新星龙人棒球俱乐部成立,他跟一个合伙人一起投资。

  杨斌却谈到另一个版本,“他为什么喜欢做棒球培训?很简单,棒球拯救了他,他要用棒球拯救孤儿。”李伟虽然不是孤儿,但由于从小就寄养在舅舅家,得到的关爱很少,是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少年”。

  他如今还偶尔跟记者回忆孩提时代的伤心事,舅舅一家人背着他偷偷吃炖鸡,让他发现,很是受伤,“原来我就不是这家里的人!”少年的倔强让他想方设法要证明自己可以,你不给我吃,我自己去弄,他偷了一只鸡给炖了,“做什么事情我都得做到成功为止!”

  8岁开始接触棒球,他的启蒙教练任老师给了他很多的温暖,也让他懂得了爱,“每次训练完,任老师基本上都是骑自行车挨个把我们送回家去。”少年时代的点滴,至今还温暖着李伟的心,“如果不是任老师,我也不会对孩子这么上心。”

  几年后,李伟进入了首都体育师范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却因为跟社会上的小混混打架,将对方打伤,而被处于行政处罚,这就是杨斌所谓的“问题少年”。杨斌只是点到为止,李伟却像讲别人的故事,“我当时也是一个坏孩子,对方是街上的混混,打伤了,但年龄不够进监狱,就每天到派出所报到。”后来,正好赶上打全国棒球锦标赛,李伟他们拿了冠军,次年(1989年)代表中国队去日本参加世青赛,李伟和他的小伙伴一举夺得亚军。

  北京棒球队招他进去,李伟在那里只是蜻蜓点水。比他晚两年入队的杨斌回忆说,“那时候他已非常有名了,我去的时候他都离开了,队里还都常常提起他。”

  两次代表国家青年队出国比赛,一次去日本,一次去美国。“第一次到日本,看什么都新鲜,80年代,那边各种自动贩卖机就满大街都是了,我们住在人家家里,生活比我们高得不止一点。”再后来去美国,李伟更是大开眼界,“以前就觉得日本已够好了,没想到美国生活更好,更富裕!”他坦言,自己从小就对金钱充满欲望,因为穷怕了。正是这样的信念,他十几岁离开职业棒球后,开始拼命赚钱,开黑出租、卖菜、开废品收购站。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他已“挺有钱”的了。但还是怀揣着美国梦,遂想方设法去了美国。

  “我就是想他,我要是死了,这孩子没人管了就!”

  上世纪90年代末,在美国混迹5年的李伟回北京。期间各种尝试都让他兴致索然,他怀念跟棒球队小伙伴亲密无间的欢乐时光。终于,在2004年,那颗埋藏在心底的种子开始萌发,开办一家棒球俱乐部。“那时,我就意识到,美国的体育消费达到了20%,我们只占人均消费构成的0.3%,体育产业肯定有巨大的前景。”一开始,李伟开办棒球俱乐部,纯粹是在商言商。

  2004年6月,李伟和他的合伙人开车去内蒙招生。在呼和浩特,他招了14个学生。他跟家长见面,家长说他们不知道啥是棒球。既然眼前这位大胡子愿掏钱买火车票,还管吃住,让孩子去北京玩玩也好。李伟包了这14个孩子和家长到北京的火车票及在北京一个月的吃住的4万开销。这让合伙人很不满,但李伟的执拗他又劝不回,索性撂挑子。李伟苦笑着说,“那时所有的开销都算我头上,自己也想过不干,但我不是那样轻易认输的人,就咬牙坚持下来。”现在回过头看,竟多少有些庆幸,“幸亏我一个人干,不然也不会做到今天这个程度。”

  一个月后,在北京参观完毕的家长们带着孩子回了内蒙,只剩3个没走。两个是亲戚关系,分别是李宁和齐济民,性格顽劣,家长管不住,希望大胡子好好管教;另一个叫杨燕勇。

  10多年之后,李伟还认为,杨燕勇来到他身边,是命运的安排。

  他回忆起那次内蒙选材之行。李伟让孩子们跑步,杨燕勇跑得最快,他很感兴趣,于是问道,“你爸爸妈妈是谁?”小孩不说话,再问还不说。后来有人告李伟,“孩子是孤儿,还是别给自己找麻烦了。”合伙人也反对,说这是做生意,不是开粥场。李伟的倔劲上来了,倒贴钱,也要!

  杨燕勇至今都不会忘记那一天,那个大胡子问了他,并把他带到北京,他多灾多难的人生开始转向。

  1993年,一名四川妇女被拐卖到内蒙,卖做人妻。但男人发现这女人已有身孕,愤怒之余将其赶出家门。四川女人被好心的基督教徒收留,产下男婴后,不辞而别。这个男婴就是杨燕勇,他从小记忆里只有“奶奶”,她给他取名“飞飞”。三岁多,老基督徒无力抚养,将其送给亲戚,但命途多舛,杨燕勇被人贩子卖给了呼和浩特100公里之外的偏僻山村。在那里,杨燕勇放羊、拾柴还常挨打,有一次往村口井里撒尿,被毒打一顿,这坚定了杨燕勇逃离的决心。

  趁养父母不注意,他偷了家里唯一的自行车,去呼市找奶奶。距呼市还有20公里时,小杨燕勇中暑晕倒了。巡逻的警察发现,给了他15元钱。但奶奶已无力抚养,给了他个十字架挂件。后来杨燕勇流落街头,他奇迹般地熬过冬日的酷寒,在好心的女记者的帮助下,进了福利院。

  凄惨的身世比李伟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决心要帮这个可怜的孤儿。

  杨燕勇天性叛逆,却让李伟大为头疼,“你对他好,他却不领情,毕竟在街上呆惯了,这孩子戒心特别重!”杨斌形容杨燕勇孤僻不合群,“睡觉都会睁一只眼。”小伙伴给他起了个外号——独狼。孤僻、凶狠!

  李伟很看不惯这孩子戴着十字架。有一天他问杨燕勇,“你信吗?”

  “信!”那是奶奶给他的护身符。

  “谁也不要信,信你自己!”李伟一把扯下十字架,扔了。

  杨燕勇趁他不注意,又捡回来。

  在俱乐部,杨燕勇先后4次逃离,让李伟大伤脑筋。最后一次,李伟不打算找他回来,杨燕勇重新开始流浪,但世界之大,依旧没他容身之处。走投无路时,他在衣兜里发现一张纸条,是李伟写的,“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是一匹狼!”他再次听到了召唤,主动回归,悄悄摘掉了十字架。从此再也没有逃离,直到他被上海金鹰俱乐部选中,一路入选国家队。

  “棒球给了我生命的希望,更让我确信教练曾对我说的一句话——你们是因为贫穷和卑微而折翼过的天使,可只要追逐梦想的心未泯灭,照样能在长空中展翅翱翔!”杨燕勇感谢棒球,更感恩李伟。

  尽管严,李伟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杨燕勇,2011年春节,他生病住院时,让妻子给杨燕勇打电话。过后,平时未见李伟掉过眼泪的妻子马静看丈夫泪水纵横,“我就是想他,我要是死了,这孩子没人管了就!”

  “你们别怕,谁说这是他们(日本)主场,这里就是我们的一个省!”

  不仅杨燕勇一个人体会到大胡子教练的严厉,几乎每个队员都挨过打,十来岁的队员们都怕他,却不离不弃。

  在李伟的队员中,有个叫张浩的孩子,两年没回家,2014年春节,父亲接他回去,看孩子练得太苦,心疼,不让他回北京。孩子记得李伟说过的话,“一个人要想做出一番事业,绝不能半途而废!”

  父亲拗不过儿子,只好由张浩去,给他买了机票,自己舍不得陪同,就告李伟航班号。航班落地快夜里1点,一出来,张浩一下扑进教练的怀里。

  李伟常给孩子们上思想课,他常说的一句话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觉得自己比别人差,都要想着去赢!”

  2006年,李伟带队员去日本参加世界青年软式棒球锦标赛,经费紧张到只能做队员的参赛服,按要求,教练也要统一着装。李伟来了脾气,“我就这样,不然我们不参加开幕式了!”人家不让在场地抽烟,他偏不听,气得日本人没办法。杨斌解释说,“李伟这是故意给队员看!”

  半决赛对阵日本队,李伟给队员打气,“你们别怕,有什么可怕的,谁说这是他们主场,这里就是我们的一个省!”最后一局,中国队还落后对手,杨燕勇挺身而出,一次“再见本垒打”将日本淘汰。赛后,日本人见到李伟,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他对队员们说,“要赢得尊敬,必须战胜他们!”

  2010年夏天,李伟率中国队参加世青赛,问鼎冠军。他俨然成为中国少年棒球培训中的一面旗。2013年夏天,美国职棒联盟的冠军教头瑞克·戴尔来到大成学校,李伟楼都没下,站在上边边吃黄瓜边看,“水平不过如此!”等戴尔上来,他把黄瓜一撅递给对方,“吃吗?”

  现在,提起往事,李伟有些后悔,“其实他真有水平,很热心,真想帮我们,提了很多建议,送了不少器材……”杨斌知道,如果瑞克·戴尔再来,李伟定会奉为上宾,“他尊敬那些有本事的人!”

  2011年,李伟领孩子们去扬基队的主场,为大联盟开球,那时,李伟风光无限。当年他想都不敢想的地方,竟有朝一日站在上面。似乎此时,他距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李伟的梦想是打造世界上最好的俱乐部,“不是足球圈有个培训人才最著名的俱乐部阿贾克斯吗?我想成为棒球界培养人才最好的俱乐部。”李伟说,这是他的中国梦。

  俱乐部向国家队输送了7名队员,职业队员更多,“全国7支职业队,有6支都有我们的队员,上海基本上整个队都是我们输送的。”李伟的言语中满是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