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新闻热线:021-60850333
忆张慧德:足球门外汉领进意甲 与曼奇尼关系很好

2015-1-3 08:19:40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选稿:余燕

原标题: 忆张慧德:足球门外汉领进意甲 与曼奇尼关系很好

  1月1日,曾担任中央电视台意甲直播顾问的张慧德先生不幸因病离世,享年76岁。曾与张路、宋世雄组成意甲解说三驾马车的张慧德被称作“意甲传教士”,在20多年前那个资讯不够发达的年代为中国的足球迷们开辟了一扇重要的窗口!虽然说意甲联赛现今在中国的影响力已经比不上西甲、英超、德甲,但作为第一个被介绍到中国的欧洲顶级足球职业联赛,其在相当一部分老资格球迷的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张慧德这位意甲进入中国的“引路人”,就更值得中国的球迷们怀念和尊敬。他对巴乔、巴雷西、古力特等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足坛巨星的相关评价和介绍,也永远留在了球迷的心中。

忆张慧德:足球门外汉领进意甲 与曼奇尼关系很好

  老同事回忆张慧德

  足球门外汉领进意甲

  听闻张慧德去世的消息,作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老同事的刘经哲感到黯然神伤。刘经哲说,“去年国际台离退休的老人走了22个,都是为国家新闻事业贡献了很多的功臣,没想到新年才第一天,老张也离开了,真的是让人很难过。”当年刘经哲是国际台体育组的负责人,而张慧德是在意大利语组工作,两人都住在甘家口,是同事也是邻居,经常有碰面和交流的机会。刘经哲回忆说,“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也经常交换些关于体育和足球的看法,最初老张也并非足球迷,甚至可以说是外行。但他的语言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在意大利工作和研修的机会,逐渐对意大利足球有了兴趣,而且看法也愈发专业,就萌生了把意甲介绍到中国球迷中的念头。那大概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情。”

  刘经哲说,“张慧德是个非常勤勉的人,和央视合作之前据我所知他就曾写了很多关于意大利足球的文章,主要是给一些专业杂志撰写稿件,特别是《新体育》杂志,留下了他大量的文章。可以说对那个时候中国球迷了解当时的世界第一足球联赛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解说席“三驾马车”

  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著名足球评论员张路在昨天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回忆道:“最早我们解说意甲时的三驾马车就是宋世雄、张慧德和我,张慧德老师对意大利语是精通的。他对意大利的足球很了解,尤其是在当时那种资讯很不畅通的情况下,张老师的情报工作非常准确及时,就是权威的所在。那时没有互联网,要得到意大利方面的消息都是靠张慧德老师那里第一手的意大利语资料,他再翻译过来,然后再说出来。张慧德老师当时提供的都是第一手的信息,是非常宝贵的。张慧德老师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说话很幽默,经常会有一些大家听了很有意思的事情,这点也是他的魅力所在吧。”

  张路说,“当时的解说是这样的,宋世雄老师负责对比赛进行全面的介绍,比如场上情况、进程什么的。我主要是对于技战术等足球专业知识进行说明。张慧德老师则是对运动员的资料、轶事,乃至球场外的故事进行讲解,我们三个分工明确、相得益彰,可以说配合得相当默契。我们的合作自90年代初期贯穿至末期,大概七八年的时间,我可以说也从中了解到了不少意甲的知识,如今张老师离去,令人唏嘘。”

  “意甲传教士”尽心尽责

  意大利报纸第二天就翻译

  90年代后期,央视体育频道著名解说员、体育评论员韩乔生取代宋世雄,与张慧德、张路成为了意甲解说新的三驾马车。韩乔生在昨天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提到对张慧德最深的印象时说,“那个时候网络不发达,但头一天意大利报纸对于意甲比赛的报道、评论、第二天张慧德老师就能搞到手,并且能够及时做出翻译,或许与国际台的工作优势有关,但不管怎么说,信息非常灵通、准确,让我非常钦佩。”韩乔生说,张慧德对足球,尤其是意大利足球有着极为独特的见解,语言也比较风趣、风格独到,比如张慧德曾经分析:“意大利队的战术为什么以链式防守和快速反击著称?这是因为意大利不停地在抵御外国入侵,而防守反击就成为最实用和最有效的手段。意大利足球的内涵符合其历史,而意大利文艺复兴又为足球赋予了文化的意义。”顶着“意甲传教士”的名号,张慧德的确尽心尽责。

  韩乔生介绍,张慧德对于意大利足球的了解不仅仅源于他的语言优势,他曾经多次前往意大利,即便是一些当时意大利足坛的名人都与张慧德有过交集,作为记者,张慧德曾采访过前意大利足协主席马塔雷塞,前尤文名誉董事长阿涅利,著名教练贝阿尔佐特、卡佩罗,也曾经采访过普拉蒂尼、马拉多纳、古力特、罗西、巴乔、曼奇尼等传奇球星,特别是与曼奇尼关系很好,“所以说张慧德老师是那个年代的意甲权威一点儿也不为过”。

已有条评论    

上一篇稿件

下一篇稿件

忆张慧德:足球门外汉领进意甲 与曼奇尼关系很好

2015年1月3日 08:19 来源: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 忆张慧德:足球门外汉领进意甲 与曼奇尼关系很好

  1月1日,曾担任中央电视台意甲直播顾问的张慧德先生不幸因病离世,享年76岁。曾与张路、宋世雄组成意甲解说三驾马车的张慧德被称作“意甲传教士”,在20多年前那个资讯不够发达的年代为中国的足球迷们开辟了一扇重要的窗口!虽然说意甲联赛现今在中国的影响力已经比不上西甲、英超、德甲,但作为第一个被介绍到中国的欧洲顶级足球职业联赛,其在相当一部分老资格球迷的心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张慧德这位意甲进入中国的“引路人”,就更值得中国的球迷们怀念和尊敬。他对巴乔、巴雷西、古力特等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足坛巨星的相关评价和介绍,也永远留在了球迷的心中。

忆张慧德:足球门外汉领进意甲 与曼奇尼关系很好

  老同事回忆张慧德

  足球门外汉领进意甲

  听闻张慧德去世的消息,作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老同事的刘经哲感到黯然神伤。刘经哲说,“去年国际台离退休的老人走了22个,都是为国家新闻事业贡献了很多的功臣,没想到新年才第一天,老张也离开了,真的是让人很难过。”当年刘经哲是国际台体育组的负责人,而张慧德是在意大利语组工作,两人都住在甘家口,是同事也是邻居,经常有碰面和交流的机会。刘经哲回忆说,“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也经常交换些关于体育和足球的看法,最初老张也并非足球迷,甚至可以说是外行。但他的语言是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在意大利工作和研修的机会,逐渐对意大利足球有了兴趣,而且看法也愈发专业,就萌生了把意甲介绍到中国球迷中的念头。那大概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情。”

  刘经哲说,“张慧德是个非常勤勉的人,和央视合作之前据我所知他就曾写了很多关于意大利足球的文章,主要是给一些专业杂志撰写稿件,特别是《新体育》杂志,留下了他大量的文章。可以说对那个时候中国球迷了解当时的世界第一足球联赛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解说席“三驾马车”

  分工明确配合默契

  著名足球评论员张路在昨天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回忆道:“最早我们解说意甲时的三驾马车就是宋世雄、张慧德和我,张慧德老师对意大利语是精通的。他对意大利的足球很了解,尤其是在当时那种资讯很不畅通的情况下,张老师的情报工作非常准确及时,就是权威的所在。那时没有互联网,要得到意大利方面的消息都是靠张慧德老师那里第一手的意大利语资料,他再翻译过来,然后再说出来。张慧德老师当时提供的都是第一手的信息,是非常宝贵的。张慧德老师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说话很幽默,经常会有一些大家听了很有意思的事情,这点也是他的魅力所在吧。”

  张路说,“当时的解说是这样的,宋世雄老师负责对比赛进行全面的介绍,比如场上情况、进程什么的。我主要是对于技战术等足球专业知识进行说明。张慧德老师则是对运动员的资料、轶事,乃至球场外的故事进行讲解,我们三个分工明确、相得益彰,可以说配合得相当默契。我们的合作自90年代初期贯穿至末期,大概七八年的时间,我可以说也从中了解到了不少意甲的知识,如今张老师离去,令人唏嘘。”

  “意甲传教士”尽心尽责

  意大利报纸第二天就翻译

  90年代后期,央视体育频道著名解说员、体育评论员韩乔生取代宋世雄,与张慧德、张路成为了意甲解说新的三驾马车。韩乔生在昨天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提到对张慧德最深的印象时说,“那个时候网络不发达,但头一天意大利报纸对于意甲比赛的报道、评论、第二天张慧德老师就能搞到手,并且能够及时做出翻译,或许与国际台的工作优势有关,但不管怎么说,信息非常灵通、准确,让我非常钦佩。”韩乔生说,张慧德对足球,尤其是意大利足球有着极为独特的见解,语言也比较风趣、风格独到,比如张慧德曾经分析:“意大利队的战术为什么以链式防守和快速反击著称?这是因为意大利不停地在抵御外国入侵,而防守反击就成为最实用和最有效的手段。意大利足球的内涵符合其历史,而意大利文艺复兴又为足球赋予了文化的意义。”顶着“意甲传教士”的名号,张慧德的确尽心尽责。

  韩乔生介绍,张慧德对于意大利足球的了解不仅仅源于他的语言优势,他曾经多次前往意大利,即便是一些当时意大利足坛的名人都与张慧德有过交集,作为记者,张慧德曾采访过前意大利足协主席马塔雷塞,前尤文名誉董事长阿涅利,著名教练贝阿尔佐特、卡佩罗,也曾经采访过普拉蒂尼、马拉多纳、古力特、罗西、巴乔、曼奇尼等传奇球星,特别是与曼奇尼关系很好,“所以说张慧德老师是那个年代的意甲权威一点儿也不为过”。