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蜕变!"见谁怕谁"到"谁见谁怕" 鹰蜜:赢球已麻木

2015-2-3 19:50:33

来源:半岛都市报 选稿:余燕

原标题: 蜕变!"见谁怕谁"到"谁见谁怕" 鹰蜜:赢球已麻木

  如果在三个月以前,有人告诉你,双星男篮会在CBA新赛季打进前八名,甚至是冲进三甲,那这个人很可能会被当成“疯子”,即使再乐观的人,也只是认为这支常年垫底的球队可能不再垫底。但三个月的时间,38场比赛,双星队员用一场一场的胜利改变着人们对这支球队的看法,也改变着他们在这个联盟中的地位,当外界开始用“强队”来形容双星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他们身上的巨变。

  从“见谁怕谁”到“谁见谁怕”

  时间倒回到2014年的11月6日,这是双星队出征新赛季第一个客场的日子。带着开局主场两连胜的余威,双星杀向东莞,但彼时的双星队员,对于接下来的比赛并没有多少信心。

  “咱好像在东莞地盘上从来没有赢过球吧。”在飞往广州的飞机上,助理教练刘明涛有一搭无一搭地和记者聊着。从2008年升入CBA ,双星队每次到东莞客场,期盼最多的就是少输分。而刘明涛作为老双星队员,对那时的比赛也最有发言权。“其实不光是来东莞,还有很多客场,去了就感觉肯定赢不了。”而这种“赢不了”的情绪很快被主教练李秋平察觉到。

  到了东莞,吃饭的时候,“小诸葛”先施起了“激将法”。当着全队的面,李秋平夸奖东莞队是一支强队 ,国内球员如何如何有实力。但夸奖的同时,李指导也不忘点出对手的弱点。这一夸一点之间激起了队员们的斗志。结果,那顿饭吃得队员们信心大增。隔天的比赛,双星队还真就在东莞的大朗镇体育馆赢得了赛季首个客场胜利,一举结束了6年客场不胜对手的尴尬。

  很难说对东莞队的客场胜利就是双星队这赛季的转折点,但那一定是球队建立信心的一个起点。从那之后,一波5连胜接着一波6连胜。同样是远征客场,到了联赛的下半赛季,双星队员的目标已经不再是“赢一场”,而是“赢几场”,“现在打谁都不怕,信心太足了,谁来也一样想拿下。”罗旭东这样说。他们打出了一波联赛11连胜、客场12连胜的佳绩。

  从当初“见谁怕谁”到了后期的“谁见谁怕”,双星的变化实实在在改变了他们的江湖地位。阿的江、李春江等名帅在对阵双星的时候都曾表示,双星就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强队。甚至有一种说法是,打到联赛收官阶段,在挑选季后赛对手的时候,排名第五的吉林队宁愿去选择卫冕冠军北京,也不愿再降一名来对阵双星。“说实话,被人家称为强队,这样的变化我们自己都有点不适应。”双星队办公室主任陈家庆私底下聊天的时候,开玩笑地说道。

  从一胜难求到“赢球无感”

  球队在发生着巨变,球市同样也在不知不觉中巨变。

  今年是国信体育馆连续第三个赛季承接双星男篮的主场比赛。经历过麦蒂加盟赛季的票房辉煌,也走过了上赛季一胜难求带来的惨淡尴尬。国信体育馆的上座率最能反映出球迷对待双星队的态度。

  这三个赛季,国信在提供球迷服务 、票价以及观赛质量方面并没有太大差别。但来到现场看球的球迷数量却像坐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在麦蒂加盟的2012~2013赛季,国信几度出现爆满景象。当然,那时的球迷大多是冲着麦蒂来的;上赛季,双星队成绩垫底,加上队中没有什么明星大腕压阵,主场的上座率直线下降。最好的例子也许就是青岛球迷的代表宋文修大爷。80岁的宋大爷从双星打NBL联赛开始就一直支持球队,几乎每个主场都会到现场加油助威。但上个赛季,宋大爷也失去了到国信看球 、现场为球队加油的劲头。“一个赛季下来,几乎没怎么看到宋大爷的身影。”球迷们回忆着。

  这赛季随着双星成绩一跃进入联赛前列,使得青岛球迷再次回到了国信体育馆。记者粗略估算了一下,今年除了重点场次,例如对阵广东、北京等队的比赛,国信再次出现爆满景象外,像主场打山西,主场对阵广厦这样的比赛,国信的上座率也基本达到了7成左右。宋大爷也几乎场场不落,举着牌子到现场来带头给双星加油,“球队打得好,加油也来劲!”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以往,由于双星一个赛季赢不了几场,导致球迷到现场看到双星队比赛,哪怕赢一场都会兴奋不已。但这赛季,随着双星队赢球场次越来越多,特别是联赛后期的11连胜,青岛的球迷逐渐习惯了球队赢球的节奏,甚至有球迷抱怨,“双星赢得太轻松了,总是早早就把悬念打没了,看着不刺激。”

  像主场打福建打佛山的比赛,搁在以往,球迷在现场可是要紧张不已,但这赛季,大伙完全是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比赛。“现在看赢球已经看到麻木了,如果输给这些队才感觉意外呢。”球迷们这样说道 。从一胜难求到看赢球看到麻木,双星队用胜利催生出了青岛球迷别样的心态。对于这样的任性表现,我们只想说:季后赛请继续!

已有条评论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

蜕变!"见谁怕谁"到"谁见谁怕" 鹰蜜:赢球已麻木

2015年2月3日 19:50 来源:半岛都市报

原标题: 蜕变!"见谁怕谁"到"谁见谁怕" 鹰蜜:赢球已麻木

  如果在三个月以前,有人告诉你,双星男篮会在CBA新赛季打进前八名,甚至是冲进三甲,那这个人很可能会被当成“疯子”,即使再乐观的人,也只是认为这支常年垫底的球队可能不再垫底。但三个月的时间,38场比赛,双星队员用一场一场的胜利改变着人们对这支球队的看法,也改变着他们在这个联盟中的地位,当外界开始用“强队”来形容双星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他们身上的巨变。

  从“见谁怕谁”到“谁见谁怕”

  时间倒回到2014年的11月6日,这是双星队出征新赛季第一个客场的日子。带着开局主场两连胜的余威,双星杀向东莞,但彼时的双星队员,对于接下来的比赛并没有多少信心。

  “咱好像在东莞地盘上从来没有赢过球吧。”在飞往广州的飞机上,助理教练刘明涛有一搭无一搭地和记者聊着。从2008年升入CBA ,双星队每次到东莞客场,期盼最多的就是少输分。而刘明涛作为老双星队员,对那时的比赛也最有发言权。“其实不光是来东莞,还有很多客场,去了就感觉肯定赢不了。”而这种“赢不了”的情绪很快被主教练李秋平察觉到。

  到了东莞,吃饭的时候,“小诸葛”先施起了“激将法”。当着全队的面,李秋平夸奖东莞队是一支强队 ,国内球员如何如何有实力。但夸奖的同时,李指导也不忘点出对手的弱点。这一夸一点之间激起了队员们的斗志。结果,那顿饭吃得队员们信心大增。隔天的比赛,双星队还真就在东莞的大朗镇体育馆赢得了赛季首个客场胜利,一举结束了6年客场不胜对手的尴尬。

  很难说对东莞队的客场胜利就是双星队这赛季的转折点,但那一定是球队建立信心的一个起点。从那之后,一波5连胜接着一波6连胜。同样是远征客场,到了联赛的下半赛季,双星队员的目标已经不再是“赢一场”,而是“赢几场”,“现在打谁都不怕,信心太足了,谁来也一样想拿下。”罗旭东这样说。他们打出了一波联赛11连胜、客场12连胜的佳绩。

  从当初“见谁怕谁”到了后期的“谁见谁怕”,双星的变化实实在在改变了他们的江湖地位。阿的江、李春江等名帅在对阵双星的时候都曾表示,双星就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强队。甚至有一种说法是,打到联赛收官阶段,在挑选季后赛对手的时候,排名第五的吉林队宁愿去选择卫冕冠军北京,也不愿再降一名来对阵双星。“说实话,被人家称为强队,这样的变化我们自己都有点不适应。”双星队办公室主任陈家庆私底下聊天的时候,开玩笑地说道。

  从一胜难求到“赢球无感”

  球队在发生着巨变,球市同样也在不知不觉中巨变。

  今年是国信体育馆连续第三个赛季承接双星男篮的主场比赛。经历过麦蒂加盟赛季的票房辉煌,也走过了上赛季一胜难求带来的惨淡尴尬。国信体育馆的上座率最能反映出球迷对待双星队的态度。

  这三个赛季,国信在提供球迷服务 、票价以及观赛质量方面并没有太大差别。但来到现场看球的球迷数量却像坐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在麦蒂加盟的2012~2013赛季,国信几度出现爆满景象。当然,那时的球迷大多是冲着麦蒂来的;上赛季,双星队成绩垫底,加上队中没有什么明星大腕压阵,主场的上座率直线下降。最好的例子也许就是青岛球迷的代表宋文修大爷。80岁的宋大爷从双星打NBL联赛开始就一直支持球队,几乎每个主场都会到现场加油助威。但上个赛季,宋大爷也失去了到国信看球 、现场为球队加油的劲头。“一个赛季下来,几乎没怎么看到宋大爷的身影。”球迷们回忆着。

  这赛季随着双星成绩一跃进入联赛前列,使得青岛球迷再次回到了国信体育馆。记者粗略估算了一下,今年除了重点场次,例如对阵广东、北京等队的比赛,国信再次出现爆满景象外,像主场打山西,主场对阵广厦这样的比赛,国信的上座率也基本达到了7成左右。宋大爷也几乎场场不落,举着牌子到现场来带头给双星加油,“球队打得好,加油也来劲!”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以往,由于双星一个赛季赢不了几场,导致球迷到现场看到双星队比赛,哪怕赢一场都会兴奋不已。但这赛季,随着双星队赢球场次越来越多,特别是联赛后期的11连胜,青岛的球迷逐渐习惯了球队赢球的节奏,甚至有球迷抱怨,“双星赢得太轻松了,总是早早就把悬念打没了,看着不刺激。”

  像主场打福建打佛山的比赛,搁在以往,球迷在现场可是要紧张不已,但这赛季,大伙完全是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比赛。“现在看赢球已经看到麻木了,如果输给这些队才感觉意外呢。”球迷们这样说道 。从一胜难求到看赢球看到麻木,双星队用胜利催生出了青岛球迷别样的心态。对于这样的任性表现,我们只想说:季后赛请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