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花滑世锦赛冰场制冰倒计时
2015年2月28日 20:29 来源:东方早报
原标题: 2015花滑世锦赛冰场制冰倒计时(图)
![]()
工作人员在冰面上铺设本届花滑世锦赛的赛事会徽。 早报记者 钱俊 图
即将步入3月,2015年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的筹备工作也进入冲刺阶段。昨天下午,本届赛事会徽及国际滑联(ISU)英文标识在上海东方体育中心的“海上王冠”完成浇筑,这个冰场“三明治”中最重要“夹心”的落地,标志着赛事最大的硬件设施—冰场制冰进入倒计时。3天后,当冰场初步完工,配套的内场设施搭建工程将全面启动。同时,不错的售票情况也显现沪上冰迷的花滑热情。
“三明治”式制冰法:
冰层、涂料层、会徽层
众所周知,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要完成跳跃、旋转等难度动作,这给制冰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根据国际滑联的标准,冰场的冰层厚度要达到5.5厘米,这要比东方体育中心过往曾多次承办过的短道速滑的冰层要厚上2.5厘米。而在5.5厘米中,冰层间还要夹杂白色涂料层与赛事会徽层。
昨天下午,白色的冰场上已结起了0.5厘米的薄冰层,工作人员将直径达到8米的花滑世锦赛赛事会徽仔细铺在冰面上,对齐后,再在左右两侧铺起国际滑联的英文标识(ISU),随后的冰层将主要以层层浇冰为主。
即使工程要求高,但对已推进“北冰南展”工作数年,多次举办冰上赛事的上海和东方体育中心而言,难度并不是很大。据悉,从2月26日开启场地制冷设备,到3月2日冰场“竣工”,面积约1800平方米的工程时间仅需要5天。这样的效率相比3年前的短道速滑世锦赛大有提高。这也给场地内的广告设置、其余基础设施的搭建预留出足够时间。
根据计划,首批“试冰”的将是参加开幕式彩排的冰童、旗手。另外,在冰场正式对运动队开放训练后,制冰专家将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情况来调整冰面的软硬程度,同时确保冰面温度为-4℃的最佳状态,全力为运动员做好安全保障。到比赛时,冰面的维护将只需借助铲冰车,在训练间隙修补冰面磨损部分即可。即使冰面的温度只有-4℃,场馆看台区域温度在比赛期间也将保持在18℃~20℃之间,确保给冰迷带来舒适的观赛体验。
中高端门票销售不错
根据赛程,本届花滑世锦赛将于3月25日至29日举行。从赛会获取的数据看,随着近两年中国杯花样滑冰锦标赛、冰上雅姿等比赛或表演的落户,加上沪上拥有例如世博演艺中心、上海大学生体育中心和飞扬冰上运动中心等高水准场地,此外还有一些青少年、业余俱乐部的生根发芽,申城市民对滑冰已不陌生,甚至已培养出一批很懂比赛的“铁杆冰迷”。
得益于推广,本届赛事的中高端门票销售势头良好。不过赛事方提醒,因为活动看台前排距离冰场界墙仅20厘米,这些持中高端门票的观众可得做足防寒保暖措施。不过,能与自己的冰上偶像仅咫尺之遥,身临其境地享受一场视觉盛宴还是很令人神往的。
事实上,自去年6月25日,国际滑联在爱尔兰都柏林召开理事会明确世锦赛落户上海后,申城也迎来了继游泳世锦赛后的又一大国际顶尖世界锦标赛。这些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体坛盛事也为上海体育增添了不少亮点。
当然,本届花滑世锦赛的成功举办也为北京-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奠定基础。中国花样滑冰队教练、奥申委成员之一赵宏博曾谈道:“申办奥运不仅要考察赛事举办国的硬件条件,更要看冬季项目在申办国的推广普及进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海世锦赛是为申办(冬奥会)加分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